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安全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2篇、会议论文281篇、专利文献31982篇;相关期刊805种,包括人类工效学、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化工安全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150种,包括2014年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职业健康的相关文献由3618位作者贡献,包括易灿南、唐范、张美辨等。

职业健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2 占比:5.62%

会议论文>

论文:281 占比:0.82%

专利文献>

论文:31982 占比:93.56%

总计:34185篇

职业健康—发文趋势图

职业健康

-研究学者

  • 易灿南
  • 唐范
  • 张美辨
  • 李开伟
  • 左华丽
  • 邱永祥
  • 马世伟
  • 孔巍
  • 张昌运
  • 李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佳伟; 李刚; 程鹏
    • 摘要: 随着油田企业的发展,采油、采气、储运等多方面油气生产、施工作业、装置配置规模持续扩大,气液泄露、爆炸等危化品事故风险陡增,对油田消防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结合油田消防队伍在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的实际需求,综述了油田消防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处置中面临的多种危害及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保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刘志腾; 徐广成; 简明; 杜平; 左兆迎
    • 摘要: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石油化工企业可以借助该管理工具更有效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劳动关系,降低职工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某认证中心在审核过程中开具的92个不符合项为基础,从策划、运行及监视测量等维度研究了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策略,对提升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陈瑞; 王煜倩; 周兴藩; 唐仕川
    • 摘要: 纳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纳米材料需求量不断增长,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使用,增加了暴露于超细颗粒物的职业人群数量,且工种复杂多样,尤其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的作业场所,对接触者有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从现场暴露评估策略、检测方法、接触限值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综述针对超细颗粒物这一新型职业危害因素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推进职业健康管理的方法。研究表明:可为促进纳米生产及使用企业作业环境改善,保护纳米颗粒物暴露人群健康,推动纳米材料健康风险认知及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邵玉仙; 钟皓成; 诸贤含; 边阳甫; 周齐红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致眼晶体损伤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体检的765名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发生晶状体浑浊)与对照组(未发生晶状体浑浊),比较两组职业史、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常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中介入及核医学占57.78%(26/45),高于对照组的17.92%(129/720)(P0.05)。研究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晶状体损伤多发生在从事介入及核医学、工龄长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中,且与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发生有关,故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职业健康保护。
    • 谢晓晓; 刘艳艳; 陈文涛
    • 摘要: 为解决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围绕“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治理思路,对尘肺病防治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职业性尘肺病、中小型企业的尘肺病现状及尘肺病农民工救助的现状,发现中小型企业发病率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比例低等问题。其次介绍了粉尘种类及危害现状,通过调研改革工艺、通风除尘、湿式作业等方面的文献,阐明粉尘防治技术的现状。结合尘肺病预防现状和治理思路,提出工作建议,为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王峰娟; 刘玉容; 周琰; 方燕燕; 沈华; 李宽莉; 沈泌
    • 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医务人员心理压力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电子问卷对某医院全院职工进行匿名调查。结果(1)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心理压力不同(P<0.01),财务岗位人员压力水平最高,其次是影像科医师和临床医生;(2)不同学历者,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的心理压力高于其他组别(P<0.05);(3)不同风险等级区域中,第1风险级别的高于其他风险级别(P<0.01);(4)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每天睡眠时间、是否接触过新冠肺炎疑似标本或病例、对岗位防护级别熟知、近14天工作时长、知道职业暴露处置方法等是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疲乏、焦虑、心理负担、失眠等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高危因子,实施网格化管理可以调节医务人员心理压力,为保障义务人员身心健康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提供理论支撑。
    • 耿弘; 石翔; 刘笑
    • 摘要: 目的基于归因理论和“挫折-攻击”模型,探讨国有企业员工福利满意度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个体感知→个体情绪→个体行为的逻辑顺序,运用SPSS22.0和MPLUS7.4对266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福利满意度负向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消极情绪在福利满意度与反生产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福利满意度的员工归因倾向能够显著调节福利满意度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两条路径的作用强度,即内部归因较高时,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会减弱;外部归因较高时,中介作用会增强。结论福利满意度影响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行为。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福利的重视程度,积极排解员工的消极情绪,促进双方的良性发展。
    • 易灿南; 唐范; 左华丽; 李开伟; 胡鸿; 刘澳
    • 摘要: 目的为了解拉物行走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特征,避免肌肉疲劳累积,降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MSDs)风险。方法设计并组织拉物行走试验,招募6名大学男生进行试验,测量2 km/h、30和40 kg负荷以及5 min作业时长下的肌力值和肱二头肌以及肱三头肌的肌肉活动特征,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负荷对肌力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负荷下2个肌群的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结果负荷对肌力影响不显著;但40 kg负荷下作业时长显著小于30 kg;拉物行走作业姿势下,2个肌群肌肉疲劳均明显,40 kg负荷下2个肌群肌肉疲劳发展速度均大于30kg,且作业过程中肱二头肌需要募集更多运动单位参与、肌肉疲劳发展速度更快。结论负荷显著影响拉物作业肌肉疲劳发展,应该注意此类作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肉疲劳累积问题。
    • 郭书文; 王延琦; 陈亚妮; 贺军; 考希宾; 万红; 闫金海; 孔巍; 姬丽静; 郭孝文
    • 摘要: 目的探求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特种车辆乘员作业工效的评价指标及可行性。方法以在平原地区、海拔3650m和海拔4320m的高原地区作业的特种车辆乘员作为观察人群,采集作业前后长时程动态心电信号,按1小时时程截取作业前、作业过程的HRV(心率变异性)值,对不同地域环境下乘员作业前、作业过程中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值进行了显著性、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与作业前相比乘员作业过程中时域指标maxRR(最大RR间期)、SDNN(周期长度变异性)、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个数占比)和频域指标ULF(超低频功率)、VLF(极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A、B两个地区的maxRR、RMSSD、PNN50、ULF、LF、HF降低明显(P<0.05),另外海拔3650 m地区的SDNN、VLF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乘员作业过程LF/HF(平衡比)指标较作业前明显升高(P<0.05),同时LF/HF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逐渐升高,2个高原组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表明乘员作业引起交感-副交感神经均衡性向交感神经张力增强的方向发展,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心脏调控作用下降,导致乘员作业中心率增加,乘员作业负荷增加、作业能力下降。结论低频高频平衡比LF/HF指标可以作为乘员作业工效评价指标。
    • 韩源; 张龙
    • 摘要: 通过工程密闭风险评估的方法评估高活性药物生产中粉尘暴露操作环节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以及采取的密闭防护措施。首先通过危害评估确定物质的危害,再通过暴露评估识别出潜在的暴露环节,进而评价出系统的密闭性能目标,并据此制定密闭控制措施。工程密闭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含高活性物质药物生产设备或系统的选择,厂房设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