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念孙

王念孙

王念孙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3篇,主要集中在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74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管子学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等;王念孙的相关文献由371位作者贡献,包括华学诚、刘如瑛、孙良明等。

王念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0 占比:30.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974 占比:69.72%

总计:1397篇

王念孙—发文趋势图

王念孙

-研究学者

  • 华学诚
  • 刘如瑛
  • 孙良明
  • 彭慧
  • 刘精盛
  • 徐复
  • 孙计康
  • 孙雍长
  • 李中生
  • 李运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何和平
    • 摘要: 俗字源远流长,古时却未被足够重视,经过近现代学者的不断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敦煌俗字的相继探讨,俗字研究已成为文字学界的研究方向之一,成果较多,并有逐渐向近古延伸的趋势。王引之《经义述闻》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其论述中所涉俗字问题,属于近古俗字的研究范畴。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论俗字已有专论,然而,《经义述闻》所论俗字的研究却尚未发现。以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所论俗字为研究对象,在点校的基础上,穷尽式探讨其类型、作用、方法、对比等问题,可以发现:王氏俗字有7种类型,以补证形讹为主要作用;通过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所论俗字与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玉篇》《广韵》等所论俗字的对比,将有益于管窥王氏父子的俗字观、补证单个俗字的考辨、总结整个俗字演变史的规律,甚至纠正现代字典辞书中的错误。
    • 汪维辉
    • 摘要: 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举世公认的清代乾嘉学派最杰出代表,《高邮王氏四种》中,精彩的校勘、训诂实例举不胜举,其间贯穿着他们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梁启超将王氏父子的治学方法总结为六点:注意、虚己、立说、搜证、断案和推论。这已涵括了王氏父子“科学的研究法”之大要。不过,其中有的并非“研究法”,比如“立说”和“断案”;有的则语焉而未详,尚可补充,如“搜证”。“搜证”首先要寻绎文理,其次还要有系统的观念,即掌握一部书或一个时代遣词造句的“通例”。这两点都是王氏父子所最擅长者。在对梁启超所列的六条列举实例加以阐释和补充的同时,多以俞樾的相关研究做比较。指出王氏父子的局限性,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 梁宗华; 刘泽琳
    • 摘要: 《石臞府君行状》是王引之为其父王念孙所作的私家行状。王氏数辈博通经学且居官高位的学术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王引之对王念孙行迹的选择及评价重在通经致用,这也反映了他本人经世致用的思想理念。《行状》在学问与政治之间,把王念孙居官的政治实践放在前位,对其弹劾和珅、三任河道的事迹进行了重点记述,以此呈现王念孙通经致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王念孙行迹书写中所寄寓的儒学价值理想,以此可以管窥乾嘉汉学重考据而不唯考据、颇重经世致用的重要特质。《行状》之所以贯注着热切的经世致用精神,与二王父子学理的支撑密切相关。经由对此《行状》的具体剖析,我们对乾嘉汉学的特质可以有更立体、全面的理解,对清代儒学的发展可有更深入的把握。
    • 高明峰
    • 摘要: 本文针对熹平石经(即汉石经)有关史料作出考证,辑考出王念孙佚文《跋孙承泽本汉石经残字》及江藩佚文《跋文选楼汉石经残字》;并指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将宋代重刻汉石经的胡元质误作胡宗愈,对其致误之由也作了分析.
    • 柳湘瑜
    • 摘要: 王念孙是清代小学的集大成者,《战国策杂志》是其研读《战国策》的学术札记.此书不仅对《战国策》编订流传中产生的脱文、衍文、讹文、误文以及错简等进行了勘正,也通过全面运用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文法文献学等知识为校勘学人指明了路数门径,一方面对《战国策》研究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为清代校勘学树立了标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 陈欣园; 戴世君
    • 摘要: 王念孙《读书杂志》误把"猥"的"曲、妄","聚合"义释作"猝","惮"的"可怕、使人害怕"义释作"盛威",本文作出纠正.
    • 李家傲
    • 摘要: 清代乾嘉时期在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界早有论述;乾嘉诸大师如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卓越的训诂成就,学界也多有研究。当然,乾嘉时期的训诂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系统性、理论性不强,尚未形成独立而严整的学科体系。因此,近百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训诂学学科体系及理论框架的构建,力求使之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 陈建军; 帅磊
    • 摘要: 在中西方语言研究对比的基础上,提炼出王念孙《广雅疏证》涉及"愤怒义"的相关词条,深入探究王念孙疏解过程中自觉使用的科学的语言研究方法.王氏所构建的以"愤怒是气"为典型模型的情绪系统概念隐喻意识源于古、通于今、胜于西,是远远超越于西方认知语言学的思想体系.
    • 崔越
    • 摘要: 陈奂所著《诗毛氏传疏》深受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影响,三人往来信件不仅可以反映他们在学术上的交流互动,也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相互启发、相互辩难的良好风尚.文章以三人往来信件为中心,钩稽交游史料,以还原当时三人之间的学术交流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