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翻译技术

翻译技术

翻译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59013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译苑新谭、未来与发展、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第六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讨论会、NCTC·2018第十九届全国有线电视技术讨论会 等;翻译技术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华树、亚历山大·杰·卡斯贝特、崔启亮等。

翻译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9013 占比:99.83%

总计:159280篇

翻译技术—发文趋势图

翻译技术

-研究学者

  • 王华树
  • 亚历山大·杰·卡斯贝特
  • 崔启亮
  • 李晗佶
  • 徐鹏
  • 李海亭
  • 张成智
  • 张静
  • 牛荣亮
  • 王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海东
    • 摘要: 翻译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开展语言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新时代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俄语专业学生对包括机器翻译在内的翻译技术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译后编译意识和能力缺乏,翻译技术能力亟待提升,并提出未来俄语专业教学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的新要求,赋予俄语专业新动能、新生命,探索建构"语言+技术"和谐的俄语翻译技术教学体系.
    • 黄旦华
    • 摘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发展迅猛,从第一代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已经进入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第四代神经机器翻译。翻译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翻译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本文探讨翻译技术在翻译图书《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运用,通过分析庭审记录文本的特点,融合多种翻译技术,并提出具体的使用策略完成翻译。该研究对如何有效利用翻译技术提高图书翻译的效率与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艾天宇; 陈芙
    •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前沿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与智能的紧密结合、大规模双语乃至多语平行语料库的不断建设以及神经网络翻译的不断进步,为翻译硕士专业学生的翻译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机遇。本文梳理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发展,对比传统纸笔翻译和人工智能翻译的优势和劣势,探讨译者应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 李恩庆
    • 摘要: 近年来,翻译技术发展迅速,语言服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和质量亟须改善,以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文章在本科翻译实践教学中应用“语言服务工作室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和“工作坊”式实践教学的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翻译技术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职业素养、任务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等。不过,在本科阶段应用该模式还存在不少困难,如何将之更加有效地应用在本科实践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吴聪聪
    • 摘要: 术语知识库是知识体系化的翻译技术工具。与传统的术语库相比,它更能系统、直观地表征特定领域的专业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可应用于语言服务、翻译教学、学术科研等诸多领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术语知识库正逐步走向成熟。当前,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术语知识库正朝着聚合和云端化的方向发展,构建集多种翻译技术于一体的术语知识库云平台乃大势所趋。
    • 牟晓青
    • 摘要: 目前翻译过程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升,使得翻译技术能力成为翻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我国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界对翻译技术研究日益关注,翻译技术已成为一个集成化的融合概念,涵盖译前、译中、译后所应用的所有技术。现有研究主要涉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译后编辑、人工翻译、翻译能力培养。目前国内虽对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技术能力供给与翻译实践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与实践亦存在较多脱节,技术能力培养总体有待加强。翻译人才培养,必须高度认识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追踪语言服务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着眼于信息素养培养,加强项目案例开发建设,积极创建沉浸式技术环境。
    • 李晗佶
    • 摘要: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使着翻译这一“经验性”的实践活动逐渐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翻译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职业译者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也被纳入现今的翻译教学体系之中。作为高校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的习得。文中选取了市面上10本翻译技术教材,结合译者技术能力框架对教材的编写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体系不清晰、实践与理论不平衡和配套资源缺乏三方面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项研究不仅能为翻译技术任课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参考,同时更有助于完善未来教材的编写实践,以期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 李硕; 张成智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译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眼动追踪技术在翻译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运用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中以眼动和翻译研究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结合发文量以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呈现阶段性特点,国外研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过程上,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翻译能力建设上;结合图谱及文献,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在翻译过程和翻译能力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上存在丰富度不高的问题。
    • 程海东; 陶源
    • 摘要: 随着“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的颁布,俄语专业须进行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尽快把翻译技术纳入新时代俄语专业教学体系之中。本研究通过问卷从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翻译技术课程的设置、教师翻译技术能力、教学资源等角度对国内俄语本科阶段翻译技术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俄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仍主要停留在翻译策略和技巧等纯语言层面,存在对翻译技术认识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翻译技术师资缺位、翻译技术课程缺失等问题。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新时代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技术教学的对策建议,即俄语学科要革新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重视俄语翻译技术师资培养与发展,编写新时代俄语翻译技术教材,探索符合俄语专业现实和未来需求的翻译技术类课程。
    • 李晗佶
    • 摘要: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下,翻译这一“经验性”的实践活动逐渐呈现出“技术化”转向的趋势。译者在享受翻译技术发展所代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技术非人性化与译者主体性缺失等负面效应。通过对翻译技术以及其与译者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梳理发现,当前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分歧与摩擦。为了实现未来的翻译技术与译者的良性互动,首先要正确认识翻译技术的本质,其次要重新审视译者的作用和价值,最后要通过提升技术可用性和重新定位译者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从而使得翻译技术与译者和谐共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