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6386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2篇、会议论文1034篇、专利文献128306篇;相关期刊418种,包括染料与染色、上海染料、印染助剂等;
相关会议26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2011传化股份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佶龙机械第十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等;活性染料的相关文献由631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兴华、曾建平、陈荣圻等。
活性染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306篇
占比:96.88%
总计:132432篇
活性染料
-研究学者
- 张兴华
- 曾建平
- 陈荣圻
- 谢兵
- 房宽峻
- 顾喆栋
- 苏长湘
- 张玉卿
- 曹世川
- 宋心远
- 郝津来
- 谢孔良
- 李荣才
- 王雪燕
- 吴祖望
- 张玉高
- 何瑾馨
- 郑怡华
- 邢广文
- 崔浩然
- 唐人成
- 杨国旗
- 章杰
- 曹机良
- 柳长江
- 侯爱芹
- 刘振国
- 祝超
- 沙振中
- 蔡再生
- 陆军
- 权衡
- 毛志平
- 王光明
- 刘今强
- 刘子轩
- 邢建伟
- 刘卫斌
- 王专
- 孟春丽
- 张红娟
- 朱平
- 程翠云
- 徐成书
- 张淑芬
- 徐红
- 钟毅
- 高爱芹
- 林莉
- 王小军
-
-
杨晶晶;
徐丹;
漆喜;
李琳玉
-
-
摘要:
为探究含不同发色体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三聚氯氰为连接基,间氨基苯脲和2-氨基-5-萘酚-7-磺酸为偶合组分,与不同重氮盐偶合,制备了系列双发色体活性橙染料,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浸染、轧染和印花工艺中,测试了该类染料的各项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能,采用浸染染色,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时,染色布样的Integ值可达到13左右。该系列染料在棉纤维上的固色率在70%~80%,耐摩擦色牢度在3~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达4级以上。
-
-
姚骏;
陈秀芳
-
-
摘要:
为了对棉织物扎染工艺进行创新,将靛蓝、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进行缝扎、捆扎或夹扎,再用拔染剂处理。根据拔染原理,靛蓝采用氧化剂高锰酸钾进行拔染,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采用还原剂保险粉进行拔染。结果表明:将拔染与扎染工艺相结合,以靛蓝、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为地色的棉织物均可实现与常规扎染相反的图案效果。由于染料的拔染性能不同,可实现半拔或全拔。三种地色染料相比,活性染料品种多、色谱齐、染色牢度好,最适合棉织物的地色拔染。
-
-
钱威;
胡金辉;
王照朋;
赵强强;
章金芳;
何瑾馨
-
-
摘要:
为探索活性染料在低含水率固色工艺中的构效关系,试验首先模拟低给液染色工艺,对各过程棉织物用醋酸-尿素进行剥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各过程残液和剥色残液中的染料状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了Na_(2)CO_(3)质量浓度、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对纤维上染料水解率以及染料结构对反应效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带液量情况下,纤维上染料的水解率受Na_(2)CO_(3)质量浓度、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的影响较小;染料的活性基种类和数量是影响固色率的关键因素,即染料的透染性越好,活性基反应活性越高、数量越多,染料的反应效率和固色率越高。
-
-
王东伟;
房宽峻;
刘秀明;
张鑫卿;
安芳芳
-
-
摘要:
针对活性染料水解导致染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乙二胺改性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制备了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探究了初始体系pH值、乙二胺质量分数、改性温度和时间对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并考察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染色阳离子化棉织物的K/S值和颜色参数。结果表明:在初始体系pH值为11,乙二胺质量分数为40%,改性温度为60°C和改性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可制得粒径为96.5 nm,多分散指数为0.075,Zeta电位为-33.7 mV的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染色后阳离子化棉织物的K/S值可达9.3,是相同用量活性红195上染棉织物K/S值的3.1倍,且色彩鲜艳度提高,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
-
-
刘宇;
谢汝义;
宋亚伟;
齐元章;
王辉;
房宽峻
-
-
摘要:
针对涤/棉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大,碳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高等问题,研究了涤/棉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通过分析分散/活性混合染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染浴pH值、固色碱种类与质量浓度、汽蒸时间等对分散蓝79以及K型、KN型、M型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和两浴两步法工艺产生的能耗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一浴两步法染色织物可以获得与传统染色工艺相同的颜色深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可以达到4~5级;以分散蓝79和活性蓝19为例,相比于传统两浴两步法轧染,每染色1万m涤/棉交织物,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可减少45.5%的水耗、20.9%的电能消耗、41.7%的热能消耗、40.6%的CO_(2)排放。
-
-
-
姚文瑾;
董锋;
胡春艳;
朱智甲;
郑剑;
刘保江
-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BiVO_(4)/Bi_(2)Mo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当BiVO_(4)与Bi_(2)MoO_(6)物质的量比为10∶1,g-C_(3)N_(4)对BiVO_(4)的掺杂量为1.0%,pH为3,反应温度为160°C,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备的BiVO_(4)/Bi_(2)Mo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对活性艳蓝KN-R染液的光催化脱色率在120 min内可达到87%以上。
-
-
孙红玉;
盛春英;
张梦杰;
刘晓敏;
周志玲;
贾荣霞;
吕慧雯
-
-
摘要:
研究二醋酯/棉混纺织物的印花性能,得出最佳印花工艺。分散/活性染料一浴印花工艺配方为:染料(上海雅运雅格鑫系列)0%~2%,防染盐1%,小苏打2%,尿素5%,海藻酸钠糊50%,其余为水。最佳工艺流程为:称料→化料→刮样→烘干→焙烘→蒸化→热水洗→皂洗→水洗→熨干。最佳蒸化工艺为:102°C,8 min。面料经过后整理后,染色牢度均在3.5级或以上,且成品面料二醋酯纤维质量分数在1%以内。
-
-
左凯杰;
彭子威;
何瑾馨
-
-
摘要:
针对传统棉/氨针织物染色生产流程长、损耗大、能耗高等问题,采用新型高效复合生物酶,分别以高温灭活和加碱灭活方式开发练染一浴工艺。结果显示,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练染一浴工艺毛效略低、得色量略浅,但布面效果良好、色光稳定,且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基本相当(练染一浴工艺略高0.5级);练染一浴工艺具有显著的节水、节时及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可节水37.5%、节时15.5%~30.9%。
-
-
李宽绪
-
-
摘要:
氯化钙作为促染剂常被应用于活性染料染深色锦纶织物,但是氯离子容易腐蚀染缸内壁,缩短染缸的使用寿命,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染缸内壁被腐蚀后,表面凹凸不平或者存在点孔,容易造成锦/氨超细织物勾丝,给生产造成损失,因此替代氯化钙是印染企业的需求。醋酸钙替代氯化钙染色实验发现,相同质量浓度的醋酸钙能满足织物高水洗牢度要求和颜色要求,同时还克服了氯化钙中的氯离子腐蚀染缸的缺点,延长了染缸的使用寿命,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
-
房宽峻;
纪立军;
张建祥;
宋艳芳;
陈凯玲;
张战旗;
石振;
李付杰;
刘秀明
- 《2018年全国色织布行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无盐染色是减少废水中盐含量,提高废水再生回用率,减少废水排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不进行前处理的条件下,使用自主开发的活性染料和碱剂对棉针织物和纤维进行低温无盐染色,研究了碱剂用量、染色温度、染料浓度和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定了染料固色率.结果表明,未经过前处理的棉针织坯布在25°C染色4-10小时达到了与前处理后织物同样的染色效果.染色后原棉纤维的染料固色率比常规染色工艺高5%以上,其可纺性优于常规染色工艺.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原棉纤维染色后纤维表面变得洁净光滑,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
-
-
陈荣圻
- 《“科成杯”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第28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近年环保法规不断出台,环保问题使印花染料行业如履薄冰,印染行业不论大小,都有日暮途穷之感.一个国内外节水、节能和节约资源的新技出台,引来众多企业渴望在他们厂内实行.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由外转内的活性染料湿法冷转移印花工艺的内涵,基本理论,概略工艺作一简单介绍,与各印染企业分享这一新技术.
-
-
吴崇珍;
张泽志;
王瑾;
牛玉森
- 《全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第34届年会暨第20届全国印染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活性染料具有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应性强等特点,活性染料发展迅速,成为纤维素纤维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材料,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活性染料主要应用于染棉织物,也可染粘胶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但活性染料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低,燃料在上燃纤维是能与水发生分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不能再与纤维反应,造成染料的利用率低.同时上染纤维时需要大量的助剂,如氯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印染织物的成本,染后的染液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本课题是对活性红、黄、蓝三种染料在不同配比下进行染色而得到系列色谱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不同助剂、不同染色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染色效果相对较好的活性染料助色剂和染色工艺.实验总结了常规棉布染色工艺的优点和缺点.同时,由复色染色实验得到一个色谱系列,丰富扩展了染料的颜色图谱,得出了配色规律.实验中各种助荆的添加对染色效果影响很大,使用染色助剂后,棉布的匀染性、透染性、色牢度等性能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了助剂在染色过程中的重要性.
-
-
刘高阳;
王炜;
俞丹
- 《“科成杯”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第28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研究新型的适用于棉织物上的活性染料剥色油ReacDSA,其储存安全,稳定性好,具有修色剥色功能.本研究采用新型活性染料剥色剂对不同结构活性染料进行剥色,结果表明ReacDSA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剥色效果,而且经过剥色处理的织物强力损失小.剥色剂ReacDSA推荐的使用条件为8g/L、pH为5~6、温度为80~90°C.研究表明ReacDSA对不同结构的活性染料剥色效果不同,同时与保险粉进行剥色效果进行了对比,ReacDSA剥色效果好于保险粉.
-
-
曹贻儒;
刘美娜;
张建羽
- 《第36全国毛纺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活性染料因其不含重金属、无毒无害、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保等优点在不断升高的环保态势下逐步发展为媒介染文料的替代性染料.但活性染料易水解、固色率低、染料利用率不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课题以Lanasol兰3G染料为例,对始染温度、上染温度、固色温度、PH、匀染剂用量以及染料用量等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最终确定改良工艺为:15°C起染,70°C保温20min,最高染色温度98°C,80°C固色,最后采用酸中和.
-
-
-
金英爱
- 《2017年第十七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化学染料的广泛应用,蜡染所用的染料也有了多种选择.本文对活性染料蜡染染色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反复的实验总结出了活性染料在单色、多色蜡染中的染色工艺,并通过教学和创作实践证明活性染料蜡染染色工艺不仅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中,也可以用于服用面料和家纺面料的设计开发中.
-
-
王运利;
鲁风云;
易金刚
- 《2018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在纺织品的染整加工中,染色和整理多是分开进行的,采用此类工艺,路线长,流程多,并且耗工耗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一浴法同时完成对纯棉织物的染色和免烫整理.通过对染色K/S值和折皱回复角等测试,研究认为一浴两步法比一浴一步法染整工艺较为可取.
-
-
潘怡;
李庆
- 《“西南大学”全国纺织工装面料技术研发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本研究用超声波技术代替传统的的方法清洗羊毛,用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清洗工艺的纤维的上染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清洗的羊毛由于纤维表面的结构受到微小的破坏,从而增加了染料进入纤维的通道,对染料的上染率在染色初期有明显的提高.
-
-
马养鹏
- 《“西南大学”全国纺织工装面料技术研发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筛选染料、糊料和优化工艺,研究了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锦/棉织物同浆印花的印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碱性色浆中,同浆印花选择MSG合成糊料,碱剂小苏打质量分数10-15g/kg,蒸化时间30min,防沾皂洗剂SW-PA质量浓度2-3g/L,选择反应性高的活性染料和弱酸性的含金属酸性染料,在蒸化时间短的情况下,印花固色率高,白底沾污小,成品色光艳丽、色牢度好、手感好.
-
-
-
-
-
-
- 枣庄市聚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9-06
-
摘要:
本申请涉及织物染色整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性染料的染色助剂以及活性染料染整方法。一种活性染料的染色助剂,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1‑0.6)依次添加至水中进行活性染料染整;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包覆季铵碱形成的改性助剂10份、醇溶液5‑12份;所述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由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与二乙烯三胺改性而成;所述A组分在水中的添加量为(6‑10)g/kg;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原料:pH=3‑4.5的酸性物质。本申请所得染色助剂可以代替纯碱,以较低的添加量取得优异的助染作用,提升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色性能,活性染料的固色率高、色牢度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