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论

中论

中论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宗教、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哲学分析、法音、佛学研究等; 中论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圆圆、韩格平、宋亚莉等。

中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98.11%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89%

总计:106篇

中论—发文趋势图

中论

-研究学者

  • 张圆圆
  • 韩格平
  • 宋亚莉
  • 梁满仓
  • 理净
  • 程恭让
  • 饶宗颐
  • 乔佳
  • 何欢欢
  • 冯金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欢欢
    • 摘要: "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性空"则意为万事万物都是"其性本空"或"自性空",即没有不变的自体或本质("无自性").所以,"缘起"与"性空"合在一起常被理解为:世间事物由因缘和合产生,故而本性是空.实际上,大多数语境中的"缘起性空"都被当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很少被考虑到.回溯"缘起性空"一词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出现"情况,考察近现代佛学界形成此一相对固定的术语表达背后所隐逸着的"空"之语境与思想,可见"缘起性空"是汉藏佛教交融的生动个案.
    • 易兰
    • 摘要: 《隋志》有《中论》六卷,至南宋合为二卷.今所见《中论》各版可以归为四个系统:黄纹本系统、《两京遗编》本系统、杨德周辑本系统以及《龙溪精舍丛书》本系统.黄纹本系统之《小万卷楼丛书》本校正错讹衍脱,是传本《中论》中最善者.《两京遗编》本、杨德周辑本与《龙溪精舍丛书》本都保留有不同于黄纹本的大量异文,具有重要之校勘价值.
    • 宋亚莉
    • 摘要: 仲长统(179—220)与徐幹(170—217)为东汉建安时期名士,二人品德高尚,备受世人推崇。仲长统的《昌言》、徐幹的《中论》对世俗士风、审美等多有讨论。汉末乱世,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民间奇风异俗、巫术图谶流行,普通百姓趋之若鹫,丧失本性而不知;士风日下,士人结党营私,不修道艺,欺世盗名之徒蛊惑人心。
    • 宋亚莉
    • 摘要: 汉末名士仲长统著有《昌言》,徐干著有《中论》.二书批评汉末世风世俗,指责投机虚伪、道艺不修的士风士态,倡导“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笔端直指王权与现实政治.二书描绘了审美的理想家园与君子形象,强调个体精神,崇尚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审美观,推崇容貌、才性、情志合一的人物品鉴观,倡导美育.《昌言》和《中论》中的风俗批评与审美思想,展示了士人试图建立合理政治秩序的理性思考,开启了魏晋批评与审美之路.
    • 孟祥兴1
    • 摘要: 吉藏在《三论玄义》《中观论疏》和《大乘玄论》中对《中论》从其宗旨、破申与名义三个方面作了精要的阐明。从经论共同的旨趣而言,《中论》的宗旨即是''''不二正观'''';而从其作用来说,则是以真俗二谛为宗。《中论》通过破邪显正的方法,阐明了中道实相的根本思想,其所破斥的对象主要有外道、毗昙师、成实师、大乘人等四种。此外,吉藏认为''''中论''''是从''''理实立名'''',且又可分为''''中论''''''''中观论''''''''正观论''''''''观中论''''''''论中观''''等五种题名。以上五种题名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中论》名义展开的诠释,而最终皆归于同一个宗旨——中道实相(境)、正观(权实二智)、论(教门)。
    • 孟庆义12345
    • 摘要: 编者按:探赜索隐,钩深致远。鸠杖是我国尊老敬老文化的重要象征,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即老年人进食很重要,应警惕防''''噎死'''';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但是发热用解热镇痛药,必须遵医嘱服用;服药时如何喝水,是一个关乎药物疗效的大问题,应引起人们重视。
    • 尹玉珊
    • 摘要: 《中論》引《詩》約47次,以《雅》、《頌》爲主。徐幹在書中發揚了荀子等儒家諸子"以《詩》爲教"的傳統,體現了他在漢魏之際的亂世中企圖借助《詩經》的美刺作用來光大自己傾注到《中論》中的經世致用理想。據今傳文本看,《中論》所用詩説以毛爲主,輔以韓、魯及其他雜説。《中論》引詩不主一家詩説,而陳喬樅、王先謙都以《中論》證《魯詩》義,馬瑞辰以爲《中論》引詩多出韓説,都不免失之偏頗。諸家詩説並用的現象也出現在東漢末年的其他幾部子書當中,既可見出諸子引詩用詩的開放態度,也可見漢魏之際《詩經》傳授的百家争鳴盛況之一斑。
    • 袁军荣
    • 摘要: 《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法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法上显示诸法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竟义.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 徐春根
    • 摘要: 龙树菩萨《中论》其所内蕴的“缘起自性空”、“无自性故空”、“八不缘起”等思想可给世人诸多启迪:如果人们沉溺于世间的相对价值,则易于导致人格扭曲,唯有超越相对,步入不住相、与道合一的无对境界,人们才有可能得大自在;世人不应自我膨胀,让自己成为一艘“空船”,成为“无人”,人生的方舟才能乘风破浪,生命才能开出稀有的花;人们只有摒弃二元对峙思维,不落空有二边,躬行中道,站在大道角度观照世间万有,人的行为才有可能变得柔和,才会不渴求不平凡,继而才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明白人.
    • 雷恩海; 胡佳欣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文心雕龙》中的辩证方法,指出刘勰在分析对立概念时,运用了佛教四句例的分析程式,点明其在辩证思想和论述方式上受到佛教的影响.并以此说明,刘勰对文质、情采、繁略、雅俗、今古等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调和,并非基于儒家执两用中的观点,也不仅仅局限于佛教双谴双非的论述形式,而是通过四句例的分析流程,消除对一隅的偏见,主张以佛教“圆照”的方式来博观万端之变,使创作及作品能够达到无碍之圆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