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人
纳人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19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专利文献27128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江淮法治、中国司法、云南社会科学等;
纳人的相关文献由5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虹、蔡华、冯骥才等。
纳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1287篇
占比:99.97%
总计:271360篇
纳人
-研究学者
- 周虹
- 蔡华
- 冯骥才
- 沈铁
- 严九如
- 严峻
- 佚名
- 冯洲
- 刘少华
- 刘植荣
- 司政
- 向丽瑛
- 吴丽莎
- 吴乔
- 吴晓波
- 周星
- 周秋光
- 喇明清
- 崔珍
- 徐宝林
- 李俊杰
- 李常磊
- 李明
- 李树林
- 段敏芳
- 漆绮慧
- 潘贝妮
- 焦运虎
- 王会良
- 王崇刚(编译)1
- 王海明
- 王熙
- 田治安
- 白立德
- 皮铎
- 程宏谊
- 章立明
- 纪双城
- 纪晓华
- 胡鸿保
- 蒋夫尔
- 覃明贵
- 许多多
- 许多多1
- 赖军
- 邢珊瑚
- 郭颖
- 阳锡叶
- 陶文俊
- 韩斌
-
-
许多多
-
-
摘要:
川滇边境的纳人在民族识别中分别划到纳西族与蒙古族中,这些分属不同民族的族群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与历史根基,而口述史无疑是探析这些文化传统的利器.在达巴们的口述史中,传承至今的岁时节庆、民俗传统、宗教仪式、神灵体系、口头传统(神话故事)无不表述着他们的历史与现实,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无夫无父""走婚""母系家庭"等文化标签所能代替的.倾听与凝视,是我者深入了解他者的必由途径.
-
-
许多多1
-
-
摘要:
川滇边境的纳人在民族识别中分别划到纳西族与蒙古族中,这些分属不同民族的族群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与历史根基,而口述史无疑是探析这些文化传统的利器。在达巴们的口述史中,传承至今的岁时节庆、民俗传统、宗教仪式、神灵体系、口头传统(神话故事)无不表述着他们的历史与现实,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无夫无父”“走婚”“母系家庭”等文化标签所能代替的。倾听与凝视,是我者深入了解他者的必由途径。
-
-
-
王崇刚(编译)1
-
-
摘要:
伯恩斯坦到维也纳没多久,他就成了维也纳人的偶像。他魅力四射、热情洋溢、慷慨豪爽,深谙公众应对之道,很快把周围的人搞得服服帖帖。伯恩斯坦的媒体发言人透露,伯恩斯坦喜欢红玫瑰。于是乎,每次演出都能看到绚丽的长茎红玫瑰登场。甚至于,在每一幕开演前,新的花束便会送达——尽管有人说,这是在重复使用同一束玫瑰。
-
-
周星
-
-
摘要:
文化人类学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都是“舶来”之学,但日本文化人类学先行一步,比中国人类学更加靠近以英美为主导的文化人类学的世界知识体系。中国文化人类学在大规模地接受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同时,也受到日本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并和其发生了密切的关系。相对于西方文化人类学而言,中国和日本人类学无疑都先天带有“边缘性”及“本土性”。但是,由于中日文化人类学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两国文化人类学之间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研究”的单向度交流。今后如何将“日本研究”也纳人双边互动的学术交流实践之中,则需要两国人类学家的共同努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