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演替阶段

演替阶段

演替阶段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896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等;演替阶段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么旭阳、付为国、刘振花等。

演替阶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896 占比:98.80%

总计:7992篇

演替阶段—发文趋势图

演替阶段

-研究学者

  • 么旭阳
  • 付为国
  • 刘振花
  • 刘艳红
  • 卞新民
  • 吴沿友
  • 喻理飞
  • 李萍萍
  • 王林和
  • 红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飞; 郭树江; 纪永福; 张莹花; 韩福贵; 张裕年; 张卫星; 宋达成
    •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性状研究的重点,环境因子驱使植物功能性状发生变化,进而推动群落发生演替。本研究以民勤不同演替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严重衰退阶段)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白刺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旨在揭示白刺对干旱荒漠区土壤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白刺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白刺叶功能性状变异范围是0.39%~11.99%,均表现为弱变异,其中比叶面积最大(11.99%),叶全碳含量最小(0.39%)。(2)白刺叶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全氮含量可作为白刺叶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指标。(3)除pH外,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因子随退化程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发育阶段,最大值出现在衰退阶段。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全氮含量是影响白刺叶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土壤因子。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白刺灌丛沙堆演替的认识,为荒漠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陈泓宇; 兰明钰; 孙传玺; 吴国章; 王宁; 苏志尧
    • 摘要: 为揭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结构与种间关联,通过时间序列法选取粤北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并对其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运用双向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对两个群落的乔木层进行了物种分布和种间关系的分析,同时采用基于2×2联立表的χ~2检验分析了该区域两个群落乔木层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总物种数减少,重要值较小的阳性植物逐渐消失,而耐阴植物的重要值增大。群落Ⅰ(林龄85 a)中,正联结的种对数占42.38%,负联结的种对数占57.62%,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仅有11个,占总数的5.24%,体现出较强的种间独立性;群落Ⅱ(林龄65 a)中,正联结的种对数占25.32%,负联结的种对数占74.68%;种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数占35.56%。随着演替的进行,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比例减少,不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比例增加,说明森林群落随演替进行树种趋于和谐共存的相对稳定状态,而群落的稳定性可能通过树种独立性的提高来维持。
    • 王浩; 王庆贵
    • 摘要: 土壤酶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来自于微生物,森林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生物群落的指标,而酶活性作为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敏感指标,会随着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而迅速发生变化。同时土壤酶的活性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对土壤进行独特的综合生物学评估以及评价土壤生物的健康状况,但目前对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酶动态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对不同演替阶段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演替前期、演替中期以及演替后期相关土壤酶,例如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 BG)、纤维素酶(Cellulase, CBH)、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 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ase, LA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等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以期为北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的研究提供支持。
    • 蔡蕾; 候笔锋; 冯秋红; 刘前程; 李旭华; 潘红丽; 刘兴良
    • 摘要: 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是西南亚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主要森林类型,在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上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本区域各演替阶段次生林的土壤团聚性均比较强,大团聚体的含量为冷杉+桦木混交林最高,且大团聚体的形成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有机碳的含量主要是存在于大团聚体中,以>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高,表现为桦木+冷杉混交林>冷杉原始林>桦木林,且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正相关.虽然冷杉原始林大团聚体含量较冷杉+桦木混交林低,但有机碳总含量最高.微团聚体含量随演替阶段的升高呈升高趋势,有机碳的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基本呈增加趋势,比较不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贡献率发现,虽然桦木林>冷杉原始林.
    • 毛瀚; 刘文杰; 杨秋; 姚海荣; 刘广路; 杨怀
    • 摘要: 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生物量的研究对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库的变化和热带雨林次生演替地下生态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三亚市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选取4个植被恢复阶段(草本群落、灌木群落、40年次生林和60年次生林),利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法采集0~100 cm根系样品,研究根系生物量、不同根系径级组成结构以及地下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根系生物总量在5.23~28.98 t·hm-2,植被恢复演替(正向)显著地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其中草本至灌木阶段不显著;(2)木本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以粗根(>2 mm)为主,最高占其总生物量的89.76%,草本则以细根(≤2 mm)为主,占其总生物量的53.53%以上;随着甘什岭植被的恢复,粗根占根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细根占根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3)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近80%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中,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根系生物量大幅度减少,草本群落生物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变化规律呈指数回归,其余各恢复演替阶段呈幂函数回归.(4)根系生物量模型中,树高、D2H(胸径的平方与树高的乘积)与根系生物量拟合最好,在实践应用中,可根据林木的树高和D2H估测甘什岭地区植被根系生物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植物群落地下碳素分配及土壤碳库变化奠定基础,还可为估算我国热带低地雨林地区植被根系生物量和生产力提供参考.
    • 陈杰
    • 摘要: 青冈林为闽北珍贵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良好、群落稳定性较高等优势.本研究选择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葫芦山村青冈林采伐后天然更新30~75年的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天然更新时间的延长,不同树种的重要值排序发生变化,在竞争期的树种间重要值差异较大,林分密度在天然更新30年最高,蓄积量则在天然更新50年达到最高,天然更新75年主要优势树种为青冈、福建青冈等.α多样性特征及相似性指数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相异性指数则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建议在青冈林天然次生林恢复经营中,采用近自然经营方式,在更新初期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办法,提高目标树种的生长空间,以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 吴一博; 金光泽
    • 摘要: 氮(N)、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限制元素,N、P以及N、P间的关系是化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不同器官对N、P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N、P的分配与权衡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探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不同演替阶段主要灌木器官的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分配格局,了解灌木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分配策略,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四个演替阶段——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红松林内,选取主要灌木种,分析了叶片、枝条、茎干和根的N、P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异速生长关系.结果发现:灌木不同器官之间的N、P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叶的N、P含量均为最高,茎干的N、P含量均为最低.所有器官中,叶的N ∶P最高,为7.59;根的N∶P最低,为5.47.灌木叶、茎干、根之间的N ∶P存在显著差异,而茎干、根与枝条之间的N ∶P没有显著差异.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对灌木同一器官N、P化学计量的影响不同,灌木叶片的N含量在不同演替中具有显著差异,其他器官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器官的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演替阶段中各器官的N∶P均小于14,说明N元素是阔叶红松林各演替阶段灌木生长的限制因子,而P对灌木的生长没有起到限制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演替阶段中,N、P的异速生长关系普遍存在于灌木器官中,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整体上各器官之间的斜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灌木采取保守分配策略,以此来适应环境和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 邸涵悦; 郝好鑫; 孙兆祥; 姜海; 程谅; 郭忠录
    •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础单元,球囊霉素能粘结细小土壤颗粒形成稳定大团聚体,被誉为"超级胶水".为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对团聚体的影响,选取不同演替阶段(裸地、草地、灌木林、乔木林、乔灌混合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组分、土壤有机碳(SOC)和团聚体稳定性在不同土壤深度(0—10、10—20、20—30 cm)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含量在0—30 cm土层内表现为乔灌混合林>乔木林>灌木林>草地>裸地,总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表现为乔木林>乔灌混合林>灌木林>草地>裸地,SOC含量表现为乔木林>乔灌混合林>灌木林>草地>裸地,快速湿润处理下平均质量直径MWDFW表现为乔灌混合林>乔木林>灌木林>草地>裸地,乔木林和乔灌混合林覆盖下土壤的GRSP含量、SOC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演替阶段(P0.25 mm团聚体占比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FW和SW处理下EE-GRSP对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解释效果最好,而在WS处理下T-GRSP的解释效果则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内植被恢复过程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与团聚体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范秀华; 张宝权; 范春雨
    • 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是科学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对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长白山3块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代表群落演替的早、中、晚期,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各个多样性指标与生产力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表示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进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比较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演替早期,物种丰富度和胸径均匀度与生产力关系最为显著,二者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近似,但作用力不强;在演替中期,物种丰富度和胸径香农指数与生产力关系最为显著,二者均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且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作用比结构多样性更强;演替晚期,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均与生产力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长白山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演替阶段有关,演替中期生态位互补作用显著,通过物种多样化组合和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群落生产力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