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肉芽肿

肉芽肿

肉芽肿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24篇;相关期刊562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2009北京协和医院第五届呼吸系统疑难病暨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等;肉芽肿的相关文献由32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红刚、姜笃银、赵红梅等。

肉芽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3 占比:64.6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94%

专利文献>

论文:624 占比:34.40%

总计:1814篇

肉芽肿—发文趋势图

肉芽肿

-研究学者

  • 刘红刚
  • 姜笃银
  • 赵红梅
  • 付小兵
  • 孙建方
  • 方凯
  • 李允鹤
  • 李若瑜
  • 王洪生
  • 盛志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媛; 刘宇翔; 王明媚; 李勇
    • 摘要: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MR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1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影像表现。结果共收集21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8~69岁,平均55岁。行CT增强扫描14例,行MR增强扫描13例,MR平扫3例,均行CT及MR扫描9例。胆囊壁增厚18例(86.00%),其中弥漫性、均匀性增厚9例(50.00%),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4例(22.22%),局限性增厚5例(27.78%),胆囊壁无增厚3例(14.29%)。肌层均匀强化者13例(72.22%),肌层不均匀强化者3例(16.67%)。胆囊壁内结节8例(38.10%)。胆囊黏膜线连续者18例(85.71%),中断者3例(14.29%)。浸润邻近结构9例(42.86%),边界清楚者12例(57.15%)。周围见肿大淋巴结4例(19.05%)。合并胆囊或胆管结石的有15例(71.43%),其中导致胆道梗阻的有9例(60.00%)。结论胆囊壁增厚、胆囊肌层均匀强化、胆囊壁内结节及胆囊黏膜线连续是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较有特征的影像学表现。
    • 陈益豪; 贡雪灏; 徐晓红; 晋春春; 徐立峰; 周鹏
    • 摘要: 患者女,41岁,发现左乳肿物3月余;5年前因左乳巨大叶状肿瘤接受肿物切除术及假体植入术,无特殊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查体:左乳外侧腋前线见10 cm纵行陈旧手术瘢痕;左乳触及假体及9点方向4.0 cm×3.0 cm×2.0 cm质韧肿物,活动度欠佳。
    • 李冠军; 钱伟军
    • 摘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内炎性脱髓鞘假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脑内炎性脱髓鞘假瘤的诊断效能。方法总结自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经开封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治的30例脑内炎性脱髓鞘假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共检出48个病灶,22例孤立性肿瘤样病灶,8例患者共26个多发病灶。MRI平扫48个病灶呈均匀性或者不均匀性长T_(1)、T_(2)信号影,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48个病灶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影,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序列40个病灶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影,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不同程度减低;8个病灶未见明显高信号影。40个病灶DWI信号随着时间的延长,DWI信号强度逐渐减低,ADC值逐渐增高。MRI增强扫描42个病灶呈不同形态轻度-明显强化,6个病灶未见明显异常强化。16个病灶呈开环状强化,12个病灶呈环状强化,6个病灶呈垂直于侧脑室火焰状强化,8个病变呈不典型多发小斑片状、结节样强化。结论脑内炎性脱髓鞘假瘤具有开环状,环状强化或火焰状强化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较易诊断。而不典型结节样、斑片状强化不易与脑肿瘤鉴别,要结合临床特征及MRI复查。脑内炎性脱髓鞘假瘤DWI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DWI病灶信号强度逐渐减低,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
    • 张凯; 王佳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技术联合抗生素局部封闭灌洗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6月,对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旋切针道间隔0.5~0.8 cm,垂直交叉“网格状”切除肿块区域腺体以利充分引流。术后用含头孢呋辛和替硝唑的灌洗液局部封闭灌洗6~9 d。术后每3个月复诊,经临床查体配合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25例均经病理确诊,抗酸染色阴性。未发生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结束后炎症消退,肿块消失,伤口愈合,均治愈出院。中位住院时间15 d(11~22 d)。2例失访,23例有完整随访记录。中位随访8个月(3~28个月),仅1例术后18个月复发。按照肉芽肿性乳腺炎美学评估标准,患侧乳房外观评估优15例(65.2%),良7例(30.4%),差1例(4.3%)。优良率95.7%(22/23)。结论应用微创旋切联合抗生素局部封闭灌洗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效果良好,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和对乳房外观影响小等优势。
    • 白晓辉; 刘伟; 李伟
    • 摘要: 患者女,56岁。主因右足慢性疼痛2个月,1天前不慎绊倒致右足疼痛加重,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跟骨病理性骨折;右跟骨骨囊肿;右跟骨骨质增生”,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体检:血压130/80 mmHg,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碱性磷酸酶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专科检查:左足跟部轻度肿胀,局部压痛及叩击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无明显异常活动,各肌群腱反射、肌力因疼痛未查。
    • 刘莉; 马沁梅; 于嘉霖; 邓光存; 吴晓玲
    • 摘要: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具有高致病性及死亡率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作为一种胞内致病菌,Mtb通过气溶胶等途径感染肺部,随后被驻留在肺泡中的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并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当Mtb感染巨噬细胞时。
    • 刘春霞
    • 摘要: 1几种鹅常见细菌性疫病的特点1.1鹅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生物界中最常见的细菌,在诸多生物体内天然存在。但大肠杆菌也分为多种类型,一旦在生物体内的规模超出原本的平衡,便可以引发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鹅细菌性疫病,鹅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且该病是一系列疾病,可引发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等多种疾病。有研究显示,除了鹅之外,包含鸡、鸭、鸽在内的诸多养殖禽类动物都会感染此种疾病。
    • 虞红珍; 刘红艳; 秦蓉; 黄山; 吴继锋
    • 摘要: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病理样本采用“涂片+液基+细胞块”细胞学检查模式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行EBUS-TBNA病理检查样本240例,其中分别送检涂片细胞学和组织病理检查21例,采用“涂片+液基+细胞块”细胞学检查219例,以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诊断及术后或其它活检组织病理为最终诊断。统计分析涂片细胞学、液基细胞学、细胞块诊断及组织病理诊断的标本满意率、阳性检出率/确定阳性诊断率、特异性及细胞块+免疫组化对肿瘤分型/来源诊断率;并对阴性病例进行随访和质控分析。结果240例样本中,最终诊断恶性肿瘤169例,肉芽肿性炎35例,其它良性病变36例。涂片细胞学的标本满意率、肿瘤阳性检出率/确定阳性诊断率、特异性分别为94.2%、76.9%/53.3%(提示肉芽肿5.7%)、100%,液基细胞学分别为99.5%、89.2%/66.2%(提示肉芽肿11.4%)、97.3%,细胞块诊断分别为98.2%、91.9%/81.1%(提示肉芽肿80%)、97.3%,组织病理诊断分别为38.1%、38.1%/4.8%、100%。细胞块+免疫组化的肿瘤分型/来源诊断率为99.2%(135/136)。结论EBUS-TBNA样本采用“涂片+液基+细胞块”细胞学检查可显著提高样本满意率、阳性检出率及确定阳性诊断率;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可辅助确诊肿瘤来源及类型,完全满足临床对病理的需求,值得推广。提高细胞学医师对少见肿瘤如淋巴瘤等形态学的认识及提高穿刺样本的质和量,将更进一步提高EBUS-TBNA的诊断效能。
    • 林心语; 余英豪
    • 摘要: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性乳腺炎的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这一罕见疾病临床病理学上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NTM感染性乳腺炎的病理切片,并运用金胺O染色、抗酸染色及结核/非结核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特殊染色结果显示13例确诊患者中11例金胺O染色阳性(84.6%),3例抗酸染色阳性(23.1%)。荧光定量PCR检出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63.6%),所有病例均未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性乳腺炎光镜下主要表现为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多灶性分布的肉芽肿性病变,典型病变表现为弥漫性炎症背景中或脓肿边缘出现结节性病变,结节中或其周围可伴有少量巨细胞浸润。结合光镜特征、金胺O染色及PCR检测对于乳腺NTM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戴广川; 尹春阳; 陈珊珊; 高卫卫; 曾谊
    • 摘要: 结核病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为典型病理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它的治疗重点是消除病原微生物[1]。结节病是一种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主,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如淋巴结、皮肤等[2]。结节病与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可能相似,但治疗截然不同,因此鉴别尤为重要[3]。笔者收治1例确诊为结核病合并结节病的患者,将诊治经过及疗效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型疾病的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