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花前胡

白花前胡

白花前胡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9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现代中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等;白花前胡的相关文献由408位作者贡献,包括孔令义、张村、肖永庆等。

白花前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3.4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29%

专利文献>

论文:793 占比:85.27%

总计:930篇

白花前胡—发文趋势图

白花前胡

-研究学者

  • 孔令义
  • 张村
  • 肖永庆
  • 章新华
  • 王怀良
  • 韩邦兴
  • 俞捷
  • 常天辉
  • 李铣
  • 杨兴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娟; 葛红光; 郭少波; 朱斌; 郑锦丽
    • 摘要: 以白花前胡香豆素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响应面法确定超声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前胡总香豆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质量浓度倍减法检测总香豆素对6种植物病源菌的抑制效果;采用清除自由基法进行总香豆素抗氧化活性评价测定。结果表明,当回流时间2 h、乙醇质量浓度59%、料液比1∶40 g/mL、回流温度81°C时,白花前胡香豆素提取率最高为(4.249±0.03)%。总香豆素对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成量效关系,最高测试浓度下抑菌活性次序为:水稻稻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尖孢镰刀病菌。实验所得水稻稻瘟菌和马铃薯干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mg/mL,苹果炭疽菌、苹果腐烂菌和番茄灰霉菌的MIC为6.25 mg/mL,尖孢镰刀菌MIC为12.5 mg/mL。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总香豆素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自由基清除率与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且总香豆素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力最为显著。
    • 李肖莉; 宋程; 贾彬; 刘丽; 欧金梅; 韩邦兴
    • 摘要: 目的:研究在不同采收期、栽培环境、抽薹前后和组织部位的白花前胡甲素和乙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栽培白花前胡甲素及乙素含量。结果:前胡甲素及乙素含量累积规律是根>茎>叶;二年生前胡甲素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南坡前胡甲素显著高于其他坡向;抽薹前后的前胡甲素和乙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高效液相法可用于初步评估前胡适宜采收时期,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白花前胡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奠定基础。
    • 李姚碧琪; 陆海波; 贾彬; 殷齐慧; 张艳梅; 韩邦兴; 欧金梅
    •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白花前胡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蛋白结构特征,并明确关键酶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白花前胡前期转录组测序,确定前胡香豆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序列,利用蛋白质结构分析预测软件对关键酶蛋白进行系统预测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盐胁迫下关键酶基因的变化规律。结果关键酶基因编码蛋白都有着各自特殊的保守结构域和三级结构;0.15 mol/L NaCl处理4 h对PAL和4CL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最高,比对照组上调1倍;而COMT-S和GXM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受盐胁迫后上调表达的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
    • 罗书岚; 刘丽; 李肖莉; 宋程; 贾彬; 欧金梅; 韩邦兴
    • 摘要: 目的:探索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白花前胡内生菌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对白花前胡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3组35份样品内生细菌及真菌的菌群进行分析。结果:从白花前胡中鉴定出2624个细菌OTUs,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共有OTUs为115个;鉴定出4281个真菌OTUs,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共有OTUs为312个。开花期的内生细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抽薹前,三组样品的内生真菌无显著差异。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为主要优势细菌属。前胡抽薹前、抽薹后的瓶霉属(Phialophora),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丰度显著高于开花期。聚类结果显示内生细菌为抽薹后,开花期聚为一类后再与抽薹前聚为一类,而内生真菌为抽薹前,抽薹后聚为一类后再与开花期聚为一类。LEfSe分析发现前胡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内生细菌共有32个差异丰富的分类学分支,内生真菌有29个差异丰富的分类学分支(a=0.01,LDA Score≥2.0)。结论:丰富了白花前胡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类与资源。
    • 刘家水; 宋丽雅; 王如怡; 徐发文; 张成舟
    • 摘要: 早期抽薹会导致白花前胡产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影响白花前胡早期抽薹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种子的选择与储存、种植时间和环境、种植模式和方法、施肥种类和方式、除草和打顶、抽薹开花基因和分子调控及植株生理生化变化等。分析白花前胡早期抽薹原因,结合实地考察白花前胡种植情况,提出种子的选择和储存、种植时间和环境、种植模式、施肥方式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或延缓白花前胡早期抽薹。
    • 杜伦静; 宋宁宁; 李筱姣; 焦大春; 周见; 彭艳; 唐鑫; 柯剑鸿
    • 摘要: 对白花前胡药用活性成分、影响前胡品质的因素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花前胡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借鉴。白花前胡药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等,其中常以角型吡喃香豆素——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含量作为判断白花前胡药材质量达标的重要指标。白花前胡品质受抽薹率、播期、采收期、光照、产地海拔、生长年限、施肥等多因素影响,因此,前胡栽培要遵循其生长习性,选择适宜产地,适时播种、适时采收。
    • 高昆; 曹艳东
    • 摘要: 【目的】探明白花前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为白花前胡抗旱品种选育及种植适宜水分条件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CK)、3%、5%、8%、10%、15%和20%〕模拟干旱程度,研究干旱胁迫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土培法结合自然干旱,研究干旱时间〔0 d(CK)、2 d、4 d和6 d〕对白花前胡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3%PEG-6000处理白花前胡种子的发芽率为91.43%,为CK的1.06倍;5%~20%PEG-6000处理白花前胡种子的发芽率较CK下降12%~100%,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与PEG-6000溶液的浓度成反比,3%~20%PEG-6000处理,与CK相比,发芽势下降27.15%~100%,发芽指数下降8.00%~100%,且二者各处理与CK均差异显著。随着自然干旱时间的延长,白花前胡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为6 d>4 d>CK(0 d)>2 d,SPAD值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为2 d>4 d>6 d>CK和2 d>CK>4 d>6 d;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49%~46.89%和0.134~0.851 mg/g,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适度的干旱有利于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白花前胡幼苗能忍受短时间的干旱胁迫。
    • 刘佳陇; 王胜升; 李晓菲; 卢小雨; 李虹; 洪传霞
    • 摘要: 为了明确全国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资源分布与主产地资源现状,确定前胡药材最适种植区域以及白花前胡最佳种植方法,本研究对白花前胡的安徽、贵州、四川、浙江、重庆、湖南和湖北等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收集了46份样品进行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各大产区白花前胡质量达标情况及稳定性差,其中以安徽千岛湖、贵州地区稍好;以安徽千岛湖产区的仿野生种植和贵州产区的新开林地人工种植为当前较适宜的种植方法,所产前胡药材品质较好.
    • 马逢时; 刘家水; 谈永进
    • 摘要: 目的:筛选白花前胡的根中具有抑菌效果的内生菌,利用LC-MS技术鉴定其代谢产物.方法:以微量稀释法评价不同的内生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采用HPLC技术分析菌株以及白花前胡代谢产物的差异,以LC-MS分析技术分析菌株与白花前胡的相同代谢产物.结果:内生真菌MG-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到0.059 mg/mL,利用LC-MS鉴定其共有代谢产物,分别为紫花前胡素、珊瑚菜内酯、白花前胡丁素.结论:本实验从富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白花前胡中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菌,为扩大药用微生物资源,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新颖化合物提供了借鉴.
    • 任江剑; 孙健; 俞旭平; 沈晓霞; 王志安
    •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加工处理对前胡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选育品系为材料,统一栽培,同时采收.将形状和质量相近的新鲜白花前胡根进行水洗、干燥、切片处理,记录干燥时间、折干率和霉腐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干燥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对不同材料的灰分、酸不溶灰分进行测定.结果:水洗处理可以很好地控制酸不溶灰分含量,非水洗药材酸不溶灰分高达3%,比《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指标高50%左右;40、50、60°C烘干的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无显著差异.40、50、60°C烘干药材时间分别为18、22、56 h,切6 mm厚片再进行60°C烘干的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烘干时间为16 h.结论:前胡产地加工需水洗后马上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应控制在60°C以下;产地趁鲜切片加工,切片厚度宜控制在6 mm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