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7927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天津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等;红细胞聚集指数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彬先、王月华、周慧敏等。

红细胞聚集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7927 占比:99.88%

总计:118067篇

红细胞聚集指数—发文趋势图

红细胞聚集指数

-研究学者

  • 李彬先
  • 王月华
  • 周慧敏
  • 徐青青
  • 曾兆云
  • 王世君
  • 胡静
  • 陈少华
  • 刘璠
  • 周腊

红细胞聚集指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阳; 薛辉; 李星瑶; 马国驹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纤维蛋白原(FIB)、碱性磷酸酶(ALP)、微循环指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11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延迟愈合分组,延迟组20例,正常组98例,对比两组FIB、ALP、微循环指标水平,分析FIB、ALP与微循环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及FIB、ALP、微循环指标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FIB和ALP联合微循环指标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中的检测价值。结果延迟组FIB、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组,ALP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9,具有良好预测效能(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骨代谢异常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内在原因,临床可通过检测FIB、ALP及微循环指标,预测术后延迟愈合,积极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
    • 陈诗强; 许德英; 赵崇高; 张艺凡; 常永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7例N S C L C患者(其中腺癌161例、鳞癌146例)作为N S C L 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的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详细临床资料信息,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NSCLC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是NSCLC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简单方便、经济无创,对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李楠; 刘丽
    • 摘要: 目的探索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空白手术组、夹尾组、禁食水组、复合造模组。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夹尾组给予夹尾、禁食水组给予禁食水、复合造模组给予夹尾+禁食水+声光电刺激复制气滞血瘀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状态,受孕率及血流变指标。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耳色、爪色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状态,夹尾组、复合造模组的全血黏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夹尾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合造模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与空白组、禁食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刚性指数:禁食水组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造模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聚集指数:夹尾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模型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取复合刺激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可以成功建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
    • 罗艳香; 欧阳富桂; 闻婧
    •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DM)患者血小板形态、聚集功能、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方法 设DM组(患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与对照组;DM组的治疗分A、B两组,A组是普通的糖尿病基础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DM组和对照组,A和B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数(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聚集功能(MA)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的变化.结果 DM组的 MA、AI、P-LCRT和 MPV均高于对照组,PLT数小于对照组;A、B两组在治疗前的MA、AI、P-LCRT、MPV和PLT数都差不多,无明显差异,治疗一个疗程(两周)后,B组的MA、AI、P-LCR均低于A组,有明显差异.PLT、MPV无明显差异.结论 川芎嗪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性,防止红细胞凝集,使血液的不处于高凝状态,进而预防和治疗血栓及其它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监测MA、AI、P-LCR值的变化来预测和治疗DM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 田婧; 白永杰; 尤爱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两组均予以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的平均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外周血Toll样受体、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水平,恢复脑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贾朝辉; 王冉; 吕树萍; 邢红志; 胡建勇
    •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辅治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和肽素(CPP)、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d、治疗1周、治疗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及治疗后1 d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清CPP、NT-proBNP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2周时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周、2周时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1 d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1 d血清CP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加曲班辅治可有效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还可降低CPP、NT-proBNP水平,减轻脑损伤程度,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 赵向府; 曾静波; 吴小娟; 韩宝云; 张中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北京远洋健康博雅诊所有限公司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和治疗组(49).对照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药消渴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流变参数、白介素-1β (IL-1β)、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水平及血流变参数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RO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GS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ROS、GSH和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疗效确切.
    • 刘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致康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4 mg/次,1次/8 h,止血3 d后开始减量,每3天减量1次,减量幅度为前次剂量的1/3,逐渐减至1 mg/d,并维持用药21 d,于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以1 mg/d维持进入下一周期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致康胶囊,2粒/次,3次/d,用药周期同对照组患者.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血流变学参数、性激素水平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7%和95.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比容(HCT)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EAI、EDI和HCT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E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SF-36 中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致康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迅速有效的控制出血,改善机体血流变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