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38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法制与社会、法人、民主与法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第九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等;税收法定原则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剑文、阿计、李蒙等。
税收法定原则
-研究学者
- 刘剑文
- 阿计
- 李蒙
- 许多奇
- 于浩
- 任峰
- 任敏敏
- 侯雪静
- 刘佐
- 刘剑文1
- 刘颖
- 吴颖辉
- 孙伯龙
- 孟伟
- 张宝山
- 张永忠
- 张淑涵
- 张维炜
- 彭礼堂
- 徐孟洲
- 李梦婷
- 欧阳爱辉
- 王博勋
- 王家林
- 王文婷
- 盖菊梅
- 胡建淼
- 葛伟
- 赵祯祺
- 陈国文
- 韩洁
- 黄光荣
- Liu Jianbo
- Xie Juan
- 丁一
- 丁健
- 丁芳园
- 万国正
- 严华
- 严才明123
- 严沛坚
- 乔欣
- 习红妍
- 于骁骁
- 付博文2
- 何瑞
- 何荔春
- 侯进令
- 俞丹茗
- 傅光明1
-
-
廖建求;
施颖佳
-
-
摘要:
税收优惠政策以灵活性强、手段温和等优势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有效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推进企业的复工复产,稳定国家经济发展,但这一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在制定主体上背离了税收法定的要求,亦偏离了中性原则的需要,对法律的稳定性以及纳税人权利的保护造成了一定损害。纳税人的同意是税法变更的基础,故疫情期间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应当遵从法律的规定,通过重申制定主体的法定原则,并对其进行绝对和相对的优化取舍,以实现制定主体的法律规范化;通过审慎定位税收优惠的功能,回归实质性税收中性原则,最终达到化解法律冲突的目的。
-
-
周学腾
-
-
摘要:
税收法定原则在实际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等实际税收活动中,存在着与税收法定主义相背离的情况,对税收法制发展和完善造成制约和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其主要由税收法定主义缺失,税收活动在宪法层面上缺乏有效规范、指导和约束。因此,需要立足于税收法定主义,对当前税收活动进行审视、反思,把税收事项纳入宪法章程,对税收法定原则的地位、效力进行明确,这也是我国税收实现法治化、健康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健全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视角来探讨税收法定原则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期进一步对该原则进行把握。
-
-
罗莹
-
-
摘要:
从探究契税立法目的、免税目的以及在设置免税条款应当遵循的原则着手,梳理、剖析《契税法》面临的形式合法性存疑和实质正当性缺失双重规则困境并为此寻求出路。以税收法定原则落实契税免税条款形式合理性,限缩契税免税范围、限制“居民住房保障”内容以及限定授权事项内涵;借量能课税原则指导契税免税条款的适用,对条文中的法定继承人作扩大解释,满足实质正当性;另外,对于授权立法情形而言,通过事前备案审查机制与事后立法评价制度的双轨辅助,从而保障纳税人课税合法权益。
-
-
-
-
摘要:
我国税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党中央“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提出后,我国明显加快了税收立法的进程。到目前为止,现行18个税种中已经有12个制定了法律,其中有9部税法是在2018年以后颁布的,包括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和印花税。此外,相关部门也在就增值税。
-
-
吴晓茜
-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以下简称《契税法》)的施行以及配套《关于贯彻实施契税法若干事项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3号)(以下简称“第23号公告”)对契税在交易过程中的征收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和《契税法》,对修改的部分进行分析,帮助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如何履行缴纳契税的义务,助力于落实《契税法》。
-
-
卞文志
-
-
摘要:
自今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开始正式施行。这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的税法开始实施,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再迈一步。值得关注的是,新法基本维持现行税率水平,证券交易等税目维持现行税率不变。同时,运输合同等部分税目的税率有所降低,收入规模超过4000亿元的印花税以新面目亮相。
-
-
王岭
-
-
摘要:
2020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两部法均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
-
孟伟
-
-
摘要:
导读:2月2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的说明。制定印花税法,对推动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提高印花税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
-
胡海;
王海涛
-
-
摘要:
2020年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收官之年.从目前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所面临的障碍分析,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应遵循"三层面、三步走"路径:第一步,要通过基础层保证各方主体的税收活动都有良法可依;第二步,要将通过基础层制定的良法落实到税收执法与司法中;第三步,通过保障层构建兼具强制性与诱致性的制度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保障税收法定原则的真正落地.
-
-
耿金龙
-
-
摘要:
王鸿貌教授所著《税收法定原则中国化的路径研究》一书围绕税收法定原则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税收立法权的配置、税收立法程序的完善以及税法解释与适用等相关问题对我国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落实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著作主要内容的概括梳理,对其作以系统介绍,在深化对税收法定原则中国化课题理论认识的同时,也对该著作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进行必要明晰.
-
-
姚凤民
- 《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 2015年
-
摘要:
税收法定原则总是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和不同政体下的国度中实施,需要相适应的土壤与环境.依法治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税的基础与手段是税收法定,而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是推进依法治税,依法保障征纳双方利益关系,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因此,国家的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且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征收的税种、税目、征税范围、税率等税法基本要素,并经能够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通过方能实施.同时,税收法定的内容还应包括行政机关只能拥有执行法律的权力,而不能拥有决定征税的权力.可见,税收法定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与要求.
-
-
许多奇
- 《第九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与建立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就是坚持由人民来决定征税与用税,而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始终保持着纳税人意见表达渠道的畅通;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需要完善授权立法,而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建立起授权立法的内部制约机制;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核心内容与最高目的,而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使纳税人权利保护以耳闻目见的方式得以实现.因此,建立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不失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一条有效路径,由此提出该制度构建的基本设想.税收法定主义是宪法中的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在税法中的集中体现。它要求由代表广大国民意愿的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征税权进行控制,保护国民的财产所有权。因此,保护纳税人权利是税收法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无代表则无税”,不过是纳税人的税收立法参与权、税收决策参与权、用税监督权等权利的另一种表达。税收法定主义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一体两面关系,决定了建立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是落实税收法定主义的有效路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