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252004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今日科苑、平顶山学院学报、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4第二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高峰论坛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等;化学吸收法的相关文献由331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梦祥、陆诗建、晏水平等。

化学吸收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2004 占比:99.96%

总计:252103篇

化学吸收法—发文趋势图

化学吸收法

-研究学者

  • 方梦祥
  • 陆诗建
  • 晏水平
  • 骆仲泱
  • 毛松柏
  • 陆胤君
  • 余云松
  • 叶宁
  • 姚辉梅
  • 岑可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蓝茜; 许利华; 董文峰; 吴海茜; 方梦祥; 夏芝香; 王涛; 史跃岗; 周樟华
    • 摘要: 在烟气CO_(2)化学捕集系统中,需要高效的再沸器来提供解吸塔内再生的热量和传质动力降膜再沸器能够保证高换热系数、溶液短暂的停留时间和高气液分离度,实现高效换热和降低吸收剂热降解的风险。以不同浓度的单乙醇胺(MEA)溶液作为液相进行单管降膜传热实验,通过计算热通量、降膜换热系数和再生率来探究液相流量、加热功率和液相进口温度对降膜传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膜换热系数和再生率随着液相流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热功率和液相进口温度的增加,降膜换热系数和再生率逐渐增大。同时,在考虑到二次蒸汽影响的条件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关于胺溶液的降膜传热实验关联式。
    • 周希唯; 段沛一
    • 摘要: 本刊讯睿咨得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2022年9月13日发布《降低二氧化碳捕获成本:敏感性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使用胺基化学吸收法的CCUS项目中影响二氧化碳(CO_(2))捕获平准化成本(LCOC)的关键驱动因素、指标参数和技术选择路线。报告认为,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碳捕获平准化成本将下降,预计2030年将降至(75~100)美元/t。
    • 陆诗建; 贡玉萍; 刘玲; 康国俊; 陈曦; 刘苗苗; 张娟娟; 王风
    • 摘要: CO_(2)排放量迅速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及气候变化,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是关注热点。化学吸收法是捕集CO_(2)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脱除CO_(2)的实质是利用碱性吸收剂溶液与烟气中CO_(2)逆向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稳定盐类,而盐类在一定条件下会逆向分解释放出CO_(2)而再生,从而实现CO_(2)从烟气中分离脱除。以醇胺溶液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技术开发相对成熟,且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在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醇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的核心,目前应用于工业减排的醇胺溶液包括一级醇胺溶液、二级醇胺溶液、三级醇胺溶液以及空间位阻胺等。综述了4种典型的醇胺溶液和低浓度烟气吸收法胺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外三菱重工的KM-CDR工艺、壳牌康索夫脱硫脱碳工艺、陶氏化学Ucarsol溶剂的配套工艺、西门子氨基酸盐溶液的配套工艺、Powerspan的ECO_(2)工艺,同时对阿尔斯通的富氧燃烧技术进行了总结;国内在碳捕集方面研究时间较短,在“双碳”计划推动下,碳减排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论述了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应用规模达到百万吨级,国内技术水平接近,可达10万t级,应用规模尚有较大差距;目前,化学吸收法已有工业应用,国内已建成多个碳捕集示范工程,系统介绍了华电句容电厂1万t/a CO_(2)捕集示范工程、国华锦界电厂15万t/a CO_(2)捕集示范工程以及胜利油田4万t/a燃煤CO_(2)捕集与驱油示范工程等典型案例。当前国内外燃煤电厂CO_(2)捕集示范工程的规模总体较小,仅有3项百万吨级示范工程,其中中石化建成了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的碳捕集项目,这对我国碳捕集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有机胺捕集CO_(2)领域,应重点在吸收剂再生能耗与降解性降低、捕集系统热能综合利用与回收、高通量CO_(2)捕集吸收反应器研制以及吸收剂逃逸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低能耗、低损耗、低成本CO_(2)捕集技术,推进多行业工程示范,为燃煤烟气CO_(2)捕集技术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 刁保圣; 顾欣; 冯琰磊
    • 摘要: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是电力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通过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等,研发、建设50万t/a CO2捕集及综合利用示范十分必要.介绍了某工程采用化学吸收胺法进行燃煤烟气CO2捕集,CO2捕集率≥90%,CO2纯度≥99%,碳捕集热耗≤2.4 GJ/t CO2,压缩液化后供油田驱油和食品级利用,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研究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深度耦合,为大规模燃煤机组碳捕集技术的推广、未来整个机组实施碳捕集及综合利用积累经验并提供支撑.
    • 黄宇辉; 方梦祥; 王涛; 徐燕洁; 夏芝香
    • 摘要: 开发新型低能耗低降解吸收剂是目前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关键,研究了新型混合胺MAH吸收剂的氧化降解行为,从抗降解剂的作用机理出发,选用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对苯二酚,亚硫酸钠,偏钒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并从吸收剂组分降解率、CO2担载量、溶液相对碱度三个方面衡量抗降解剂的作用效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降解产物,推测吸收剂的氧化降解过程.实验表明,在MEA-AMP(MAH)混合胺吸收剂降解过程中,相比于AMP、MEA,更易首先发生氧化反应,降解过程产生的氧化产物会继续与AMP和MEA发生反应,加快降解反应的进行.抗降解剂中,金属捕获剂EDTA的抗降解效果最好,金属离子在氧化降解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向轶; 陈艳艳; 吕文豪; 吴迪; 吕刚; 苟远波
    • 摘要: 针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碳捕集技术的应用进展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常见的碳捕集技术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固碳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技术成熟、应用最广;碳捕集装置可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液体CO2,广泛应用于采油、焊接、化工、食品等领域,2017—2019年国内液体CO2生产装置开工率为51.0% ~54.5%,CO2下游市场始终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碳交易是CO2减排的推动力,2013—2019年中国碳市场的平均碳价为21.5元/t,预计2020—2030年碳价将逐年提升;目前碳捕集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还面临着各方面的阻力,包括捕集成本偏高、下游市场需求不足、碳市场有待完善等,未来应继续降低碳捕集装置的投资运行成本,以提高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规模的CO2减排效果.
    • 宋增华; 方梦祥; 王涛; 晏水平
    • 摘要: 针对在化学吸收法脱碳工艺中再生过程能耗较大,在富液分级流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纳米级陶瓷膜作为分流的富液和再生气间的新型换热器,利用多孔陶瓷膜能够进行热质耦合传递的特性,有效回收再生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及其所携带的热量,达到降低系统再生能耗的目的.以热回收通量和水回收率为指标,研究了再生气温度、流速、水蒸气摩尔分数以及分流的MEA富液温度、流速、MEA浓度等参数对不同孔径和长度的陶瓷膜水热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的水热回收性能随MEA富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富液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同时,随着再生气流速和再生气中水蒸气摩尔分数的增大,热回收通量均会增大.10nm陶瓷膜的热回收性能优于20 nm陶瓷膜.
    • 单一桐; 孙阔; 李金强
    •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环保工作力度不断的加大,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尾气和含酸尾气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如果不及时对尾气进行回收处理,将会对企业的生产及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介绍了某催化剂生产厂重整催化剂车间含酸尾气和加氢催化剂车间含氨尾气治理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