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粉
稻壳粉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38468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178次学术会议、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精细化工分会场、全国第19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稻壳粉的相关文献由485位作者贡献,包括葛铁军、赵媛媛、方永炜等。
稻壳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468篇
占比:99.93%
总计:138562篇
稻壳粉
-研究学者
- 葛铁军
- 赵媛媛
- 方永炜
- 杨桂生
- 任子龙
- 刘晓洋
- 张军华
- 杨卫华
- 杨晓明
- 汤玉超
- 王春红
- 程静
- 胡坤宏
- 胡恩柱
- 葛红江
- 任传鉴
- 吴彦
- 张冲
- 文博
- 施春林
- 易博
- 朱敏
- 李伟明
- 李娟
- 李智武
- 杨立新
- 王建钢
- 王恩涛
- 王文义
- 章德全
- 胡圣飞
- 赵敏
- 路琴
- 郝天禹
- 黄少文
- 代航
- 俞东瑞
- 刘丽娜
- 刘伟
- 吕峰
- 孟令伟
- 廖正军
- 张盼月
- 张秀斌
- 徐永平
- 文起东
- 方敬杰
- 李承玲
- 李欣
- 李纪彬
-
-
田吉鹏;
韦青;
刘蓓一;
许能祥;
丁成龙;
顾洪如
-
-
摘要:
为评价乳酸菌、玉米芯和稻壳粉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秧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将乳酸菌(LAB)、乳酸菌和5%玉米芯混合(LAB+C)、乳酸菌和5%稻壳粉混合(LAB+R)添加进两个品种(H1和H2)的花生秧中进行青贮并测定其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营养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LAB+C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提高乳酸/乙酸的比值。在H1品种中,LAB和LAB+R对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效果显著。H1比H2品种制作的青贮饲料具有更高的粗蛋白含量和更低的纤维组分含量。LAB+C处理的H1品种制作的花生秧青贮饲料具有最低的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及最高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因此,建议在花生秧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与5%玉米芯的复合添加剂以提高其青贮品质。
-
-
危学兵;
余维刚;
申小敏;
杜西兰
-
-
摘要:
以稻壳粉/聚丙烯(PP)发泡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注塑发泡工艺制备植物纤维/PP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了天然稻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发泡行为、流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稻壳粉的加入有利于泡孔的细化和均匀分布,但含量过高时,稻壳粉受热产生的气体与发泡剂产生的气孔,产生并孔/破孔现象,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泡孔结构,当稻壳粉含量在5份时复合材料的发泡倍率最高,密度最低;随着稻壳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下降,弯曲强度及模量有所增加,经过化学发泡后,复合材料仍具有高力学性能保持率,当稻壳粉含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
-
-
熊静文;
叶亚明;
蒋代;
雷成文
-
-
摘要:
为探究稻壳粉着火敏感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SEM对其粒度进行分析及形貌表征,利用Godbert-Greenwald炉、固体自燃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仪对自燃点温度、最低着火温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壳粉颗粒越大粒度分布越集中;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粒度的减小呈降低趋势;标准试验模式下,粒度D;=52.9μm的稻壳粉自燃点为225.1°C;粒度一定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模具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当高度达到20 mm最低着火温度达到最低,且不再随模具高度的升高继续降低。本试验结果可为工业过程安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
-
张军华;
杨晓明
-
-
摘要:
采用固相研磨法对稻壳粉进行了改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体材料。随着其中聚磷酸铵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材料燃烧速度逐渐降低、燃烧时的烟雾有所增多。随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体材料中聚磷酸铵含量的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材在受热拉伸作用时的断裂伸长率、硬度和韧性均是先呈现增大而后减小的现象,表明聚磷酸铵含量较少时其对稻壳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的界面结合的有促进作用,而聚磷酸铵的含量过多则会对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材的力学性能带来不利。
-
-
张军华;
杨晓明
-
-
摘要:
采用固相研磨法对稻壳粉进行了改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体材料.随着其中聚磷酸铵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材料燃烧速度逐渐降低、燃烧时的烟雾有所增多.随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体材料中聚磷酸铵含量的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材在受热拉伸作用时的断裂伸长率、硬度和韧性均是先呈现增大而后减小的现象,表明聚磷酸铵含量较少时其对稻壳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的界面结合的有促进作用,而聚磷酸铵的含量过多则会对高密度聚乙烯稻塑复合地板基材的力学性能带来不利.
-
-
郭志强;
王彬;
李丛艳;
邝良德;
梅秀丽;
郑洁;
杨锐;
谢晓红;
雷岷
-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壳粉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的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兔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占1/2.5组肉兔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5%、10%、15%和20%稻壳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稻壳粉对肉兔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粮中稻壳粉添加量的增加,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料重比呈升高趋势.15%和20%稻壳粉组肉兔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中稻壳粉添加量的增加,饲粮能量、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15%和20%稻壳粉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随着饲粮中稻壳粉添加量的增加,肉兔的屠宰性能呈下降趋势,其中20%稻壳粉组的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稻壳粉的添加量不宜超过15%.
-
-
尹太玉;
闫小星
-
-
摘要:
主要探究微胶囊壁材中密胺与稻壳粉比例和微胶囊添加量对水性面漆涂层性能的影响,将5种不同壁材成分比例的微胶囊以不同含量添加到水性面漆中并涂敷在木材表面测试其性能。结果显示,微胶囊含量为0~6%时对涂层的色差影响较小,微胶囊含量为6%以下时涂层光泽度较好,其中添加稻壳粉含量为5.5%的微胶囊的涂层光泽度最高;涂层硬度随微胶囊含量和壁材中稻壳粉含量影响,微胶囊含量在6%~15%达到最强硬度;微胶囊含量为0~6%时,涂层附着力最佳;微胶囊含量为6%~9%时涂层的抗冲击力和断裂伸长率最高,其中壁材稻壳粉含量为5.5%的微胶囊对涂层抗冲击力和柔韧度提升最明显;水性面漆涂层添加微胶囊后成分无变化;微胶囊添加到水性面漆涂层使耐老化性能得到提高。壁材中稻壳粉含量为5.5%的密胺包覆虫胶微胶囊含量为6%时,水性面漆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好。
-
-
赵媛媛;
葛铁军;
刘晓洋
-
-
摘要:
以稻壳粉、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对比研究润滑剂和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相容性、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实验表明:润滑剂处理的稻壳粉疏水性更好,其中由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处理前后的稻壳粉接触角变化为9°;偶联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加入KH570偶联剂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提高了4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23.7%,弯曲强度提高了8%,弯曲模量提高了28%;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62.51%;而润滑剂对材料的加工流变性的提升效果更好,其中加入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的转矩最低.
-
-
孙东宝;
路琴;
陆鑫禹;
贾王一;
曹尚
-
-
摘要:
以聚乳酸(PLA)和稻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含量壳聚糖、硅烷偶联剂和氢氧化钠(NaOH)作为改性剂,通过压膜成型法制备了PLA/稻壳粉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进行了测试表征,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4 g时,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较高,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1%、70%和47%,24 h吸水率降低13%;当硅烷偶联剂含量为2 g时,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分别提高50%、53%和65%,24 h吸水率降低43%;当用6 g NaOH处理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善,24 h吸水率提升57%;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改性效果,壳聚糖可以较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NaOH是较为优秀的亲水性改性剂.
-
-
-
DAI Hang;
代航;
LU Man;
鲁曼;
YANG Haiming;
杨海明;
YU Jun;
郁钧;
JU Gengyue;
鞠耿越;
LIAO Zhengjun;
廖正军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内脏器官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1日龄贝蒂娜雏火鸡1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稻壳粉的日粮,饲喂至56日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日增重显著增加,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体尺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增加心脏重的趋势(P=0.09),腺胃重显著增加(P<0.05),肌胃重极显著增加(P<0.01);脏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肠道重量和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每只火鸡56日龄时比对照组经济效益提高39.43%,经济效益显著.综上所述.在雏火鸡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具有提高雏火鸡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
-
Wang Xuanbo;
王宣博;
Chen Xiaodan;
陈小丹;
Chen Jiawei;
陈佳伟;
Liu Yutao;
刘玉涛;
Yao Xuexia;
姚雪霞
- 《2016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将纳米TiO2、稻壳粉、聚氯乙烯(PVC)和稳定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挤出成型法制备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考察纳米TiO2添加量对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防水性能和热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颜色却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变浅.当纳米TiO2含量为1.00份时,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与未添加纳米TiO2的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0.6%,62.2%和19.7%,8d的吸水率从2.5%降低为1.6%,表面接触角从78.5°增加到82.1°,800°C时的残炭率从21.1%提高到29.5%.
-
-
Zhu xueping;
朱雪萍
- 《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稻壳粉纤维形态强、易降解,塑料作为城市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将其用于复合材料的加工与制备无疑是为稻壳粉的增值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根据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实验方案,以热压压力(6-8MPa)和原料比例(稻壳粉PVC=64)作为固定量,以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及偶联剂马来酸酐(MAH)添加量为可变因子,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热压时间6min,热压温度190°C,偶联剂添加2%,稻壳粉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中热压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主次顺序为:热压温度,热压时间,MAH含量.
-
-
-
王伟宏;
王清文;
张征明
- 《第一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对稻壳,聚乙烯复合材的室外自然老化情况进行了一年多的观察,并对相同材料进行实验室紫外(UV)加速老化,研究了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并通过傅立叶红外波谱(FT-IR)分析探讨了老化机理,力争寻求二者之间的初步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对我国植物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产品性能评价和工艺配方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老化试件在气温较低和日照时间较短的前5个月内(冬季)颜色基本没有变化,经历盛夏之后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变化幅度与实验室加速老化1500h的结果相当。与自然老化相比,加速老化500h后即可明显表现出各种化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但在以后的1500h里没有再发生显著变化;自然老化12个月后试材表面才有显著化学变化。老化首先使稻壳粉/聚乙烯复合材的颜色发生较大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也较早开始,但无论自然老化还是加速老化在短时间内对材料力学性能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