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粉尘作业

粉尘作业

粉尘作业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安全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8840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浙江预防医学、职业卫生与病伤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安全学术委员会2013年年度会议、华北地区第十九届职业病防治工作暨学术研讨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等;粉尘作业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缪荣明、敬禄锋、王绵珍等。

粉尘作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8409 占比:99.78%

总计:88608篇

粉尘作业—发文趋势图

粉尘作业

-研究学者

  • 缪荣明
  • 敬禄锋
  • 王绵珍
  • 许宗荣
  • 郑干泉
  • 于士洋
  • 伍武
  • 刘义
  • 刘春田
  • 刘春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晓晓; 刘艳艳; 陈文涛
    • 摘要: 为解决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围绕“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治理思路,对尘肺病防治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职业性尘肺病、中小型企业的尘肺病现状及尘肺病农民工救助的现状,发现中小型企业发病率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比例低等问题。其次介绍了粉尘种类及危害现状,通过调研改革工艺、通风除尘、湿式作业等方面的文献,阐明粉尘防治技术的现状。结合尘肺病预防现状和治理思路,提出工作建议,为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黄建桂; 黄宁; 左金宝; 伍武
    • 摘要: 目的:探讨CT对于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病变患者79例,收集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检查报告,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53例患者进行了复查,分析初查与复查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79例初查患者CT结果及53例复查患者CT结果均显示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好发于双肺上叶,结节大小以1-3mm为主,且结节边界清晰,表现为高密度影。结论:CT检查对于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病变具有诊断价值,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适用于患者随访观察。
    • 张袁凌; 胡祖应; 赵徵鑫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某地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疾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6月对513例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尘肺病疾病认知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及认知能力测评量表,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513例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疾病认知能力总评分为(43.48±10.62)分,其中在吸烟、激素治疗、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应用等主题的评分处于低水平.不同性别、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吸烟情况粉尘作业人员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疾病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情况对尘肺病疾病认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尘工龄短均是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认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P<0.05);知道工作中自己如何预防尘肺病知晓率最高(95.32%),以媒体宣传知识获取途径占比最高(28.26%).结论 该地粉尘作业人员对尘肺病疾病认知水平较低,且受较多因素的影响,需强化对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 尹学君
    • 摘要: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职业健康检查DR胸片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职业健康体检的300名粉尘作业人员开展研究,入选者进行胸部高千伏摄影,检查方式分别为胸部高千伏摄影与胸部DR摄影,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获得的检查结果.结果:胸部DR组的胸片质量优于高千伏摄片组(P<0.05).结论:DR胸片的图像质量高,在社区医院职业健康体检中有更好的检测价值,能为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提供有效依据,应用价值高.
    • 黄建桂; 黄宁; 左金宝; 伍武
    • 摘要: 目的:探讨CT对于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病变患者79例,收集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检查报告,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53例患者进行了复查,分析初查与复查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79例初查患者CT结果及53例复查患者CT结果均显示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好发于双肺上叶,结节大小以1-3mm为主,且结节边界清晰,表现为高密度影.结论:CT检查对于由粉尘作业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小结节病变具有诊断价值,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适用于患者随访观察.
    • 吴友珍; 李文婷; 宋宇美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龙华区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中的肺功能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当地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结果的主要因素,为该地区职业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资料中导出1200名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接触粉尘作业的600名工人按照粉尘类型、接尘工龄、分成不同组别,比较不同组别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检测人员因为从事粉尘作业,其肺功能异常占18.7%.对照组相关检测人员未在粉尘条件下工作,其肺功能异常率仅为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实验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VC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EV1/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工龄肺功能结果显示,粉尘条件下工作时间越长,其对应肺功能指标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粉尘接触会造成作业工人的肺功能下降,建议用人单位应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 赵俐君; 郭贵阁; 赵英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山西某煤矿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明确工作环境、时长等因素对其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山西省某煤矿集团下属3座矿井共5033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资料,比较不同工龄、工种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的差异性.结果(1)经我单位对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表明,目前未见异常4398例,复查55例,疑似职业病60例,职业禁忌证20例,其他疾病或异常500例.(2)经我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调查分析后发现,煤矿粉尘作业人员无论年资高低,大部分人群存在指标异常情况,这说明各项指标情况异常与尘肺病的发病率呈正关联性,并且工龄越高指标情况异常的几率就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3)经我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调查分析后发现,煤矿粉尘作业人员根据工种不同,大部分人群存在指标异常情况,这说明异常情况与尘肺病的发病率呈正关联性,并且作业类型的不同,同样会造成指标异常情况的差异性,且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和管理者的指标异常情况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管理者人数较少有关,或与管理者接触时长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质量与平时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工龄、工种和粉尘危害呈正关联性,矿区作业属于高危险的行业,煤矿企业应积极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应有权益,提高劳动者综合健康情况.
    • 毛林玲
    • 摘要: 目的:通过对粉尘作业工人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重点探讨粉尘作业工人疾病的发生与其工作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140例粉尘作业工人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工人的临床资料,探讨粉尘作业工人疾病的发生与其工作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入选的140例工人中,共有48例工人体检项目出现异常,检出率为34.2%(48/140),疑似职业病的检出率为7.8%(11/140).分析尘肺病患者的年龄和工龄,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和工龄的不断增加,尘肺病的检出率随之提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粉尘作业环境下,工人自身健康受影响极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向粉尘作业工人充分阐述粉尘环境下作业的危害,从而降低对工人机体的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