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2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292510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炼油技术与工程、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70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等;吸附分离的相关文献由308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德华、王辉国、马剑锋等。

吸附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2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2510 占比:99.80%

总计:293101篇

吸附分离—发文趋势图

吸附分离

-研究学者

  • 王德华
  • 王辉国
  • 马剑锋
  • 郁灼
  • 杨彦强
  • 李犇
  • 王红超
  • 任其龙
  • 张安运
  • 乔晓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库尔班江·努尔麦提;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 摘要: 含铬废液中三价铬含量控制是含铬废液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量元素,体内含铬量不能超标吸收或体内缺失。铬在不同情形下显示不同形态化学变化。三价铬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三价铬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介绍铬价态变化、三价铬含量的传统与最新测试方式,分析近期三价铬吸附相关文献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成果,为进一步准确分析三价铬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和吸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出目前的废水Cr(Ⅲ)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中的研究空白。
    • 李浩天; 刘旺; 付茂; 王栋; 董应超
    • 摘要: 吸附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技术.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MOF-808材料作为吸附主体,聚丙烯腈(PAN)作为载体,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MOF-808@PAN吸附剂.四环素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MOF-808和PAN质量比优化为2.5∶1时,吸附剂对四环素的吸附效率超过90%,并具有112.2 mg/g的最大吸附容量.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此外,该吸附剂在宽泛的pH范围以及高浓度的四环素溶液中均表现良好.首次将MOF-808材料用于水中抗生素的吸附去除,可为其他粉末吸附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 覃冰冰; 文嘉湘; 王海平; 刘捷威
    • 摘要: 以四羧基铑卟啉Rh(TCPP)Cl(TCPP=5,10,10,20-四(4-羧基苯基)卟啉)为配体,通过自组装的策略合成了铑卟啉金属-有机框架Rh-PMOF-7(Cd)和Rh-PMOF-9(Sr).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Rh-PMOF-7(Cd)和Rh-PMOF-9(Sr)具有三维多孔的结构.拓扑分析结果显示,RhPMOF-7(Cd)为(4,4)连接的pts拓扑网络,而Rh-PMOF-9(Sr)为(4,8)连接的网络且拓扑符号为{4^(20).6^(8)}{4^(6)},是新的拓扑网络结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均表现出良好的CO_(2)/N_(2)和CO_(2)/CH_(4)吸附选择性,其在沼气/天然气净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郭武杰; 李媛; 李世帅; 吴新龙; 谭晋崇; 李薇; 杨江峰; 李晋平
    • 摘要: 以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调节铝源和硅源的比例合成了两种高硅铝比(n(Si)/n(Al)=100、500)沸石分子筛ZSM-11,采用XRD、TG和N2吸/脱附等方法对ZSM-1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样品在500 kPa下对CH_(4)和N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ZSM-11-500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略高于ZSM-11-100,两个样品的CH_(4)/N_(2)吸附选择性均达到4.0以上,优于商业吸附剂水平。混合气体穿透模拟结果显示,ZSM-11具有良好的CH_(4)/N_(2)分离能力,且对于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的富集纯化脱除N_(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聂小琴; 董发勤; 刘宁; 刘明学
    • 摘要: 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修复与治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了不同pH和基团屏蔽对少根紫萍干粉吸附典型长寿命锕系核素性能的影响和规律,结果发现,少根紫萍干粉对^(238)U、^(239)Pu、^(241)Am的吸附效果在pH分别为5、5、1时最佳。对含有^(239)Pu和^(241)Am的溶液分别进行了6批次和3批次吸附实验,结果发现:溶液中^(239)Pu放射性活度浓度可从6.78 MBq/L梯次递降至3.20×10^(3) Bq/L;溶液中^(241)Am放射性活度浓度可从1.29×10^(5) Bq/L梯次递降至2.00 Bq/L,接近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α放射性活度浓度(1 Bq/L)的排放标准。经过化学修饰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少根紫萍干粉表面的羧基、氨基、酯基、磷酸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对^(238)U、^(239)Pu和^(241)Am的吸附作用均有一定程度的贡献,机理是少根紫萍干粉首先通过静电将其离子吸引至细胞表面,然后通过离子交换及表面活性基团络合配位协同作用实现对放射性废液中锕系元素的高效吸附和分离。
    • 母志浩; 宋杰
    • 摘要: 介绍了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200 kt a间二甲苯(MX)吸附分离装置的运行情况。该装置于2020年建成投产,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为全球最大的MX生产装置。装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X产能达到203.3 kt a,产品纯度(w)为99.53%,单程收率为95.1%。保持吸附剂在合适的水含量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吸附剂选择性,提高产品纯度和单程收率;苯为吸附剂的暂时性毒物,解吸剂中苯含量增加会降低吸附分离过程的单程收率。
    • 熊亮萍; 吕开; 古梅; 胡胜; 杨楚汀; 龙兴贵
    • 摘要: 轻锕系元素的分离在核工业、环境放射化学、核取证等领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固相萃取法是分离轻锕系元素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选择吸附性能优异且物化稳定性优良的吸附剂。多孔金属膦酸盐是由金属中心和有机膦酸配体结合形成的一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它们不仅具备比表面积高、活性位点丰富、物化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膦酸基团对轻锕系元素优异的结合能力赋予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有望用作轻锕系元素的吸附剂。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膦酸盐的合成途径与结构,重点关注了此类材料在轻锕系元素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包括金属膦酸盐对轻锕系元素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材料稳定性与实用化处理方法等方面,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夏菊慕; 王涛; 何雪; 彭安忠
    • 摘要: 基于亲核取代反应,以咔唑和 1,3,5-三(溴甲基)苯为单体合成氮掺杂多孔有机聚合物 DLU-1(DLU 表示大理大学)。通过一系列表征如红外、扫描电镜和 N_(2)吸-脱附等分析样品的结构特征并考察其在 1 bar,273 和 298 K 下对 CO_(2)、CH_(4)和 N_(2)的吸附性能。DLU-1 的BET 比表面积为 621 m^(2)/g,在 273 K 和 1 bar 下,其 CO_(2)吸附量为 4.8 mmol/g,超过普通吸附剂 13X 分子筛(4.1 mmol/g)和活性炭(2.8 mmol/g)的吸附容量。吸附剂 DLU-1 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完全再生并且通过连续 6 次 CO_(2)吸附-脱附测试,发现其吸附容量未有明显下降,表明DLU-1 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此外,在 CO_(2)、CH_(4)和 N_(2)混合体系中,DLU-1 表现出优异的 CO_(2)选择性。
    • 刘小华; 陈杨; 李金龙; 卢春宇; 王毅; 李立博; 李晋平
    • 摘要: M-MOF-74(M=Mg,Co,Ni)材料在CO_(2)捕集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粉末状的MOF-74材料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业中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热/质量损失、流体压降、堵塞管道、回收困难等问题。为了满足“双碳”目标的要求,实现CO_(2)的高效捕集,开发了一种复合黏结剂的成型工艺,将M-MOF-74(M=Mg,Co,Ni)材料加工成3 mm左右球形颗粒,并测试了成型颗粒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CO_(2)/N_(2)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成型颗粒的机械强度在23~26 N,能够满足工业使用寿命标准,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成型颗粒的CO_(2)吸附性能下降幅度小于10%,CO_(2)/N_(2)(15/85,体积比)混合气的动态分离实验证明了三种成型颗粒的分离效果优异。这些球体吸附剂性能符合气体分离工业的标准,能够进一步减少在CO_(2)捕获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行成本,相信这种研究成果可大大加快MOF商业化的进程。
    • 刘伟峰; 赵宗彬
    • 摘要: 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低密度、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环境相容性、可调节的表面化学、以及可控结构等特点的三维多孔材料。这些性质使碳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基于此,对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碳气凝胶的构建策略;其次,综述了碳气凝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总结了其对煤基液体污染物、煤基固废中高值资源以及煤化工过程产生废气的脱除和回收。最后,给出目前碳气凝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