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核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危害人类十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已有近1/3的人群感染了结核杆菌,有2000万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每年新增800万~1000万患者,全球每天有8000人、每年有3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这是自185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国属于世界上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根据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近20年来被人类忽视的结核病如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第一大杀手,在一些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12个省区,结核病的疫情十分严重,发病率高达197/10万;这次调查还显示:"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在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将会发展为结核病,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因此,结核菌感染者中强阳性者为结核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高危人群发展为结核病患者,是全球结核病研究的热点.而一直用于结核病预防的卡介苗,只能用于尚未感染的人群,对已感染人群无效.国际对感染人群的常规方法为化学预防性治疗,即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口服6个月异烟肼,在早期由于耐药菌尚未流行时,该方法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全球20亿结核菌感染者中,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菌,世界卫生组织在55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显示,结核杆菌耐药率为20%~50%,耐多药率为5%-20%.我国初始耐药率为28.1%,继发耐药率为41.1%,属高耐药国家,其中耐多药结核病较为严重.而如今我国的结核菌耐药流行区,耐异烟肼比率达60%以上,因而单一以异烟肼化疗方式已无法适合当今疫情.此外,人们在仅处于感染期尚未得病时,多数感染者不愿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化疗药品,因而我国化学预防人数的比率较低.如果已经感染结核的人群未能得到有效的预防,中国的结核病的疫情将无法得以有效控制,因此,研究预防高危人群发展为结核患者应是当今结核病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研究,一、结核杆菌感染鉴别诊断用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概况,二、结核杆菌感染人群预防用疫苗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