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79543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房地产导刊、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全国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等;生态策略的相关文献由57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小东、王建国、余汇芸等。

生态策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9543 占比:99.54%

总计:79907篇

生态策略—发文趋势图

生态策略

-研究学者

  • 徐小东
  • 王建国
  • 余汇芸
  • 周正楠
  • 孙洪涛
  • 张增可
  • 黄柳菁
  • 任丰云
  • 吴雅华
  • 周建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麒麟; 方译翎
    • 摘要: 如何利用已建构的商业生态系统,高效开启焦点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性”角度出发,在识别生态功能/属性基础上,匹配焦点企业的生态位角色及策略,以探究新商业模式的开启机制,并以京东为例开展扎根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处于商业生态系统中心的焦点企业,通常面临“动机缺失”“能力缺乏”与“主体缺位”等商业模式启动挑战。焦点企业(生态主)应该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属性(展示主场、学习俱乐部、引力磁场),定位“愿景展示者”“知识协调者”和“服务主导者”角色,匹配“共赢”“赋能”“吸引”的生态圈策略。本文旨在为新经济背景下新商业模式的开启提供借鉴,同时为商业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启动的过程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孙瑞红; 姜莉莉
    • 摘要: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果树保护创新团队在省内多地连续6年开展果园单一、混合生草试验,跟踪调查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病虫害发生规律,通过系统对比总结,创新性地建立了“周年生长、花期接续、沃土增肥、增益控害”的果园混合生草模式,总结出了以“长柔毛野豌豆+白车轴草+蒲公英”三元混合种植为核心技术,适量添加矮生草本植物(诸葛菜、小苦荬、万寿菊等)的果园长期沃土控害生态策略
    • 耿芳
    • 摘要: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大运河生态文明带上的重要功能区,北运河故道北段(小圣庙-张家湾)遗迹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侧,是大运河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恢复北运河故道北段(小圣庙-张家湾),对全面完整的展示大运河的历史水网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北运河故道水系恢复建设工程实践,探索在区域生态格局的前提下,构建完整健康的水生态环境,采用多途径的补水措施和节水保水措施,营造弹性蓝绿互动空间,通过运河记忆场所的再现,保护与传承运河文化。本文旨在为历史水系的保护、恢复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何雅琴; 史晓洁; 陈国杰; 赖敏英; 曾纪毅; 魏凯; 邓传远
    • 摘要: 植物叶功能性状能反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响应及适应策略。以福建省福州市平潭海坛岛、大练岛、大怀屿的滨柃(Eurya emargi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滨柃16项叶功能性状及14项环境因子,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滨柃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滨柃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26%—25.78%,其中叶体积变异程度最大(25.78%),叶含水量变异程度最小(2.26%)。不同海岛滨柃大部分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说明滨柃叶片功能性状多样性丰富,其对异化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2)不同海岛的土壤因子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3)通过系统聚类可将30份滨柃聚为两类,海坛岛和大练岛为一类,大怀屿为一类,结果与海岛类型和地理分布相吻合;(4)冗余分析表明,滨柃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郁闭度、土壤全钾、土壤有效磷、海拔、速效钾及碱解氮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滨柃叶片功能性状可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性状组合,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弥补生境的不足,较好地适应海岛恶劣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滨柃对不同海岛生境的响应特征及其在海岛的生态策略,对探究滨柃的资源利用策略、揭示其对环境异质性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李卓霖
    • 摘要: 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边缘空间,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介绍并分析了詹姆斯·科纳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理论特征,其中包括水平状态(Horizontality)、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s)、形成过程(Forms of Process)、操作技术(Techniques)、生态策略(Ecology)、想象性(Imagination)六个方面。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对詹姆斯·科纳的芝加哥海军码头、深圳前海概念方案两个滨水规划设计案例进行了解析。探寻了詹姆斯·科纳的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在滨水区域规划设计中的实践性应用,并总结了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对我国当代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借鉴意义。
    • 赵曼; 陈周子雨; 田煜心; 侯静
    •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寒地乡村营建方面文献、建筑实录和案例等进行了分析,以朝阳县和长海县为例进行了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乡村建筑生态构造技术,包括材料、构造、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适应当代农村生活生产需求的寒地乡村生态营造方式,提出了寒地乡村的生态策略和发展建议。
    • 罗久富; 罗忠新; 赵世麒; 吴赛男; 罗小林; 隋欣
    • 摘要: 植物生态策略是石漠化光伏场区植被恢复的关键。以石漠化光伏场区2种典型生境(光伏板间和板下)中4种植被恢复植物(鹅掌柴、红花檵木、假连翘、黄金菊)为研究对象,通过可塑性指数等综合分析其鲜质量、干质量、含水率、厚度、面积、比叶面积、体积、组织密度8个叶功能性状在2种生境下的差异及生态策略。结果显示:(1)叶功能性状可塑性大小为黄金菊>鹅掌柴>假连翘>红花檵木,叶含水率是4种植物共同的惰性响应性状;(2)光伏板遮阴后,4种植物叶片含水率和叶面积增加,叶组织密度降低;鹅掌柴和黄金菊增加叶厚、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实现物质积累;红花檵木、假连翘形成较大比叶面积和较低叶鲜质量、叶干质量等增强光资源获取但是降低物质积累的功能性状组合;(3)影响石漠化光伏场区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因素是物种、生境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可得结论,石漠化区光伏板遮阴激发植物对资源获取功能的投资,降低植物抗机械强度能力,但是在物质积累方面存在种间差异,鹅掌柴和黄金菊采取促进物质积累积极生态策略,而红花檵木和假连翘倾向采取增加资源获取和降低生长速率的积极和保守协同的策略。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功能性状组合反映其生态策略,为石漠化光伏场区植被恢复提供科技支撑。
    • 覃张芬; 汤松波; 旷远文; 温达志; 王俊
    • 摘要: 为探究热带珊瑚岛植物对高温、高光照、土壤贫瘠生境的适应性,对热带珊瑚岛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生态适应策略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全N、纤维素含量,C/N、水分利用效率和比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叶片功能性状间的显著相关性表明植物在资源分配和生长投资间存在权衡;不同物种在珊瑚岛生境中采取不同的生态策略,且呈现明显趋异性。在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实践中,可优先选择的乔木树种为抗风桐(Pisonia grandis),灌木为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但同时要防范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孪花蟛蜞菊(Wollastonia biflora)和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的扩张。
    • 王新宇; 陈文东; 黄玉平
    • 摘要: 岭南地区处于中国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之一,大量高层办公建筑春笋林立,办公建筑如何延续地域传承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与舒适度要求是设计师正面临的挑战.该文通过对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后台服务中心设计过程与理念的阐述,总结了地域适应性理论在岭南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为岭南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如何适应岭南地区特有的文化与气候特征,改善物理环境,提高使用舒适度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考途径.
    • 李亚锦; 郑景明; 王根柱; 周金星; 刘玉国; 哈文秀
    • 摘要: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变化的环境因子驱使群落水平上功能性状和物种适应环境的生态对策改变,然而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功能性状和物种生态对策随演替时间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本文以云南大黑山喀斯特地区弃耕后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天然次生林(3年,6年,20年,40年)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特征和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演替阶段叶、枝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养分(除磷外)和水分逐渐增加,土壤容重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土壤pH变化不明显;比叶面积逐渐下降,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潜在最大高度逐渐增大.叶和枝的氮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磷含量均下降,N:P总体呈上升趋势.(2)冗余分析表明,演替早期灌木林阶段主要分布在土壤容重高,水分和养分相对匮乏的环境中,植物往往采取高养分含量、高光合速率、短寿命的开放性策略;演替后期乔木林阶段主要分布在土壤水分和养分相对肥沃的环境中,耐阴树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植物通常采取低养分含量、低光合速率、长寿命的保守性策略.其中,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喀斯特植物演替过程中功能性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喀斯特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素随演替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旨在为今后科学指导人工植物群落构建和防止植被退化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