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纺纱

混纺纱

混纺纱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92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7篇、会议论文291篇、专利文献17989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中国纤检、纺织导报、纺织学报等; 相关会议124种,包括2013’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2010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2009'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等;混纺纱的相关文献由4332位作者贡献,包括苏旭中、刘新金、赵博等。

混纺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7 占比:6.24%

会议论文>

论文:291 占比:1.49%

专利文献>

论文:17989 占比:92.27%

总计:19497篇

混纺纱—发文趋势图

混纺纱

-研究学者

  • 苏旭中
  • 刘新金
  • 赵博
  • 谢春萍
  • 徐伯俊
  • 周建
  • 吉宜军
  • 乐荣庆
  • 刘国忠
  • 沈正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仲佩; 刘园; 马彩虹
    • 摘要: 为解决涤/莫代尔混纺纱浆纱时易造成织机开口不清,难以控制2种原料回潮率差异影响织机效率等问题,根据莫代尔和涤纶的特点,重点分析浆纱工序中存在问题及工艺配置,采取高浓低粘的原则优选浆料配方,选用PVA1799和变性PVA及浆纱助剂,实施"高浓、低粘、高压"的上浆工艺;穿经工序保证上轴无绞头、无漏头、无碰油、碰断;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中速度、小伸长、保弹性"的工艺原则。指出:涤/莫代尔混纺织物上浆关键在于贴伏毛羽和增加耐磨性,兼顾渗透和被覆;采用该工艺后,纱线通道光洁匀整,浆纱可织性提高,综合织机效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
    • 牛方
    • 摘要: 中国的棉纺织企业大部分是以纯纺纱或织布为主。向上游走,自建工厂生产纤维原料的企业少之又少,而福建金源却是一个例外。福建长乐是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和锦纶民用长丝生产基地,福建金源纺织就坐落于此。福建金源纺织成立于1999年,成立之初公司产能只有十万锭,尽管规模不大,企业的“野心”却不小。“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就下定决心从上游原料出发,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公司副总经理叶蒲青告诉记者,“‘正源’品牌的创立,蕴含着我们对全产业链生产的决心。”
    • 于学智; 曹继鹏; 张明光
    • 摘要: 探讨并条工艺道数对棉锦纶混纺纱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棉锦纶混纺纱质量,制定了4种试验方案,对各试验方案所纺棉锦纶混纺纱的质量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预并工艺可以明显改善棉锦纶混纺纱的成纱质量,且采用3道混并工艺的棉锦纶混纺纱的综合性能总体上优于2道混并工艺。认为:采用1道预并、3道混并工艺所纺棉锦纶混纺纱展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成纱强伸性能较好,常发性纱疵较少。
    • 成广明; 陈丽丽; 卞曙强
    • 摘要: 澳毛具有保暖性好、质地轻盈等特性,可织制风格不同的织物。但由于澳毛纤维较粗,具有抱合力差、易缠绕、成网成条困难、条干差、断头率高等缺点,导致澳毛与棉较难混纺。我们生产棉/澳毛80/2019.5 tex纱时,针对澳毛纤维的性能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了纱线的成功纺制。
    • 马顺彬; 任长林
    • 摘要: 设计并生产了高档色织斜纹织物。从松筒、装纱、入染前处理、入染、入染后处理、烘干等方面介绍了筒子染色工序;整浆联合工序要严格控制上浆率,从烘房温度、车速等方面控制回潮率;合理设计开口时间、上机张力、车速、后梁高低与前后位置、主辅喷嘴气压与启闭时间等织造工艺。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生产的产品织造效率达到了92.1%,经向台时断头为0.67根/万米,纬向台时断头为0.89根/万米,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7%,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以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 梁巧敏; 崔益怀; 张娣; 吉宜军; 苏旭中
    • 摘要: 为研究前纺不同混合工艺对舒弹丝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文章试制不同混合工艺路线下14.7 tex的60/40棉/舒弹丝混纺纱,并分析混合工艺与成纱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开清棉工序中将梳棉棉条、梳棉棉网、精梳棉条三种形态的棉纤维以10%和20%的比例分别与40%舒弹丝共同混合制成棉卷,并在并条工序采用条混工艺制备6组混纺比为60/40的棉/舒弹丝混纺熟条,而后相关熟条被加工至筒纱,最后测试相关纱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在制备棉卷时采用精梳棉条且棉卷中棉纤维混合比例为20%时,纱线强伸性能、条干变异系数、纱疵、毛羽H值等主要性能指标最佳。原因在于棉卷中精梳棉条的棉纤维使舒弹丝纤维回缩减弱,且自身伸直较好,所制成的生条质量高。
    • 任笑鸽; 罗菁; 郝林聪; 程璐; 夏鑫
    • 摘要: 探讨亚麻棉喷气涡流混纺纱中亚麻所占比例对纱线及其织物性能的影响。基于喷气涡流纺的工艺要求制备了亚麻/棉30/70 27.7 tex和亚麻/棉60/40 27.7 tex的喷气涡流混纺纱,对纱线的形貌、单纤维长度、棉结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对比分析;再将混纺纱线用手摇针织横机织成织物,对织物的悬垂性、硬挺度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亚麻/棉60/40 27.7 tex相比,亚麻/棉30/70 27.7 tex纱线表面光洁,棉结纱疵较少,手感较柔软,纤维长度分布离散度小,主要纺纱长度在20 mm~44 mm之间,纱线整体条干均匀度好,力学性能较佳;织物悬垂性较好、刚柔性较小。认为:亚麻所占比例的研究有助于判断亚麻占比范围内混纺纱及其织物的性能变化趋势。
    • 张五九; 赵胜男; 彭琴; 姚静静; 范永刚
    • 摘要: 总结一款竹浆纤维石墨烯改性涤纶混纺织物的生产技术。介绍了竹浆纤维和石墨烯改性涤纶的特点和性能指标。分析了产品开发的技术难点。重点总结了各工序混纺面料的生产技术,包括整经、浆纱和织造。结果表明:开发的织物经密683.5根/10 cm,纬密432.5根/10 cm,经向断裂强力575.6 N,纬向断裂强力350.5 N,幅宽330.1 cm,实际下机无浆干重96.9 g/m^(2)。认为:开发的产品更加符合环保要求,质量指标满足了用户要求。
    • 张平; 方佳; 潘大庆; 龚方斌
    • 摘要: 探讨色纺交织环保面料的生产技术。利用传统棉纺织生产系统,以涤纶粘胶莫代尔混纺色纱为经纱,转杯纺色纱和涤纶长丝为纬纱,通过改造相关设备,优选器材,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和染整关键技术,形成了从原料预处理、纺纱、织造到染整的成熟工艺技术,顺利开发出免印染环保面料。结果表明:开发的产品不仅各项性能指标优异,而且成本较低,性价比高。认为:开发的色纺交织环保面料省去染整环节,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
    • 肖建波; 于勤; 王英; 秦浩; 汪爱举
    • 摘要: 针对棉纤维与毛纤维的长度差异大,混合后长度离散度高,混纺的棉/毛条易产生断裂的现象,文章采用精梳毛纺系统,改造生产设备,优化精纺工艺路线,确定加工工艺,开发出棉/毛50/50混纺纱。改造后的和毛机有效地控制了纤维过度开松,减少了纤维损伤程度;梳毛机顺利梳理并成条,有效防止了纤维缠绕和毛粒的产生;减小精梳机中锡林梳理区的弧长,不过度梳理,降低了梳理时毛条中短毛率的含量和平均长度离散;改造针梳混条时的喂入装置,实现毛条牵伸,棉条不牵伸。有效地控制了针梳机牵伸隔距大不能握持棉纤维的问题,解决了纺纱过程中的短纤落毛问题。该研究为开发棉/毛混纺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