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5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韶关学院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等;次生演替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成、宋永昌、张建侯等。

次生演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10.9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50 占比:88.91%

总计:956篇

次生演替—发文趋势图

次生演替

-研究学者

  • 刘玉成
  • 宋永昌
  • 张建侯
  • 曹敏
  • 周先叶
  • 张庆费
  • 由文辉
  • 阎恩荣
  • 黄红英
  • 唐勇

次生演替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聂其军
    • 摘要: 本文从2021年湖南高考题“马尾松次生林演替”优势种争议点切入,提出影响次生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需要对种内竞争、种间竞争进行综合比较,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马尾松最终失去优势种地位。
    • 郑荧枫; 李雪; 万晓华;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 摘要: 本研究在亚热带地区选取了5个演替阶段(4~5年、8~12年、18~22年、25~30年和35~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不同林龄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真菌生物量、细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生物量和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均在8~12年林分最高.而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和真菌细菌比均在4~5年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4~5年林分和25~30年林分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林龄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磷比、pH、铵态氮、土壤容重以及全碳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林林龄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李亚锦; 郑景明; 王根柱; 周金星; 刘玉国; 哈文秀
    • 摘要: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变化的环境因子驱使群落水平上功能性状和物种适应环境的生态对策改变,然而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功能性状和物种生态对策随演替时间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本文以云南大黑山喀斯特地区弃耕后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天然次生林(3年,6年,20年,40年)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特征和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演替阶段叶、枝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养分(除磷外)和水分逐渐增加,土壤容重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土壤pH变化不明显;比叶面积逐渐下降,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潜在最大高度逐渐增大.叶和枝的氮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磷含量均下降,N:P总体呈上升趋势.(2)冗余分析表明,演替早期灌木林阶段主要分布在土壤容重高,水分和养分相对匮乏的环境中,植物往往采取高养分含量、高光合速率、短寿命的开放性策略;演替后期乔木林阶段主要分布在土壤水分和养分相对肥沃的环境中,耐阴树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植物通常采取低养分含量、低光合速率、长寿命的保守性策略.其中,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喀斯特植物演替过程中功能性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喀斯特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素随演替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旨在为今后科学指导人工植物群落构建和防止植被退化提供依据.
    • 陈仕友; 白彦锋; 王辉; 姜春前
    • 摘要: [目的]在全球森林资源中,次生林分布面积广,类型复杂多样.保护好、利用好次生林资源是全球有效应对资源环境急剧变化的重要策略,通过对近20年次生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揭示全球次生林研究动态,为次生林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WOS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目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BIBEXECL、PAJEK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知识图谱.[结果]2000—2019年间WOS数据库总收录2566篇,全球有关次生林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刊发期刊以农业环境科学类、生物环境生态类、森林经营管理综合类为主;研究者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德国、日本等国家,以Zhu J J(朱教君)、Wang K L(王克林)为核心的作者群是我国的主要研究者;关注热点主要在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保育、退化次生林质量提升、次生林土壤碳库等方面.[结论]全球学者在次生林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次生林研究主题相对较为分散,建议未来加强次生林演替、物种多样性保护、植被冠层结构与功能的主要生态过程研究.
    • 陈仕友; 白彦锋; 王辉; 姜春前
    • 摘要: 【目的】在全球森林资源中,次生林分布面积广,类型复杂多样。保护好、利用好次生林资源是全球有效应对资源环境急剧变化的重要策略,通过对近20年次生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揭示全球次生林研究动态,为次生林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WOS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目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BIBEXECL、PAJEK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知识图谱。【结果】2000—2019年间WOS数据库总收录2566篇,全球有关次生林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刊发期刊以农业环境科学类、生物环境生态类、森林经营管理综合类为主;研究者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德国、日本等国家,以Zhu J J(朱教君)、Wang K L(王克林)为核心的作者群是我国的主要研究者;关注热点主要在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保育、退化次生林质量提升、次生林土壤碳库等方面。【结论】全球学者在次生林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次生林研究主题相对较为分散,建议未来加强次生林演替、物种多样性保护、植被冠层结构与功能的主要生态过程研究。
    • 李海洋; 彭佳蕊; 周垂帆
    • 摘要: 演替是生态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是影响生态因子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因子,植被、微生物和土壤在演替过程中是互相影响、制约和联系的,同时彼此不断适应和改造,并随着演替的不断推进,均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文章综述了近些年发生次生演替地区的生态效应研究现状,包括次生演替对植物与微生物群落、土壤养分和生态因子间的反馈作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展望了未来我国次生演替的研究方向,提出在未来的有关研究中,应该注重对次生演替地区的长时间观测,以及对大气环境因子的研究,多结合演替研究先例加以结果分析,总结出演替规律,并将人类行为纳入整个系统中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恢复、利用和发展生态系统.
    • 黄红英; 江嘉莹; 刘锐英; 刘静钒; 孔令枝; 肖榕
    • 摘要: 采用样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对处于韶关学院校园外的弃耕农田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调查,以Raunkiaer频度定律来分析植物群落的演替特征.共抽取360个样方,样地面积达到1440㎡,共鉴定55科160种植物,其中被列为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有24种;演替植物组成以禾本科植物(20种)聚居,其次是菊科(18种),再次是唇形科(10种)、豆科(7种)与莎草科(7种)等.植物群落结构以一年生草本植物(75种,占46.88%)为主,多年生草本(64种,占40.00%)为次,群落开始出现灌木(8种,占5.00%)和乔木(7种,占4.38%),但是植株矮小,演替群落垂直结构分层不明显.演替特征属A级频度的植物种类占86.9%,属于B级有8.8%,C级有1.9%,D级有1.3%,E级有1.3%,5个频度级别的关系为:A>B>C>D=E.说明该样地的次生演替植物群落属于群落演替初期.
    • 张哲; 王邵军; 陈闽昆; 曹润; 李少辉
    •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探明热带森林土壤N2O排放动态及调控机制是全球变化及国际气候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探明热带森林不同次生演替对土壤N2O排放通量时间变化的影响,以西双版纳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和高檐蒲桃(Syzygium oblatum)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2O排放通量动态进行定位观测.探究这些变化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2O排放通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高檐蒲桃群落(462.4μg·m-2·h-1)>崖豆藤群落(378.93μg·m-2·h-1)>白背桐群落(310.68μg·m-2·h-1);(2)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2O排放通量月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6月显著高于12月,且各月份间差异显著;(3)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水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显著影响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时间变化,而土壤容重和pH值与土壤N2O排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土壤N2O排放对西双版纳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群落具有敏感的响应,土壤温度、水分、易氧化有机碳、水解氮、硝态氮及铵态氮是土壤N2O排放时间变化的主控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