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盐
硫代硫酸盐的相关文献在1970年到2023年内共计361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矿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28933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黄金、湿法冶金、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全国锡锑汞冶炼技术及重金属冶炼综合回收技术与装备研讨会、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13有色金属矿山环保高层论坛等;硫代硫酸盐的相关文献由60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显智、字富庭、姜涛等。
硫代硫酸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933篇
占比:99.83%
总计:129158篇
硫代硫酸盐
-研究学者
- 胡显智
- 字富庭
- 姜涛
- 宋少先
- 贾菲菲
- 陈云龙
- 陈树梁
- 曾仕琳
- 李骞
- 杨永斌
- 刘洋
- 徐斌
- 杨朋
- 胡洁雪
- 龚乾
- 崔毅琦
- 段玲玲
- 童雄
- 谢锋
- 李光辉
- 李鑫容
- 白成庆
- D.舒克拉
- 成会玲
- 林玥
- 王伟
- 甄博鸣
- 范晓慧
- 董栋
- 蒋云舒
- 赵丽丽
- 路殿坤
- 郭宇峰
- 陈许玲
- 何建
- 何朴强
- 何素琼
- 吴振祥
- 张元波
- 张茜
- 李娇
- 段成钢
- 潘增炎
- 王剑
- 王强
- 聂彦合
- 赵莉
- 陈小红
- 雷晓东
- 黄柱成
-
-
李娇;
陈树梁;
字富庭;
胡显智;
何朴强;
林玥;
李鑫容;
赵莉;
蒋云舒
-
-
摘要:
研究了巯基功能化埃洛石纳米管(SH-HNTs)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硫代硫酸盐浓度和初始金浓度对SH-HNTs吸附Au(Ⅰ)的影响。采用N_(2)吸附-解吸、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SH-HNTs吸附前后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SH-HNTs对溶液中Au(Ⅰ)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SH-HNTs用量20 mg、溶液pH值10、吸附温度25°C、硫代硫酸盐浓度0.1 mol/L和初始金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吸附12 h可达到平衡,SH-HNTs的载金量为33.26 kg/t;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采用2%硫脲与2 mol/L盐酸混合的溶液可有效洗脱载金SH-HNTs上的金;溶液中的Au(Ⅰ)与SH-HNTs表面的-SH发生离子交换形成Au(Ⅰ)络合物,从而达到吸附Au(Ⅰ)的目的。
-
-
唐鑫垚;
田田;
林蔚;
李晓生;
程丽颖;
王巧燕;
李思宇
-
-
摘要:
为了提高黄铜的装饰效果和使用性能,采用硫代硫酸钠-醋酸铅双组份发黑液对黄铜工件进行发黑处理.采用耐3%硫酸铜溶液腐蚀时间和耐恒重摩擦次数指标研究了发黑液成分和工艺参数对发黑膜质量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的微观形貌.当硫代硫酸钠和醋酸铅浓度均为0.5 mol/L,发黑处理温度80°C,着色时间3 h时,可在黄铜试样表面形成外观质量优异的均匀致密发黑膜,且发黑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
-
王玉昆;
徐鑫;
徐勋达;
潘威
-
-
摘要:
络合铁法应用于某厂粘胶化纤尾气中硫化氢脱除时,实际运行过程中脱硫液的硫代硫酸盐含量有增加,为了络合铁装置的稳定运行,提出了双氧水氧化脱硫液中硫代硫酸盐为硫酸盐后再进行降温结晶的提盐技术方案。提盐装置投用运行后,在双氧水添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节省了双氧水的耗量,提盐操作更为准确、简便,脱硫液中两盐总量由原来的约400g/L后逐渐降低并稳定在约250g/L,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络合铁脱硫装置在粘胶化纤尾气脱硫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
-
唐家华;
毛王彬;
李栢庄;
李佳蕊;
何琳;
顾云贵;
张炎
-
-
摘要:
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因其成本低、无毒、浸出速度快而被视为替代氰化浸金最有前途的工艺之一,但其存在浸金体系复杂,浸金机理不明确,金的溶解和沉积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开路电位、循环伏安、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金电极在pH值为10.0的不同浓度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机理,同时讨论了该浸金体系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果表明:硫代硫酸盐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金的溶解,但过高的浓度又会影响其氧化速率;高浓度的硫代硫酸盐会改变电子转移速度,加快金电极表面的氧化速率;金电极的氧化速率主要由表面氧化决定。该研究将加深对硫代硫酸盐浓度对金电极电化学氧化机理影响的认识,为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
康立佳;
谢锋;
王伟;
路殿坤;
陈俊南
-
-
摘要:
铜-柠檬酸盐-硫代硫酸盐溶液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绿色浸金体系。研究了利用D301离子交换树脂从柠檬酸盐-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吸附银络合物的工艺可行性。考察了溶液pH、柠檬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浓度及硝酸根对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银络合物树脂吸附为均匀位点的单层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柠檬酸和硝酸根均抑制树脂对硫代硫酸银离子的吸附,当溶液pH大于12时,D301树脂对硫代硫酸银离子的吸附容量急剧降低。研究结果明确了吸附过程的控速步骤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现硫代硫酸盐-柠檬酸溶液中的重贵金属回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
-
张小贞;
王伟;
陈俊南;
路殿坤;
谢锋
-
-
摘要:
研究了银硫代硫酸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浓度、温度和溶液pH对活性炭吸附银硫代硫酸盐的影响,采用了多种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并通过XPS和FT-IR检测手段对其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硫代硫酸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活性炭对银硫代硫酸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银在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在温度25°C、初始pH=8、初始银浓度500 mg/L、n(Na_(2)S_(2)O_(3))/n(AgNO_(3))=8(摩尔比)、n(Na_(2)S_(2)O_(3))/n(Na_(2)SO_(3))=5(摩尔比)、吸附时间5 h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炭对银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饱和吸附容量最高可达18 mg/g。
-
-
陈艳波;
李光胜;
黄发波;
朱幸福;
李环
-
-
摘要:
某浮选金精矿采用常规氰化浸出工艺提金,产生大量氰化尾渣,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由于铜、铁、锌等伴生矿物大量消耗氰化钠,药剂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为解决氰渣问题和氰化钠消耗过高的问题,试验探究了此矿在铜氨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可行性。先后采用硫代硫酸盐直接浸出工艺、氨浸和碱浸预处理-硫代硫酸盐浸出工艺,开展了探究试验,硫代硫酸盐浸金率达到90%以上,接近生产现场氰化钠浸金指标。
-
-
陈艳波;
李光胜;
黄发波;
朱幸福;
李环
-
-
摘要:
某浮选金精矿采用常规氰化浸出工艺提金,产生大量氰化尾渣,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由于铜、铁、锌等伴生矿物大量消耗氰化钠,药剂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为解决氰渣问题和氰化钠消耗过高的问题,试验探究了此矿在铜氨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可行性.先后采用硫代硫酸盐直接浸出工艺、氨浸和碱浸预处理-硫代硫酸盐浸出工艺,开展了探究试验,硫代硫酸盐浸金率达到90%以上,接近生产现场氰化钠浸金指标.
-
-
陈小红;
许贻斌;
郑盛华;
郑惠东;
陈月忠;
陈财珍
-
-
摘要:
为了从海水养殖环境中发掘高效硫氧化菌资源,从福建湄洲湾近海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细菌B2-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pH、温度、Mg2+、NH4+)下菌株氧化硫代硫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B2-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带鞭毛,菌株B2-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 Thiomicrorhabdus indica 13-15AT相似性达 100%,初步确定其为 Thiomicrorhabdus sp.B2-1.菌株B2-1在pH 6.0~9.0(最适pH8.0)、20~35°C(最适温度30°C)范围内均可氧化硫代硫酸盐(S2O32-);菌株B2-1的最适Mg2+添加浓度为50 mmol/L,其氧化能力随着Mg2+浓度增加呈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规律;添加NH4+可以缩短延滞期,且菌株的氧化能力随着NH4+浓度增加而不断增强,当添加NH4+浓度为187 mmol/L,S2O32-氧化率可从47.4%提高到95.5%(P<0.05).综合来看,Thiomicrorhabdus sp.B2-1在海水养殖环境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陈小红;
许贻斌;
郑盛华;
郑惠东;
陈月忠;
陈财珍
-
-
摘要:
为了从海水养殖环境中发掘高效硫氧化菌资源,从福建湄洲湾近海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细菌B2-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pH、温度、Mg^(2+)、NH^(+)_(4))下菌株氧化硫代硫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B2-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带鞭毛,菌株B2-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Thiomicrorhabdus indica 13-15A T相似性达100%,初步确定其为Thiomicrorhabdus sp.B2-1。菌株B2-1在pH 6.0~9.0(最适pH 8.0)、20~35°C(最适温度30°C)范围内均可氧化硫代硫酸盐(S_(2)O_(2-)_(3));菌株B2-1的最适Mg 2+添加浓度为50 mmol/L,其氧化能力随着Mg 2+浓度增加呈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规律;添加NH+4可以缩短延滞期,且菌株的氧化能力随着NH^(+)_(4)浓度增加而不断增强,当添加NH^(+)_(4)浓度为187 mmol/L,S_(2)O^(2)_(-3)氧化率可从47.4%提高到95.5%(P<0.05)。综合来看,Thiomicrorhabdus sp.B2-1在海水养殖环境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冯纪蕊;
张康康;
韩路洋;
谢锋
- 《全国重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绿色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汞及其化合物因其具有迁移性、高毒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近些年来,已经陆续制定了针对含汞固体废物中汞控制、排放和处理等相关政策和规定.本文主要研究了氧化汞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的浸出工艺.研究了可以潜在影响浸出氧化汞中汞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溶液pH值、试剂浓度相浸出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硫代硫酸盐可以浸出氧化汞中的汞,是一种有效处理含汞废物的浸出试剂.本文还研究了汞硫代硫酸盐配合物紫外光分解回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以在紫外光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硫化汞沉淀从而可以实现汞的回收.
-
-
徐赋;
闽欣;
李科;
李骞;
杨永斌;
姜涛
- 《2017年首届全国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计算可知,相较Au+、Ag+离子,Pd2+更容易与S2O32-发生配位反应.热力学计算表明,除金、银外,钯也能被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出.研究表明,高锡铅锑金银钯脱铜阳极泥中的锡和锑对贵金属硫代硫酸盐浸出没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但铅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直接对脱铜阳极泥进行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漫出率分别仅为37.3%、69.2%、43.8%.料泥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可除去其中56.9%的铅,再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浸出率为68.1%、81.7%、67.6%,浸出率低的原因在于阳极泥颗粒表面出现了PbO钝化层.碳酸盐转化-醋酸预处理,可除去93.8%的铅,再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浸出率分别高达88.0%、93.4%、80.7%.由于醋酸预处理除铅彻底,阳极泥颗粒表面没有出现钝化层.
-
-
徐斌;
闵欣;
李科;
李骞;
杨永斌;
姜涛
- 《全国铅锌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计算可知,相较Au+、Ag+离子,Pd2+更容易与S203x~发生配位反应.热力学计算表明,除金、银外,钯也能被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出.研究表明,高锡铅锑金银钯脱铜阳极泥中的锡和锑对贵金属硫代硫酸盐浸出没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但铅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直接对脱铜阳极泥进行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浸出率分别仅为37.3%、69.2%、43.8%.料泥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可除去其中56.9%的铅,再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浸出率为68.1%、81.7%、67.6%,浸出率低的原因在于阳极泥颗粒表面出现了PbO钝化层.碳酸盐转化-醋酸预处理,可除去93.8%的铅,再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钯的浸出率分别高达88.0%、93.4%、80.7%.由于醋酸预处理除铅彻底,阳极泥颗粒表面没有出现钝化层.
-
-
朱惠平;
韩超;
王伟;
畅勇锋;
路殿坤;
谢锋
-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探索研究了含汞固废物的硫代硫酸盐浸出液的分解与回收,进行了自然老化实验以及硫化沉淀实验.考查了配合物溶液的的初始摩尔比、初始pH、硫化钠的加入量对配合物分解的影响.自然老化下,配合物分解率达到了58%;硫化沉淀下,配合物的分解率达到了99.6%;分解产物为硫化汞.
-
-
-
曾勇明;
孙建军;
陈金水;
任斌;
田中群
-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电镀软金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元件领域。但由于氰化镀金中氰化物含有剧毒,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存在极大的危害,也不利于电镀废液的处理,因此无氰镀金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继提出了几种无氰镀金体系,主要为亚硫酸盐镀金体系、硫代硫酸盐镀金体系、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复合镀金体系。本工作利用电化学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硫代硫酸盐无氰镀金体系中配位剂硫代硫酸根在金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
-
-
王春霞;
杨志
- 《2007年全国表面工程行业清洁生产节能、节材减排创新交流大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解决硫代硫酸盐镀银液电流密度范围窄、镀液不稳定两大技术难题,本文复配一组添加剂(晶粒细化剂、整平剂和稳定剂),利用了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晶粒细化剂对镀液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测了晶粒细化剂、整平剂对镀层的表面形貌的影响,并考察了稳定剂对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晶粒细化剂有利于镀层结晶细致,并有效的提高了镀液电流密度范围;整平剂加快了镀层的出光速度;稳定剂有效地抑制了镀液络合剂的分解,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
-
-
畅永锋;
路殿坤;
谢锋
- 《全国锡锑汞冶炼技术及重金属冶炼综合回收技术与装备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汞污染问题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各个涉汞行业不同汞污染物料的治理技术进行针对性研究正在成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汞污染问题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本文对目前汞污染的净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汞污染问题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发达国家通过将高污染产业和含汞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实现了禁汞限汞,我国作为最大的汞生产、消费和排放大国,也正在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汞公约谈判。对各个涉汞行业不同汞污染物料的治理技术进行针对性研究正在成为解决国内乃至全球汞污染问题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在所有涉汞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包括黄金生产及汞矿开采)和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是主要的含汞固体废物污染源之一。在适当条件下,采用硫代硫酸盐处理含汞固体污染物,对汞进行分离提取回收,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含汞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