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能耗
系统能耗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721222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冷学报、华东电力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总体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水泥工业中控操作论坛等;系统能耗的相关文献由106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林、王伟、付卫东等。
系统能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21222篇
占比:100.00%
总计:3721324篇
系统能耗
-研究学者
- 李林
- 王伟
- 付卫东
- 刘攀文
- 孙笑非
- 朱薪志
- 李国庆
- 杜松怀
- 杨硕
- 柳星
- 王立
- 童莉葛
- 翟庆志
- 苏娟
- 董浩
- 邹承明
- 郭江
- 何玉成
- 余海飞
- 凌在汛
- 印四华
- 吴玉成
- 周忠涛
- 喻琼
- 崔一铂
- 崔皆凡
- 康逸群
- 张忆文
- 徐康康
- 朱成就
- 李哲
- 李振泉
- 李政
- 杨海东
- 楼振义
- 滕学军
- 熊灿云
- 王飞
- 盛机华
- 翟莎莎
- 蔡万里
- 蔡艳
- 赵吉志
- 赵学山
- 邢丰
- 邢涛
- 郑景文
- 郑鑫
- 郭雨
- 魏文强
-
-
吾斯曼·玉山;
艾散·帕合提
-
-
摘要:
由于目前方法设计大气污染指数采集系统时,没有对传输信息数据产生的信道冲突进行疏通,存在图像或视频传输延时高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大气污染智能采集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数据监测接收和展示模块、远程视频监控管理模块、自动报警模块、系统统计分析模块实现系统功能设计框架;采用信道时分复用算法疏通输出数据产生的信道拥塞,保证接收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实现大气污染采集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系统进行延时测试和能耗测试时,系统延时低、能耗低。
-
-
张婷婷
-
-
摘要:
研究背景及意义传统阀控液压系统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能耗比较大,刚才王长江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自从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行动、响应号召,那么我们液压行业该如何应对液压系统能耗大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液压人深入思考、努力解决的问题。
-
-
王子韧;
李毅
-
-
摘要: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日渐成熟,移动终端数量快速增长,5G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密集能耗问题突出,提出一种微基站区域分级休眠算法。考虑微基站负载、站间距离、层间配合对微基站休眠的影响,宏基站与宏基站之间重叠覆盖区域中微基站状态转换次数少,优先休眠操作节能效果好。仿真结果表明,节能率为23%,能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在大规模网络中节能效果更优越。
-
-
齐砚勇
-
-
摘要:
近年来,我们正在持续地对既有篦冷机实施改造。有的是因为烧成系统提产,篦冷机成了产能瓶颈;有的是因为二三次风温低了,窑炉功能发挥不佳,系统能耗偏高;有的是因为高温区鼓入风量不足,存在“风短路”现象;有的是因为风室之间“窜风”、风量分布不均;有的是红河严重(甚至有红河在中部的,见右图)出篦冷机熟料温度过高;有的是余热发电系统取风位置不适宜,影响余热充分利……有的是多种因素兼而有之。
-
-
赵志忠;
赵伟;
吴炳坤;
张真龙
-
-
摘要: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2号发电机组在原有脱硫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套脱硫运行优化系统,系统主要有运行优化、绩效管理与节能分析、主要系统实时监测、核心参数监管、运行助手、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投入后可提升脱硫系统运行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系统能耗,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目前燃煤电厂脱硫系统采用的主流工艺。
-
-
吕晗珺;
闵永军;
朱庆华;
林宇凡;
孙文进
-
-
摘要:
针对某A型纯电动客车的常流式电液动力助力转向(Elech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系统,为了克服非转向工况下系统能量浪费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辅助蓄能器式EHPS系统的技术方案.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优势;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蓄能器预充压力和容积对系统助力响应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工况下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并分析计算系统能耗.仿真表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满足转向系统在助力电机及液压泵建立回路压力过程中的助力需求,还满足系统助力平顺性的要求,并且系统能耗降低.
-
-
董加新;
王智;
王玉川;
陈晓俊;
杨建国
-
-
摘要:
在总结多级泵站系统工作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推导了多级泵站系统固有能耗参数和实际能耗参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固有能耗参数是指多级泵站系统无分流情况下的能耗参数。以东雷抽黄灌区2019年冬季灌溉新民多级泵站系统的实测数据为例,讨论了固有能耗参数与实际能耗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水泵机组及泵站系统的运行情况。对于一个固定组成的多级泵站系统,各水泵机组性能稳定情况下固有能耗参数为一定值,其实际能耗参数随工况变化而变化,固有装置效率通常小于实际装置效率。水泵机组及泵站系统的能耗参数可作为运行状态监测、最优运行调度方案和节能改造的标准,同时也可为灌区水价的制定及灌区财政补贴提供依据。
-
-
盛同范;
叶峰;
王晨昊;
周勇;
周良
-
-
摘要:
船舶行业是VOCs重点管控行业,而室内涂装工艺更是产生VOCs的主要环节.本文研究了船厂室内涂装VOCs的排放及治理情况,收集了VOCs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能耗问题提出了处理系统的节能建议,为船舶行业VOCs的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对策.
-
-
于波
-
-
摘要:
油气集输系统是油田生产过程当中的主要能耗环节之一。集输作用是分别测得各单井的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的产值后,汇集、处理成 出矿原油、天然气、天然气凝液,经储存、计量后输送出去。按照原油集输系统能源消耗评价原则,应用新建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对原油集输站用能 状况进行评价。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措施很多,以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作为切入点,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节能技术的水平,做好节能降耗的工作,提 高油气集输系统对能源的利用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
-
刘婧雯;
刘博昊;
苟湘
-
-
摘要:
燃煤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据我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半数以上,通过烟气净化技术对污染物合理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唐山热电厂两台300 MW机组实施不同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对电站SCR脱硝系统中两种不同尿素热解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了电加热系统SCR改造前后能耗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加热法热解喷氨和尿素直喷法系统的能耗与脱硝率差异。试验数据表明,两种热解方式的脱硝率均随负荷的增大而减小,电加热法脱硝率稳定性更高。系统能耗均随负荷增大而增大,负荷300 MW工况下,电加热法能耗较尿素直喷法高出3.3%;负荷150 MW工况下高出1.4%。通过比较分析,以期为燃煤电站运行经济性及尿素热解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
-
刘毅;
郑战星;
陈艳晓
-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对某运输机改型为电子设备测试平台后能耗增加导致的飞行性能降低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由于任务电子设备和环控系统用电需求显著增加、环控系统从发动机的引气量和冷空气抽取量也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燃油消耗并导致续航性能降低.在综合分析不同资料给出的当量阻力和系统耗油率估算公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飞机改型前后系统能耗影响,表明电功率提取量增加195kw后当量阻力增加4.9个阻力点;环控系统从发动机引气量增加0.33kg/s同时冷空气抽取量增加0.86kg/s,分别使当量阻力增加6.6、1.9个阻力点.系统能耗使巡航升阻比降低1.5~3.7%.
-
-
-
-
李旻阳;
王青平;
宁炜
- 《2016年第三届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建筑暖通空调能耗的不断增加,很好的推动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但降低建筑暖通空调能耗不仅取决于建筑本体所采用的一系列被动式设计理念及先进设备,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不同的居住行为模式.本文以天津某被动式高层住宅楼为例,利用DeST软件对其进行全年逐时动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暖通空调系统采用间歇运行模式,空调能耗仅为连续运行模式的40%;室内设定温度每提高1度,供暖平均能耗提高约24%,空调平均能耗下降约14%;采用内遮阳设施,建筑单位空调能耗需求降低了9.4%,单位供暖能耗需求增大了21.9%,由此可见,居民的生活方式、空调系统的使用模式等对建筑节能潜力影响较大.
-
-
张国强;
翟代龙;
徐钢;
杨勇平
-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分析了以K2CO3 为吸收剂的CO2 分离并压缩流程,并基于关键参数对整个脱碳系统能耗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脱碳流程方案.该改进方案针对影响系统能耗的主要参数,将富液分为两股分别在两个不同压力的再生塔中分离CO2,同时运用能量集成的思想将余热进行了高效利用,实现了富液分流的高效解吸.本文借助了Aspen Plus软件对改进方案进行了系统能耗分析,优化了主要参数.综合了多方面的影响,在捕获率92%的前提下,改进方案得出了最优系统再生能耗37.84KJ(折合功)/mol,相比改进前能耗47.16KJ(折合功)/mol 降低了19.77%,为火电厂低能耗CO2 捕获提供了降低能耗的新方法.
-
-
孙长俊
- 《第二届中国水泥工业中控操作论坛》
| 2012年
-
摘要:
中控室作为水泥生产线的机要部门,中控操作人员的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控操作人员需加强责任心的培养,同时要有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操作中除知道怎么做,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必须弄明白操作的原理。对操作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策略,应多注意观察系统参数,及时准确地判断并处理问题。工作中需勤下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控操作应追求降低系统能耗,对中控操作员的评价应着重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问题的预见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