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2排放

CO2排放

CO2排放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8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600261篇;相关期刊618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10学术年会等;CO2排放的相关文献由2099位作者贡献,包括蔡博峰、周宏湖、钱伯章等。

CO2排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8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0261 占比:99.80%

总计:601455篇

CO2排放—发文趋势图

CO2排放

-研究学者

  • 蔡博峰
  • 周宏湖
  • 钱伯章
  • 林杉
  • 范明强
  • 宁亚东
  • 朱新萍
  • 王凯
  • 贾宏涛
  • 何建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通; 曹悦; 刘峰
    • 摘要: 1设计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将促进人们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
    • 杨学民; 刘创
    • 摘要: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并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以减少碳排放量。由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同时对能源有着高度依赖性,于是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文中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进行了碳排放核算,同时对其碳排放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建议。
    • 卢玉; 陈晓平
    • 摘要: 以中国大陆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19年各省区人均CO_(2)排放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中国省域人均CO_(2)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人均CO_(2)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作用尺度不同。能源强度的空间作用尺度是所有因素中最小的,其空间作用尺度为45。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值的空间作用尺度是最大的,其空间作用尺度为94。其它因素的空间作用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新型城镇化指数、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数字经济指数。(2)所有影响因素中能源强度是影响人均CO_(2)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新型城镇化指数。(3)新型城镇化指数、能源强度均正向影响人均CO_(2)排放,而其它因素对人均CO_(2)排放的影响是双向的,且各因素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占总样本的比例不相同。
    • 刘明亮; 卫浩; 盖玉龙; 吕品
    • 摘要: “双碳”目标正引起能源及煤化工行业的广泛关注,而“双碳”目标的实现与一次能源消费紧密相关。根据BP公司发布的《2021年世界能源统计回顾》及BP公司的其他能源统计资料,分析、总结了中国、美国、欧盟及世界近20年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的变化情况: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但近几年增速迅速下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远低于美国、欧盟人均能源消费量;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远高于美国、欧盟及世界平均水平,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CO_(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调整能源结构是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措施。通过Rapid、Net Zero和BAU三种情景模型,展望2050年,我国和世界可再生能源占比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将大幅度下降,全球将进入低碳能源时代。
    • 王丽娟; 张剑; 王雪松; 陈潇君; 宋晓晖; 周凌安; 严刚
    • 摘要: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电力将是未来10年能源增长的主体,而这些新增用电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属于刚性需求,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未来新增需求压力巨大,其碳排放峰值及达峰速度将直接决定2030年前全国碳排放达峰目标能否实现.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电需求、电源结构调整、发电标准煤耗变化等因素,采用基于情景分析的方法,开展电力行业碳排放趋势预测,识别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推动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碳达峰目标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通过积极措施,电力行业碳排放能够在2030年左右达峰,在不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时,于2028—2031年达峰,峰值为43.2×10^(8)~44.9×10^(8)t,较2020年增加3.2×10^(8)~4.9×10^(8)t;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则达峰时间为2031—2033年,峰值为50.7×10^(8)~53.0×10^(8)t,较2020年增加4.9×10^(8)~7.2×10^(8)t.②在电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如到2030年降低2%左右的电力需求,达峰时间将提前4年左右.③提速风光新能源发展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必然选择,到2030年,提高风光发电、核电、水电、生物质、气电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节能降耗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为55.3%、10.6%、9.2%、7.6%、5.7%、11.5%.研究显示,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工作重点要聚焦于优化电源结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用电效率、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水平等方面.
    • 袁闪闪; 陈潇君; 杜艳春; 曲世琳; 胡楚梅; 金玲; 徐伟; 严刚
    • 摘要: 实施建筑领域CO_(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_(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领域CO_(2)排放仍呈刚性增长态势.为明确建筑领域CO_(2)排放达峰路径,综合考虑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和用能情况,以建筑运行中供暖、炊事等活动所需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直接排放以及热电联产供暖、空调、照明、电梯、电器等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为核算范围,在预测不同阶段建筑发展规模、建筑能源消费、用能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提出达峰路径和重要政策举措.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CO_(2)排放量从13.2×10^(8) t增至21.7×10^(8) t,其中直接排放已于2017年达峰,间接排放仍在持续增长.②从建筑规模和节能降碳措施等角度分情景开展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预测建筑领域CO_(2)排放将在2029—2030年左右达峰,峰值排放量为28.1×10^(8)~29.2×10^(8) t,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③低碳清洁取暖、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合理控制建筑规模4项措施是建筑领域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4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40.7%、27.1%、17.7%和14.5%.研究显示,2030年前,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化建筑节能、合力控制建筑规模是建筑领域降碳的核心举措,而推动低碳清洁取暖是实现我国建筑领域降碳最主要的控制途径.
    • 王丽娟; 邵朱强; 熊慧; 李丹; 杨富强; 严刚
    • 摘要: 铝冶炼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也是有色金属行业中CO_(2)排放量最大的领域,在全国2030年碳达峰背景下,铝冶炼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工艺结构、技术进步、进出口影响等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铝冶炼行业碳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推动碳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碳达峰目标背景下的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控制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实现铝冶炼行业碳达峰任务艰巨,在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总量控制以及多项措施实施的前提下,预计可实现铝冶炼行业“十四五”末期至“十五五”初期达峰,峰值在5.3×10^(8)~6.4×10^(8)t之间,达峰后保持2年左右平台期,产能控制是削峰的关键.②提高再生铝利用水平是决定铝冶炼行业能否快速达峰的关键,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77.3%.③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鼓励电解铝产能向可再生电力富集地区转移是铝冶炼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21.5%.④提高短流程比例也是铝冶炼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1.2%.研究显示,铝冶炼行业碳减排工作重点聚焦于推进严控产能总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清洁能源替代、强化技术降碳等方面.
    • 夏建军
    • 摘要: 工业余热量大且集中、品位相对较高、利用潜力巨大,是北方地区冬季集中供暖的优质热源。近年来,北方地区供热需求不断增长,2019年底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建筑面积达137亿平方米。目前的热源结构里45%的热量由燃煤、燃气锅炉提供,直接造成10亿吨CO2排放。五大高耗能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50%左右,且多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余热量大且集中、品位相对较高、利用潜力巨大,但是没有得到充分地回收再利用。
    • 林晓娜; 张飞舟
    • 摘要: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排放因子法,对上海市2000—2019年的化石能源CO_(2)排放进行定量核算,构建上海市化石能源CO_(2)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模拟基础排放、低排放、高排放3种情景下的未来CO_(2)排放变化。研究发现:(1)根据2000—2019年统计数据,上海市化石能源的CO_(2)排放从2003年开始攀升,到2010年开始趋于平稳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阶段为2004—2007年,增长了32.7%;(2)上海市生产总值(GDP)年增长,2050年低排放情景较基础情景下降25%,高排放情景较基础情景上升33%;(3)2020—2050年低排放情景的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基础情景与高排放情景的能源消费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分别在2029年、2037年达到峰值,但能源强度从高到低为低排放情景、基础情景、高排放情景,主要是由于GDP增长问题导致;(4)基础情景与低排放情景的CO_(2)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低排放情景CO_(2)排放较基础情景降低4.4%,高排放情景的CO_(2)在2033年达到峰值、较基础情景上涨5.6%。
    • 赵飞
    •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本文分析了凉山州2018年CO_(2)排放和森林碳汇储量情况,同时研究了排放量占比最大的工业行业与重点企业,识别重点排放源头,排查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最后,针对凉山州高碳锁定的现状,从林业碳汇开发、节能降碳技术推广和绿色金融探索等三个方向,提出凉山州重点工业企业下一阶段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