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钨粉
碳化钨粉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5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029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厦门科技、中国粉体工业、江西冶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第三届全国高速分析学术交流会等;碳化钨粉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名亮、刘奎仁、刘铭哲等。
碳化钨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299篇
占比:99.42%
总计:30477篇
碳化钨粉
-研究学者
- 郭名亮
- 刘奎仁
- 刘铭哲
- 李斌川
- 陈建设
- 韩庆
- 林涛
- 罗骥
- 郭志猛
- 刘小平
- 曹瑞军
- 朱启伟
- 林晨光
- 刘邵生
- 吴成义
- 郭华彬
- 陆必志
- 张小建
- 张秋和
- 邹圣茂
- 刘斌
- 吴冲浒
- 张丽英
- 施超波
- 王明生
- 皮志明
- 钟鑫
- 陈绍衣
- 颜练武
- 冯国升
- 司守佶
- 吴其山
- 吴毅
- 孙浩斌
- 张立
- 曾庆宁
- 朱红波
- 李志峰
- 李昌业
- 李玉玺
- 李虹
- 林钊
- 林高安
- 肖成林
- 许长志
- 赵秦生
- 邹安石
- 郭彬
- 魏柏万
- 付道龙
-
-
全温灿;
艾志龙;
吴彤;
史冠勇;
豆志河
-
-
摘要:
计算了镁热还原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碳化钨粉的吉布斯自由能和绝热温度,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镁热还原制备碳化钨粉在热力学上完全可行,体系的绝热温度为3625.5 K,自蔓延过程可以自发维持,但需要加入稀释剂减缓反应速度;碳酸钠、氯化钠和氧化镁都可以降低体系的绝热温度,其中碳酸钠降低体系绝热温度的效果最好;在加入量较少时,氧化镁的降温效果高于氯化钠,而在添加量增加到体系绝热温度低于2600 K时,氧化镁的降温效果低于氯化钠。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Mg-WO_(3)-C体系下,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可以制得单相碳化钨粉。
-
-
余伟;
李玉玺;
周伍喜;
贺香坚;
宋灿
-
-
摘要:
为了研究碳化钨颗粒增强镍基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选用3种碳化钨颗粒作为硬质相与镍基合金粉进行等离子转移弧(PTA)粉末堆焊对比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焊层的微观结构,用磨粒磨损设备测试了焊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等离子堆焊层中,碳化钨颗粒存在不同程度的烧损,其中球形铸造碳化钨烧损程度最严重,粗晶碳化钨颗粒烧损程度最轻;在试验磨粒磨损条件下,球形铸造碳化钨焊层的耐磨性能最优。
-
-
张勇
-
-
摘要:
选择感应等离子体工艺对球形碳化钨粉进行了研制,混合镍合金粉后研制成球形镍基碳化钨粉.采用等离子体转移弧堆对耐磨耐蚀涂层进行制备,这一涂层的性能主要为耐酸、防锈、耐热以及抗磨损等.因为涂层内具有较高碳化钨含量,有助于机械零件耐蚀性与耐磨性的提升,在深海石油钻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
Amir Karimzadeh Behnami;
Arman Hoseinpur;
Masoud Sakaki;
Mohammad Sh. Bafghi;
Kazumichi Yanagisawa
-
-
摘要:
A simple,easy,and low-cost proces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ungsten carbide(WC) powder through microwave heating of WO_3–C mixtures was develope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WO_3–C and W–C systems,and a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In the results,for the synthesis of WC,the use of over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C together with a specially assembled experimental setup(which effectively retains heat in the system) is necessary. The WC powder is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heating WO_3:5C mixture for 900 s in a domestic microwave oven.
-
-
-
-
-
摘要:
一、项目名称:吉安德和钨业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超细钨粉、碳化钨粉生产项目二、项目内容:该项目由吉安德和钨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遂川县工业园东区,占地500亩,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钨酸、仲钨酸铵、偏钨酸铵生产车间及配套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超细钨粉、碳化钨粉生产车间及配套工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后,
-
-
-
-
摘要:
粉末热压(hot pressing of powder)粉末压坯的加压成形和粉末烧结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简称热压。热压是粉末冶金发展和应用较早的一种热成形技术。1912年,德国发表了用热压将钨粉和碳化钨粉制造致密件的专利。1926~1927年,德国将热压技术用于制造硬质合金。从1930年起,热压更快地发展起来,
-
-
-
-
-
Yan Xiaohua;
颜晓华;
Peng Yu;
彭宇;
Su Ming;
苏明;
Zhou Mengqian;
周梦倩
- 《2018第十二次中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碳化钨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的主要原材料,碳化钨粉中钽、铌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成分指标,通常采用化学重量法、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分析.本方法采用经典的压片制样法,将碳化钨氧化成三氧化钨混合磨匀,以消除颗粒效应,在无合适含钽、铌的碳化钨及三氧化钨标样情况下,采用在三氧化钨基体中加入钽、铌标准溶液的方式配制标样,采用变动的理论α影响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碳化钨粉中钽、铌含量的分析方法.校准曲线在钽质量分数0.005%~1.0%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铌质量分数0.005%~1.0%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加标回收率95.8%~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3.6%,分析结果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化学重量法一致.
-
-
-
-
-
艾宪平
- 《第九次全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通过在蓝钨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A,出来后在通氢十三管炉中还原6小时后,可以制得Fsss在22~26μm的特粗颗粒钨粉。碳化后用滚筒式球磨机球磨2~2.5h,取样检测,结果表明:碳化钨粉Fsss在25~28μm,Ct=6.13±0.02%;Cf<0.04%,O%≤004%,粉末中主要杂质Fe、Ni、Cr的含量均在50ppm以内。本套工艺稳定且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对设备要求不高,一般企业均可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
-
羅海輝;
謝晨輝;
彭宇
- 《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对某牌号硬质合金的5个批次原料WC粉及对应合金成品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原料WC粉的整体特征及WC颗粒聚集体构成特征,用镭射细微性分析仪分析了该牌号各批次原料WC粉的细微性分布,用定量金相软体分析了合金成品WC晶粒细微性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下,各批次的原料WC粉颗粒细微性分布不尽相同.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WC粉末细微性分布相同的批次,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曲线不尽相同,原料WC粉末中单晶WC颗粒的细微性对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有直接影响.
-
-
羅海輝;
謝晨輝;
彭宇
- 《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对某牌号硬质合金的5个批次原料WC粉及对应合金成品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原料WC粉的整体特征及WC颗粒聚集体构成特征,用镭射细微性分析仪分析了该牌号各批次原料WC粉的细微性分布,用定量金相软体分析了合金成品WC晶粒细微性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下,各批次的原料WC粉颗粒细微性分布不尽相同.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WC粉末细微性分布相同的批次,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曲线不尽相同,原料WC粉末中单晶WC颗粒的细微性对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有直接影响.
-
-
羅海輝;
謝晨輝;
彭宇
- 《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对某牌号硬质合金的5个批次原料WC粉及对应合金成品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原料WC粉的整体特征及WC颗粒聚集体构成特征,用镭射细微性分析仪分析了该牌号各批次原料WC粉的细微性分布,用定量金相软体分析了合金成品WC晶粒细微性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下,各批次的原料WC粉颗粒细微性分布不尽相同.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WC粉末细微性分布相同的批次,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曲线不尽相同,原料WC粉末中单晶WC颗粒的细微性对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有直接影响.
-
-
羅海輝;
謝晨輝;
彭宇
- 《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对某牌号硬质合金的5个批次原料WC粉及对应合金成品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原料WC粉的整体特征及WC颗粒聚集体构成特征,用镭射细微性分析仪分析了该牌号各批次原料WC粉的细微性分布,用定量金相软体分析了合金成品WC晶粒细微性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下,各批次的原料WC粉颗粒细微性分布不尽相同.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WC粉末细微性分布相同的批次,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曲线不尽相同,原料WC粉末中单晶WC颗粒的细微性对合金WC晶粒细微性分布有直接影响.
-
-
孙五四;
伏坤;
李行;
粟一峰;
周建华
- 《第十八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研究了加盖还原-高温碳化法制备超粗晶WC粉的工艺,即先将WO3装入特殊舟皿中,在930~980°C下进行氢还原,然后在2 300°C下进行碳化.与传统中温还原法-高温碳化法和掺杂还原-高温碳化法相比,加盖还原-高温碳化法制备的粗晶WC粉颗粒发育更为饱满,晶粒尺寸更为粗大,粒度分布更为均匀,粉末结晶更为完整.本工艺制备的WC粉研磨粒度已达7.4 μm,符合超粗晶WC的粒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