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浸出率

浸出率

浸出率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1534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矿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5篇、会议论文128篇、专利文献88789篇;相关期刊413种,包括采矿技术、金属矿山、现代矿业等; 相关会议86种,包括第五届黄金科学技术论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2016)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等;浸出率的相关文献由3819位作者贡献,包括彭金辉、李婷婷、黄相中等。

浸出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5 占比:1.41%

会议论文>

论文:12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88789 占比:98.44%

总计:90192篇

浸出率—发文趋势图

浸出率

-研究学者

  • 彭金辉
  • 李婷婷
  • 黄相中
  • 郭俊明
  • 孙占学
  • 魏昶
  • 杨大锦
  • 王吉坤
  • 邓志敢
  • 张一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赵俊杰; 蔡林宏; 舒建成; 曹静; 杨勇; 陈梦君
    • 摘要: 电解锰阳极泥是生产电解金属锰时阳极产生的副产物,其中含有大量锰、铅等资源.如何高效浸出电解锰阳极泥中的锰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H_(2)SO_(4)-H_(2)O_(2)浸出体系强化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浸出的新方法,研究了H_(2)O_(2)和H_(2)SO_(4)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固液比对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极泥与H_(2)O_(2)质量比1∶0.8、阳极泥与H_(2)SO_(4)质量比1∶0.9、反应温度45°C、固液质量比1∶10条件下浸出反应15 min,锰的浸出率可达97.23%,浸出渣中Pb的质量分数高达53.71%.浸出机理分析表明,酸性条件下电解锰阳极泥中锰氧化物被H_(2)O_(2)还原浸出,浸出液中Mn主要以MnSO_(4)存在,浸出渣中Pb主要以PbSO_(4)富集.本研究结果为电解锰阳极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堵伟桐; 姜丛翔; 陈卓; 居殿春; 徐玉松
    • 摘要: 针对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除钒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再利用的问题,研究了除钒尾渣钠化焙烧-水浸脱氯提钒工艺中Na_(2)CO_(3)添加量、焙烧时间及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现高氯高铁型四氯化钛除钒尾渣资源的二次利用。结果表明,采用液固比10 mL/g的水洗工艺,可大幅降低尾渣中NaCl对沉钒率的影响;水洗后的除钒尾渣在Na_(2)CO_(3)添加量20%、焙烧时间2 h、焙烧温度850°C条件下焙烧后水浸,钒浸出率达88.19%;按NH_(4)^(+)与V物质的量比2.5∶1向浸出液中加入(NH_(4))_(2)SO_(4),可得到NH_(4)VO_(3),经干燥、焙烧可得到粉状V_(2)O_(5)产品,其品位超过99.7%,全流程钒元素回收率81.38%。
    • 宁瑞; 房孟钊; 李伟
    • 摘要: 通过探索性试验,确定白合金一段酸浸试验的液固比>7∶1,温度<85°C,S-白合金与J-白合金的浸出性能都很好,但是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S-白合金中钴与铁的浸出率比J-白合金更高,铜的浸出率更低。通过优化试验,两种白合金中钴与铁的浸出率都是随着酸量的增加而增加,铜的浸出率不受酸量的影响,铜主要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其中,确定了最佳酸量为理论量的1.2倍,J-白合金中铜、钴、铁的浸出率分别为0.08%,92.86%,95.23%,S-白合金中铜、钴、铁的浸出率分别为0%,95.59%,97.98%,与J-白合金相比,S-白合金更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分离、除杂与回收有价金属铜与钴。
    • 朱兴彩; 杨坤; 曾华姣; 王宇超; 徐彩花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锌矿在NH_(4)Cl溶液中的浸出,并重点分析搅拌速度、NH_(4)Cl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异极矿在NH_(4)Cl溶液中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NH_(4)Cl浓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可以极大提升锌浸出率,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较小。在温度155°C、NH_(4)Cl浓度5.5 mol/L、液固比9∶1、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大于97.50%。
    • 席欣月; 崔毅琦; 王玉波; 祁磊; 黄典强; 肖有明; 童雄
    • 摘要: 含砷硫化矿物是重要的载金矿物,常存在于浮选金精矿中,对后续浸金过程不利,会降低金的浸出率。常见的含砷硫化矿物主要有砷黄铁矿、雄黄和雌黄,这3种矿物都会在浸金过程中消耗氧化剂和浸出剂,其反应后的产物会覆盖在金表面而致其钝化,阻碍了金的进一步溶解。金还常以显微、次显微和晶格金的形式嵌布于砷黄铁矿中,采用常规的磨矿技术难以使金充分暴露,这也是含砷金矿浸出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对矿石进行预处理如细菌氧化、氧化焙烧、加压氧化等,以及添加助剂硝酸铅、SmD和CMC等,都可以有效提高金浸出率
    • 代豪; 萨伍提·阿卜杜热伊木; 孙春宝; 寇珏; 胡阳; 邢成军; 李冠华; 白杨
    • 摘要: 某低品位金矿金品位为0.65 g/t,滴淋堆浸浸出率较低。为考察磁化处理对该金矿石滴淋堆浸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磁化处理条件试验,考察了Ca^(2+)、Mg^(2+)及Na^(+)等杂质离子浓度对溶液磁化前后表面张力的影响,探究了磁化浸金溶液对低品位金矿滴淋堆浸效果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①磁化可以降低去离子水的表面张力,磁感应强度为1 T时适宜的磁化条件为磁化时间15 min、水流速度300 r/min,该条件下磁化后去离子水的磁化效果仅维持50 min。②溶液中Ca^(2+)、Mg^(2+)会使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同程度的增大,且表面张力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磁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这类离子的影响;尽管Na^(+)的存在也会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但溶液表面张力受Na^(+)浓度的影响较小。③磁化后的氰化钠浸金液与矿石的接触角更小,磁化有利于氰化钠浸金液在矿石表面的铺展。④浸金液的磁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矿石的金浸出率,金浸出率由58.04%提高至62.21%,增幅达4.17个百分点。
    • 李环; 卞小冬; 朱金超; 李宁; 熊宗彪
    • 摘要: 某黄金冶炼公司采用分级磨矿工艺处理高硫金精矿,磨矿细度-0.037 mm占95%,氰渣金品位在1.30 g/t左右。为进一步探索降低氰渣金品位的可能性,开展了艾砂磨机磨矿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经艾砂磨机磨矿后,磨矿产品在-5.21μm、-9.86~+5.21μm 2个细粒级的分布率增加,在+14.50μm各粒级的分布率降低,且艾砂磨机磨矿比较均匀;氰化浸出氰渣金品位从1.30 g/t左右降低至1.10 g/t,银品位从11.30 g/t降低至9.50 g/t,经济效益显著。
    • 曾军; 谢雪珍; 叶有明; 蓝峻峰; 廖政达; 陈进中
    • 摘要: 在我国,锌冶炼以传统的“焙烧-浸出-净化-电解-熔铸”工艺为主,由于锌资源的匮乏,炼锌原料主要为高铁闪锌矿。在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生成铁酸锌,由于铁酸锌性质比较稳定,使锌的浸出率降低,不仅浪费锌铁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基于此,以广西某锌冶炼厂的锌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配碳焙烧-浸出工艺来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从而防止铁酸锌的生成,以此来提高锌的浸出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定元素含量,以分析原料特性。通过试验研究配碳比例、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配碳种类及浸出方式对浸出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优的配碳焙烧-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锌精矿采用配碳焙烧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50°C、焙烧时间1.5 h、配碳比例3%,在此条件下,使用活性炭可以使锌的浸出率达到84.39%,而不配碳焙烧的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仅为65.32%。通过配碳焙烧可以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效防止铁酸锌的生成,从而提高锌的浸出率。通过反酸浸出,使用还原煤可以使锌的浸出率达到78.42%,远远低于常规浸出。因此,常规浸出工艺比反酸浸出工艺更适合配碳焙烧浸出工艺。
    • 袁杰; 罗亮昆; 林安伟
    • 摘要: 铝灰中富含铝元素,具有极高的回收潜力。通过盐酸浸出分离铝灰中的铝,研究了初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铝灰中铝浸出率的影响。热力学分析发现,在pH小于2的酸性溶液中铝以Al^(3+)形式存在。浸出试验表明,最优条件为:粒径-150μm、温度80°C、初始酸浓度6 mol/L、液固比10、反应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Al浸出率可达85.86%。选择未反应收缩核模型进行浸出动力学分析,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3.11 kJ/mol。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减小原料粒径、加强搅拌等方式可提升铝灰中铝浸出率
    • 付高明; 白成庆; 陈国兰
    • 摘要: 铜阳极泥及铅锌冶炼厂生产的酸泥是硒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来源,目前常用的火法回收工艺和湿法回收工艺存在硒汞分离不彻底或者处理废渣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某铅冶炼厂的硒汞酸泥为原料,采用氧压碱浸方法进行分离硒和汞的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在碱用量为酸泥干重的1.2倍、氧压2.0 MPa、温度180°C、液固比3∶1、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硒浸出率达99%以上,汞固渣率达98%以上,碱浸液经净化除杂后还原可得到品位98%的粗硒。该技术可以把酸泥中的硒、汞进行安全有效分离,中和渣经稀酸浸出后可返回铅系统回收铅,硫化渣可返回氧压碱浸系统回收硒,硒的总回收率高。另外,该方法把酸泥中的单质汞转化为常温下不挥发的氧化汞,避免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汞污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