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专利文献23305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因声求义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福言、吴平、申小龙等。

因声求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1.02%

专利文献>

论文:23305 占比:98.98%

总计:23544篇

因声求义—发文趋势图

因声求义

-研究学者

  • 李福言
  • 吴平
  • 申小龙
  • 蔺文龙
  • 于靖嘉
  • 刘学智
  • 刘村汉
  • 刘福根
  • 吴泽顺
  • 吴礼权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麻晓芳
    • 摘要: 西夏文"(諸处)"(b?2bjij1)又写作"(諸处)"(b?2bjij1),常见于佛经文献,与汉文本"粪扫(衣)""补衲(衣)"等对译.从字形和字音两方面进行考察,依据出土的西夏文献材料,推测该词在西夏文造字时与"(諸处)"(b?2bjij1)同源,意为"蜣螂".蜣螂以粪便为食,有喜于粪土中推却屎丸的习性,后来,人们用该词专门记录佛经中的"粪扫(衣)""粪(衣)",成为佛经专用词."粪扫衣"又称"衲衣""百衲衣",为世俗人当做垃圾舍弃的衣服,泛指僧尼所穿之僧衣.又因僧尼的衣服多补缀缝衲而成,因此西夏文献中的"(諸处)"(b?2bjij1)又衍生出动词"补衲"、名词"补丁"和形容词"破旧的"等义项.
    • 谢明
    • 摘要: 谐声求义属于语源求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因声求义之法,当前研究中尚没有系统地阐述和运用.通过举例分析,发现谐声求义在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等领域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具体说来,可以求得某些词语的意义及其来源、分析词语的族属关系、揭示词语的内部结构,同时也可以纠正学界的一些错误说法,补充《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不及.
    • 徐玲英
    • 摘要: 梁启超将清代朴学与汉代经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相提并论。清代朴学特别是皖派朴学的鼎盛得益于戴震的开创与引领。戴震经学研究坚持走“由字通词、由词通道”之路。为求一字之“的”解,戴震不仅本之六书发掘文字形体所寓之义,同时还运用古音知识,因声求义,实行音义互求;并且利用前人训诂成果,汇综群籍,择善而从,形成了鲜明的训诂学思想和特色。经其弟子段玉裁、王念孙和王引之等的发扬光大,以校勘为训诂前提、因声以求义以及贯通群籍、择善而从的训诂学思想成为皖派朴学的最大特色,并取得辉煌的训诂学成就,皖派朴学突破地域限制而臻于鼎盛,终成有清一代显赫的学派。
    • 李霞
    • 摘要: 通假是中国古书中比较常见的用字现象之一,明通假是阅读古文的基本功。某些古文篇目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假字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师生必须解决的问题。因声求义作为以声音为线索探求汉字本义的训诂方法,在清代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理论化。因此将因声求义的方法引入到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当中既有利于加强学术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的互动关系,又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通假原理、提升其文言素养。
    • 语文教学研究编辑部
    • 摘要: 尊敬的各位读者:《语文教学研究》第7-8期第66-69页角标标注与参考文献对应有误,参考文献更正为:参考文献[1][9]王宁.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张瑞芳.“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 陶雯静; 乔立智
    • 摘要: 清代吴树声《诗小学》在《诗经》训释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对《诗经》的训诂方法得当,立论公允,颇多创获,这在其运用"因声求义"方法进行训释时表现尤为突出。其"因声求义"之方法,主要表现在"明假借""探语源""通转语""明古音古韵"等方面。
    • 戴丽玲
    • 摘要: 汉字的本义是维系整个字义系统的枢纽,抓住汉字本义是理解字的引申义和掌握字义系统的关键.文章在对汉字本义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探求汉字本义的几种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因文定义”等,探求汉字本义应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 王文翠1
    • 摘要: 实词,即有实在意义的词。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必须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意。但是,在阅读中常常会遇到陌生的文言实词,影响了我们对文意的理解。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一、巧抓读音,因声求义因声求义,即根据汉字的声旁推测词义。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通假字的问题。例如,《桃花源记》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们如果将''要''解释为''要求'',就无法准确地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 张剑伟; 陈琳琳
    • 摘要: 关于《老子》经文中“知”字的用法及意义把握,应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是在一定版本的支持下,依照《老子》文本的主旨、逻辑和文义结构,对本应用“知”而用了他字的地方加以“复原”;二是遵循“因声求义”的训诂学原则,按照《老子》文本的主旨、逻辑和文义结构,对不属于“了解、知道、知识、智慧”等义的“知”字寻找被其代替的原字或寻求一种超越于“传统式强解”的新的解释.《老子》第十章中的“爱国治民,能无知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应为“爱国治民,能无智乎?……明白四达,能无以智乎?”《老子》第十六、二十八、五十五、六十五章经文中的“知”字应作“执”义理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