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制裁
程序性制裁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专利文献523106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程序性制裁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亢晶晶、谢登科、陈瑞华等。
程序性制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3106篇
占比:99.97%
总计:523272篇
程序性制裁
-研究学者
- 亢晶晶
- 谢登科
- 陈瑞华
- 方晨辰
- 谢小剑
- 刘晶晶
- 卫欣
- 姚晋扬
- 孙佳美
- 李昌盛
- 李英楠
- 王岩华
- 王春永
- 王璐露
- 石浩旭
- 胡锋
- 谷红
- 辛爱玲
- 陈卫东
- 鲍春晓
- 龙建明
- 丁善超
- 万旭
- 于学良
- 于晓川
- 于洋
- 代凤凤
- 侯冀燕
- 侯慧慧
- 刘亚昌
- 刘妍
- 刘广三
- 刘建国
- 刘斯豪
- 刘艳琴
- 刘计划
- 卞建林
- 卢少锋
- 古峰
- 叶燕
- 吴振中
- 吴祯越
- 周凯东
- 周智勇
- 周武锋
- 周淑婉
- 周燕
- 唐莹玲
- 姚班
- 姜金良
-
-
李英楠
-
-
摘要:
侦查取证规范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必要条件。目前,侦查取证不规范的问题时有发生,原因主要在于侦查权运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矛盾、侦查机关的取证方式存在偏差、侦查取证的组织形态和责任体系不符合诉讼规律、侦查理念落后。要实现侦查取证规范化,就要发挥审判权和公诉权对侦查取证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建立司法令状制度和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机制,完善程序性制裁体系,侦查机关要转变侦查理念,提高侦查取证的专业化水平。
-
-
李英楠
-
-
摘要:
侦查取证规范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必要条件.目前,侦查取证不规范的问题时有发生,原因主要在于侦查权运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矛盾、侦查机关的取证方式存在偏差、侦查取证的组织形态和责任体系不符合诉讼规律、侦查理念落后.要实现侦查取证规范化,就要发挥审判权和公诉权对侦查取证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建立司法令状制度和公诉引导侦查取证机制,完善程序性制裁体系,侦查机关要转变侦查理念,提高侦查取证的专业化水平.
-
-
潘剑锋;
牛正浩
-
-
摘要:
书证作为"证据之王",贯穿民事诉讼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程序始终.以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为典型的现代型诉讼中,当事人非对称性所导致的证据分布非均衡性,使书证结构性偏在现象愈发严重,证明妨碍行为呈现普遍化.作为准实体性程序裁决的书证提出命令程序框架存在着诸多理论困惑与制度空白,导致实践中书证提出命令存在适用率低、准许率低、救济缺失、尺度不一等诸多制度失灵问题和司法适用困境.书证提出命令的理论基础在于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经典证明责任理论及程序性制裁理论之融贯,应将程序性制裁理论引入书证提出命令程序理论研究与制度构建中,以诚信原则作为逻辑原点和价值导向,科学构建准实体性程序裁决的全新研究范式.
-
-
-
-
陈晓宇
-
-
摘要:
刑事简易程序对普通审判程序的简化,体现在庭审方式和审判主体的简化上.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中的独任审理制度具有范围的特定性、适用的可裁量性、人员的法定性和决定的职权性等特征.法院在依职权决定独任审判时并不对外公开和论证其适用独任审理的具体理由,由此经常会引发独任审理在实践运行中的种种困境和争议.因此,应将独任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全部案件,赋予控辩双方对独任审理提出异议的权利,明确对违反独任审判制度的程序性制裁措施.
-
-
周淑婉
-
-
摘要:
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在维护当事人诉权、促进案件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近年的司法实践中,管辖权异议民事案件比重大且逐年升高,二审的占比也高,当事人提起管辖权异议理由混乱,管辖权异议制度被严重滥用.管辖权异议制度滥用的法理基础在于公平与效率的博弈、诉权与审判权的博弈以及程序性制裁的缺失.在管辖权异议案件中,应实行一审终审并在一审前增加前置审查环节,引入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平衡诉权与审判权以及完善程序性制裁,以此遏制管辖异议滥用的情况,促进案件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
-
-
邵明旭
-
-
摘要:
刑事辩护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其内涵已经由实体性辩护扩展到程序性辩护.狭义的程序性辩护是指辩护方针对国家专门机关的程序性违法行为申请司法机关宣告无效的行为,是辩护方主动的进攻行为,这一辩护方式对保障人权、实现程序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审判前司法审查机制的缺失、程序性制裁措施不完善、律师保障程序不周全等因素,使得程序性辩护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程序性辩护的完善.
-
-
-
-
-
-
-
- 赫帕维科基因治疗股份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3-2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含遗传材料的、用于制备治疗恶性疾病的组合物的载体的用途,所述载体一旦施用给患恶性疾病的对象,就通过降低恶性细胞中Rb蛋白水平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蛋白水平的比率,通过降低pRb水平并提高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蛋白水平,在通过此处诱导pRb蛋白磷酸化的抑制首次实现所述恶性细胞的生长停滞之后,诱导恶性细胞中细胞程序性死亡。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有效转移的特异载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