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2含量

CO2含量

CO2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6511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北方园艺、石化技术、天然气工业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多相流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腐蚀大会等;CO2含量的相关文献由30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伍建国、刘浩等。

CO2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5119 占比:99.97%

总计:465251篇

CO2含量—发文趋势图

CO2含量

-研究学者

  • 张静
  • 伍建国
  • 刘浩
  • 卞中华
  • 周建江
  • 封子艳
  • 崔铭伟
  • 张俊旭
  • 张豪
  • 曹冬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建新; 刘建仪; 刘举; 吴红军; 谢泱; 孙涛; 曹立虎
    •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凝析水结垢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采用自研的高温高压凝析水结垢量测试实验装置,通过正交实验方法,测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凝析水发生结垢反应前后成垢离子含量变化,研究了地层条件下凝析水离子变化规律以及CO_(2)对凝析水结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凝析水的蒸发导致凝析水中离子含量总体上升,随温度升高,非成垢离子含量升高,成垢离子含量只有在垢物析出时才开始下降,主要形成CaCO_(3)垢与CaSO_(4)垢,与实际井筒垢样全岩分析结果一致;压力降低使得水蒸发加剧,引起成垢离子含量增加,溶解在水中的CO_(2)逸出,其分压降低,易形成CaCO_(3)垢;CO_(2)对CaCO_(3)垢形成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对CaSO_(4)垢形成的影响无临界值。本研究可为生产现场井筒内凝析水结垢规律分析及防垢、除垢工艺技术优选提供支撑。
    • 杨泽军; 张明; 郝蕴; 潘育明; 胡苇玮
    • 摘要: 海上平台工程设计时若低估伴生气中CO_(2)含量,极可能导致平台处理设施和海管选材防腐等级偏低,造成腐蚀余量过早消耗而被迫更换设备和管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开展地层水中CO_(2)含量对工程防腐影响的研究,对高产水、高含CO_(2)油田的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的防腐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调研表明部分油田地层水中都存在一定量溶解态CO_(2),利用HYSYS工艺模拟软件进行油气水平衡分析中地层水含气与不含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视地层水中CO_(2)将导致生产水对伴生气中CO_(2)的大幅稀释;进一步以南海某油田高产水工况为例,开展了地层水中溶解CO_(2)含量对工程防腐设计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层水中CO_(2)摩尔含量超过0.012%(0.159 Sm^(3)/m^(3))时就需要升级海底管线材质。因此,为了降低由于基础资料缺失而导致的平台和海管防腐等级选取过低的风险,建议在油田勘探阶段进行地层水取样闪蒸分析,或在油田二次开发时参考在生产油田检测数据开展相关工程设计。本研究为完善海上油田工程防腐设计提供了参考。
    • 闻小虎; 石鑫; 温宁华; 王毛毛; 魏晓静; 陈迎锋; 刘冬梅
    • 摘要: 针对塔河油田地面管线频繁发生的腐蚀失效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地面管线服役环境,开展了不同管材电化学测试和腐蚀挂片评价试验。通过电化学性能分析、微观形貌观测与腐蚀速率计算,明确其在塔河油田地面集输管线服役环境下的腐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60°C,50%CO_(2)含量下,20钢和1Cr钢为典型的阳极溶解特征,304管材发生钝化现象;304管材的极化电阻最大,其次是1Cr钢和20钢;随着温度与CO_(2)含量的升高,3种管材的腐蚀加剧,腐蚀速率整体呈增大趋势。在70°C,70%CO_(2)条件下,20钢与1Cr钢在气液两相中均发生局部腐蚀,20钢在气相环境局部腐蚀较轻微,1Cr钢局部腐蚀风险较大;304不锈钢在气液两相中发生均匀腐蚀,腐蚀速率较低。气相环境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_(3)和少量FeS;液相环境腐蚀产物主要为CaCO_(3)、FeCO_(3)。管材在气相环境由于凝析水发生局部腐蚀,液相环境中主要发生CO_(2)腐蚀。因此,综合3种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304和20管材可作为塔河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管材,而对于20钢在苛刻环境中的使用应关注其局部腐蚀风险。
    • 魏立刚
    • 摘要: 分析了现行干气脱硫液中溶解CO2含量存在的测定值与实际数值的误差原因,析出的CO2气体体积量等于析出的气体总体积量减去H2S的体积;在测试时,需要严格控制测定条件,保证分析数据准确.
    • 雷霄; 王雯娟; 罗吉会; 杨柳; 李标; 王璐; 何勇明
    • 摘要: 南海莺歌海盆地深层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含水和高含CO2等典型特征,其渗流机理十分特殊.为揭示该类气藏渗流特征,剖析产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搭建超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系统来模拟实际储层的温压条件,开展不同含水条件及不同CO2含量下的气相渗流实验.研究表明:该类气藏渗流特征可划分为产生启动压力、低速非达西渗流、达西渗流和偏离达西渗流4个阶段;束缚水会引起低速非达西渗流,可动水会导致启动压力产生,且束缚水在高压差下会转为可动水,导致气相渗流偏离达西渗流,形成或加剧气水两相流动,降低高压差下气相渗流能力;气组分中CO2不仅会导致低速非达西渗流阶段时间延长,高含量下还会促进束缚水转为可动水,形成启动压力,并使高压差下偏离达西渗流阶段提前到来.因此,此类气藏含水饱和度和CO2含量的增加均会抑制产气能力,应严格控制气藏生产压差,避免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压差下偏离达西渗流产生.研究结果可为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封子艳; 崔铭伟; 高志亮
    • 摘要: 为理清延长气田CO2含量(体积分数)、管内介质与管壁温差对X65湿气管线顶部腐蚀的影响,提高延长气田顶部腐蚀防护能力,应用自制管式冷凝和顶部腐蚀模拟实验装置,采用挂片失重法、扫描电镜以及EDS能谱等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CO2含量、腐蚀温度条件下,管线顶部冷凝速率、顶部冷凝液pH值、挂片均匀腐蚀速率、挂片表面形貌、挂片截面形貌变化情况及腐蚀产物能谱特点.结果表明:管内介质与管壁温差增加,管段顶部冷凝速率呈指数升高,顶部冷凝液pH值略微升高,挂片表面腐蚀由局部腐蚀向均匀腐蚀转变,管线顶部冷凝速率严重影响挂片腐蚀形貌;CO2含量增加,冷凝液pH值降低,挂片表面均匀腐蚀、局部腐蚀速率均增加,但对均匀腐蚀与局部腐蚀之间的转化影响不大;顶部外层腐蚀产物膜质地疏松,内部存在明显裂痕,易在挂片表面形成局部腐蚀,内层腐蚀产物膜腐蚀初期未能形成有效防护,导致局部腐蚀严重;CO2含量不同时,腐蚀产物主要成分Fe、O元素变化不大,腐蚀产物为FeCO3.
    • 张静; 张宝民
    • 摘要: 以叠层石为典型代表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在前寒武纪广泛发育,尤以元古宙最为繁盛,是地质历史时期特定环境背景下微生物的生态行为与沉积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叠层石是一种由原核生物周期性生命活动与沉积作用相结合而形成的粘附性的增生沉积构造(梅冥相等,2019).
    • 封子艳; 崔铭伟; 高志亮
    • 摘要: 为理清延长气田CO_(2)含量(体积分数)、管内介质与管壁温差对X65湿气管线顶部腐蚀的影响,提高延长气田顶部腐蚀防护能力,应用自制管式冷凝和顶部腐蚀模拟实验装置,采用挂片失重法、扫描电镜以及EDS能谱等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CO_(2)含量、腐蚀温度条件下,管线顶部冷凝速率、顶部冷凝液pH值、挂片均匀腐蚀速率、挂片表面形貌、挂片截面形貌变化情况及腐蚀产物能谱特点。结果表明:管内介质与管壁温差增加,管段顶部冷凝速率呈指数升高,顶部冷凝液pH值略微升高,挂片表面腐蚀由局部腐蚀向均匀腐蚀转变,管线顶部冷凝速率严重影响挂片腐蚀形貌;CO_(2)含量增加,冷凝液pH值降低,挂片表面均匀腐蚀、局部腐蚀速率均增加,但对均匀腐蚀与局部腐蚀之间的转化影响不大;顶部外层腐蚀产物膜质地疏松,内部存在明显裂痕,易在挂片表面形成局部腐蚀,内层腐蚀产物膜腐蚀初期未能形成有效防护,导致局部腐蚀严重;CO_(2)含量不同时,腐蚀产物主要成分Fe、O元素变化不大,腐蚀产物为FeCO_(3)。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分离甲醇制烯烃产品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CO2脱除率低、MTO产品气中剩余CO2含量高、产品气体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吸附分离甲醇制烯烃产品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采用加热、吸附?吸收?吸附三段串联、冷却等步骤脱除MTO产品气中CO2,并按MTO生产规模设置并联2~3组吸附单元,其中1~2组吸附,剩余1组再生以保持大规模MTO工业装置满负荷连续运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