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金属

纳米金属

纳米金属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8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56863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与市场、中国基础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纳米金属的相关文献由275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昱、崔成强、孙世桦等。

纳米金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6863 占比:99.97%

总计:557025篇

纳米金属—发文趋势图

纳米金属

-研究学者

  • 张昱
  • 崔成强
  • 孙世桦
  • 杨冠南
  • 姜兴茂
  • 王树众
  • 仲海峰
  • 俞钢强
  • 刘灿楼
  • 叶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由京; 石书萍; 吴幸
    • 摘要: 背景:硅橡胶是人体组织、器官外科修复重建的常用生物材料,但其自身存在生物相容性缺陷,无机纳米填料为植入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改良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材料提供了新契机。目的:综述植入硅橡胶添加无机纳米填料改性在生物相容改良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等英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siloxane,silicone rubber,inorganic nano-filler,metal nano-filler,metal oxide nano-filler,carbon nanoparticles”关键词,在万方、CNKI和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输入“硅橡胶、无机纳米填料、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碳”关键词,分别检索出与无机纳米填料改性硅橡胶的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从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结果与结论:利用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纳米新碳填料对植入硅橡胶本体或表面进行改性,增进了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可在细胞生长、抗凝血、表面特性、力学性能、耐久性、抗感染功能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需研究不同纳米填料对硅橡胶表面性质(如拓扑结构、电荷、湿润性)造成的细胞增殖移行机制、纳米金属杀菌剂在硅橡胶表面控释阳离子的细菌-纳米粒子相互作用调节策略,以及植入后潜在的纳米毒性。
    • 田由京; 石书萍; 吴幸
    • 摘要: 背景:硅橡胶是人体组织、器官外科修复重建的常用生物材料,但其自身存在生物相容性缺陷,无机纳米填料为植入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改良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材料提供了新契机.目的:综述植入硅橡胶添加无机纳米填料改性在生物相容改良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等英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siloxane,silicone rubber,inorganic nano-filler,metal nano-filler,metal oxide nano-filler,carbon nanoparticles"关键词,在万方、CNKI和维普等中文数据库输入"硅橡胶、无机纳米填料、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碳"关键词,分别检索出与无机纳米填料改性硅橡胶的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从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结果 与结论:利用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纳米新碳填料对植入硅橡胶本体或表面进行改性,增进了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可在细胞生长、抗凝血、表面特性、力学性能、耐久性、抗感染功能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需研究不同纳米填料对硅橡胶表面性质(如拓扑结构、电荷、湿润性)造成的细胞增殖移行机制、纳米金属杀菌剂在硅橡胶表面控释阳离子的细菌-纳米粒子相互作用调节策略,以及植入后潜在的纳米毒性.
    • 王丽莹; 王婷; 冯鸿蒞; 林鹏; 袁小红
    •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镀膜装置,以金属铝和钛为靶材,改变溅射时间,在白色涤棉混纺经编针织物表面沉积一层Al/TiO_(2)纳米复合薄膜,先用扫描电镜进行溅射观察(SEM)Al/TiO_(2)纳米复合膜织物表面形貌特性,再测试溅射后的涤棉混纺经编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和膜色摩擦牢度。研究发现:带有溅射Al/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涤棉混纺经纱基布的紫外线透射率明显低于未经溅射的原始样布。溅射时间越长,溅射功率越高。涤棉混纺经编针织物溅射有Al/TiO_(2)纳米复合薄膜,可有更好的紫外线保护性能。耐摩擦色牢度有待提高。
    • 丁泽灏
    • 摘要: 21世纪是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时代,它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证明。文章通过对纳米材料特性、种类的简单介绍,进一步分析了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航空航天、环保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优化方向,指出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促进微观和宏观系统充分融合,最后对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深入理解当前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促进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 周晓玲; 陈斌
    • 摘要: 高压技术已被引入纳米材料研究约30年.早期的纳米材料研究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转变和状态方程.近年来,我们采用径向金刚石对顶砧X射线衍射结合透射电镜的方法,扩展了对纳米金属塑性形变的探索,成功地在3 nm的小尺寸纳米晶中探测到位错活动的证据,发现偏位错和形变孪晶主导了20 nm以下纳米金属的塑性形变.利用该技术,我们观察到镍纳米晶晶粒旋转对晶粒尺寸依赖性的逆转,发现镍纳米晶体的强化可以扩展到3 nm.与传统技术相比,高压技术在将机械载荷施加到纳米尺寸样品上并在原位或离位表征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有助于揭示微纳力学的奥秘,在多尺度材料力学中架起桥梁.这些发现有助于制造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材料.
    • 张钰宁; 钮东方; 胡硕真; 张新胜
    • 摘要: 将二氧化碳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为化工原料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减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实现自然界的碳循环,对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二氧化碳电还原的优势及其基本反应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纳米金属催化剂的一系列活性增强策略的研究进展.重点探究了合金效应、界面工程、协同效应、缺陷工程以及载体效应等对纳米金属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及相关反应机理.基于以上策略,提出未来开发面向工业化应用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 岳晨阳
    • 摘要: 目前从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看,有80% 以上的工艺过程都涉及到催化技术,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更离不开催化剂的应用,其中分子筛则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文章主要叙述了关于沸石分子筛封装纳米金属催化材料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实验和反应等等,同时着重讲解了沸石晶体中活性金属的具体位置,与纳米粒子所具有的较高活性优点以及沸石的特有选择性与稳定性,并在相关的反应过程当中提高其催化能力.另外,在实际的沸石晶体中,存在着独立的金属位置与合成的固定金属团簇等.特别是金属纳米粒子被高比面积的沸石分子筛封装完成后,能够有效的减少金属纳米粒子的聚集与烧结问题.
    • 高丽媛; 杨宾; 郝梦琳; 刘杰梅
    • 摘要: 以石蜡为复合相变材料的基体,分别添加氧化铜、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的纳米颗粒通过两步法制备多种石蜡基纳米金属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改变所添加纳米金属颗粒种类、质量分数和颗粒粒径,对比分析实验模型内复合相变材料蓄放热过程的温度曲线,来探究以上参数对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纳米金属颗粒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石蜡的蓄放热性能,添加氧化铜颗粒的效果要优于氧化锌颗粒和二氧化硅颗粒;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动力黏度均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共同决定着复合相变材料的换热过程能否被强化;纳米金属颗粒的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增强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添加30 nm粒径纳米颗粒相对于100 nm粒径纳米颗粒蓄热速率能提升26%,放热速率能提升41%.
    • 王春阳; 杜奎
    • 摘要: 本文利用原位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尺寸<5 nm的超纳尺寸金属Au中的孪晶界的变形行为.研究表明,尺寸<5 nm的超纳尺寸金属Au中的孪晶界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发生可逆迁移.这一孪晶界可逆迁移行为作为超纳尺寸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一种典型变形方式,有效提高了超纳尺寸金属的力学稳定性.
    • 黄冰; 李熠; 韩占涛; 桂建业
    • 摘要: 为检测经过纳米铁及纳米锌降解处理后的水样中留存的挥发性卤代烃(VCHs),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常见的22种VCHs的含量,并对顶空采样的条件以及所加入的纳米金属引起的基体效应进行了试验和选择.最佳顶空条件为:①气液比为1∶1;②平衡温度为80°C;③平衡时间为50 min.所测定的22种VCHs的线性范围均在50.0~1 000 μg·L-1之间,各化合物的检出限(3S/N)在0.93~13.29 μg·L-1范围内.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85.6%~12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12%~4.4%之间.加入的纳米铁及纳米锌对VCHs均有降解作用,以三氯乙烯为例,加入上述纳米金属后经120 min,去除率可达90%以上,经180 min,去除率几乎达100%;但加入这2种纳米金属后引起了基质增强效应,使测定结果产生偏离现象,因而使降解效果被低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