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粉末高温合金

粉末高温合金

粉末高温合金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航空、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41305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2015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201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等;粉末高温合金的相关文献由5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义文、刘建涛、邹金文等。

粉末高温合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13059 占比:99.96%

总计:413234篇

粉末高温合金—发文趋势图

粉末高温合金

-研究学者

  • 张义文
  • 刘建涛
  • 邹金文
  • 陶宇
  • 王旭青
  • 贾建
  • 汪武祥
  • 胡本芙
  • 罗学军
  • 刘国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亚苹
    • 摘要: 粉末高温合金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型高温合金,以金属粉末为原材料,经过后续热加工处理,得到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的合金[1]。本文首先明确了高温合金的概念、分类等,之后介绍了粉末高温合金的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着重介绍了目前常见的粉末高温合金的制备技术。
    • 徐娜; 许路路; 史亦韦; 何方成
    • 摘要: 为了满足大厚度粉末高温合金零件的高灵敏度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超声环形阵列的全聚焦成像检测方法。从检测灵敏度、信噪比和近表面分辨力3个方面入手,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常规相控阵多深度聚焦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灵敏度一致性、近表面分辨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粉末高温合金微缺陷的检测提供一种先进可行的技术。
    • 徐可君; 肖阳; 秦海勤; 贾明明
    • 摘要: 为研究非对称加载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对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寿命的影响,开展了550°C时不同应力水平及保载时间下FGH96粉末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蠕变试验,得到了材料的循环应变响应及疲劳-蠕变寿命随保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的循环软化特征,以循环应变范围作为损伤控制参量,将其与保载时间和动态循环次数相关联,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应变特征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载荷历程和保载时间对材料疲劳-蠕变损伤的影响,能够实现不同应力水平、不同保载时间下FGH96粉末高温合金疲劳-蠕变寿命预测以及消耗寿命的动态跟踪.通过与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分散性较小,寿命预测结果基本位于±2.5倍寿命分散带之内,预测标准差小于0.4.
    • 肖阳; 秦海勤; 徐可君; 贾明明; 张柱柱
    • 摘要: 针对SWT(Smith-Watson-Topper)模型未考虑材料对平均应力影响的灵敏度以及忽略平均应力对材料塑性变形影响的问题,利用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对Walker指数γ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引入到SWT模型中对损伤控制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结合M-H (Manson-Halford)模型塑性部分平均应力修正方法对SWT模型中的塑性变形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WT模型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不同材料的γ试验计算值对改进的Walker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10.25%.并利用FGH96合金和其他航空发动机材料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对改进SWT模型的寿命预测精度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估,并与M-H、SWT和Lv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改进SWT模型对不同材料的预测结果基本位于±2倍分散带之内,其寿命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3种模型.
    • 刘佳宾; 刘新灵; 李振
    • 摘要: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核心耐热部件涡轮盘的服役要求不断提高,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已经成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目前在制备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夹杂物缺陷,夹杂物的存在会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低周疲劳性能明显降低.为建立带缺陷的粉末高温合金疲劳寿命模型,研究合金中夹杂物的开裂和萌生机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国内外学者对合金中夹杂物的成分、形状、位置、尺寸及自身特性等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细观力学的尺度上解释了各种夹杂物的疲劳开裂模式机理;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从位错、残余应力和应变能等微观力学角度,对夹杂物的开裂机理进行解释.本文首先明确了粉末高温合金中夹杂物的分类、来源等问题,之后介绍了粉末高温合金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夹杂物开裂机理研究是建立可靠粉末高温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关键.同时思考了夹杂物导致裂纹萌生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研究裂纹萌生机理时,应将多尺度上的表征和特性进行联系,在微观?细观?宏观三种尺度上分析裂纹萌生过程中相互的响应关系,从而为建立考虑缺陷的粉末高温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方法奠定基础.
    • 罗学军; 王珏; 赵巍; 马国君; 武丹; 王旭青
    • 摘要: 采用热等静压工艺进行了FGH91粉末高温合金和K418B铸造叶环扩散连接试验,研究了FGH91-K418B双合金的界面成分扩散和连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连接界面足够清洁的条件下,选择1190°C+170 MPa的热等静压工艺,可以实现FGH91和K418B两种合金良好的冶金连接。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发现,扩散连接接头致密完整,无夹杂物和连续的第二相析出物,扩散区宽度80~120μm。FGH91-K418B双合金的拉伸性能、持久性能和显微组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试样断裂均未发生在界面结合处。
    • 刘健; 叶飞; 王旭青; 彭子超; 罗学军
    • 摘要: 采用气淬炉模拟了粉末高温合金Udimet720Li经空冷、风冷及油冷等不同冷却路径的固溶处理过程,测试了经过两级时效处理的合金在650°C的拉伸性能,研究了拉伸变形后的位错组态,分析了冷却速率对γ′强化相析出规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高温合金Udimet720Li的析出相强化机制为位错切过机制,二次γ′相尺寸越小,合金强度越高。合金二次γ′相的形核析出温度区间为900~1000°C,其尺寸与合金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率成反比,冷却速率越大,γ′相尺寸越小,当冷速高于100°C/min时,合金强度达到应用要求。推荐粉末Udimet720Li合金盘件固溶处理的冷却方式为:在1000°C以上保持低冷却速率来降低淬火应力,然后选择油浴作为盘件淬火的冷却方式,入油温度应在1000°C左右。
    • 徐元铭; 常夏源; 张书明; 朱楠
    • 摘要: 以粉末高温合金FGH96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损伤力学理论来建立寿命预测模型。对于不同夹杂物特征,粉末高温合金裂纹萌生有不同的表征参量,其数值变化为裂纹萌生的寿命预测提供思路。对粉末高温合金寿命预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损伤演变方程建立寿命预测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模拟夹杂物的不同位置、不同尺寸以及不同形状对裂纹萌生的影响,得到相应的损伤参量分布云图。将得到的损伤参量代入计算模型,得到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损伤参量Y能较好地表征材料的低周疲劳损伤;在不同的实验条件(温度、应变范围和应变比)下,所建立的粉末合金FGH96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夹杂物对粉末高温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肖阳; 秦海勤; 徐可君; 王永旗
    • 摘要: 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典型材料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不同保载时间下的疲劳-蠕变变形特性及微观损伤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550°C下不同保载时间的低周疲劳-蠕变试验,讨论了保载时间对FGH96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循环应变响应、疲劳-蠕变寿命及损伤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载时间对FGH96合金疲劳-蠕变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保载时间的增加,非弹性应变迟滞能增大,稳态滞回曲线发生右移,包络应变及包络应变率增加,疲劳-蠕变寿命先呈指数减小后趋于平稳,蠕变损伤逐渐起主导作用.断口分析表明:保载时间的引入使得断面呈现出多裂纹源特征,断裂模式由穿晶断裂向穿晶-沿晶混合断裂转变,裂纹扩展区存在滑移带及少量韧窝,瞬断区韧窝特征明显.
    • 肖阳; 秦海勤; 徐可君
    • 摘要: 为研究某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典型材料粉末高温合金FGH96高温下的变形特性,基于Bodner-Partom(B-P)统一粘塑性本构理论对其高温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本构建模.开展了550°C下的单轴拉伸及低周疲劳试验,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识别.采用隐式积分算法将本构方程离散为差分方程组,推导了一致切线刚度矩阵,为提高积分过程的精度和可靠性,引入以非弹性应变增量为度量的积分步长控制策略.通过用户子程序接口UMAT将B-P模型引入到ABAQU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温下FGH96材料表现出一定的率相关性及循环软化特性,模拟曲线与试验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B-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FGH96合金高温下的变形特性,验证了本实验模型与UMAT子程序的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