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浅埋煤层

浅埋煤层

浅埋煤层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4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55848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等;浅埋煤层的相关文献由129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庆享、张杰、侯忠杰等。

浅埋煤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55848 占比:98.80%

总计:56529篇

浅埋煤层—发文趋势图

浅埋煤层

-研究学者

  • 黄庆享
  • 张杰
  • 侯忠杰
  • 张东升
  • 朱卫兵
  • 苗彦平
  • 余学义
  • 任艳芳
  • 侯恩科
  • 许家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蔚保宁; 黄庆享
    • 摘要: 为研究浅埋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破坏规律,准确判定采空区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以哈拉沟煤矿22208工作面浅埋煤层开采为背景,利用钻孔探测技术对其进行了探测分析。在哈拉沟煤矿22208工作面布置采前、采后钻孔共计8个,利用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观测法和彩色钻孔电视观测法对钻孔进行实测研究,得出切眼中部冒落带发育高度为7.22 m,切眼两端区域冒落带发育高度为13.42 m,切眼中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至少为49.32 m,切眼两端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至少为50.82 m。“三元沟”沟底冒落带发育高度为10.1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至少为25.8 m,“三元沟”出沟区域冒落带发育高度为21.2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至少为51.6 m。实测结果表明:工作面进回风巷附近和“三元沟”沟底导水裂隙带较发育,是工作面防治水、防溃水溃砂的重点区域,需现场提前采取措施并实时重点监测防护。
    • 苗彦平; 谢晓深; 陈小绳; 从通; 王建文; 侯恩科; 冯栋
    • 摘要: 以柠条塔N12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表裂缝填图、裂缝动态监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浅埋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发育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浅埋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发育程度高,以“台阶状”裂缝为主;面内裂缝平行间隔展布、间隔距离8~15 m之间;裂缝具有“先开后合”和“只开不合”2种活动特征;覆岩内部应力演化和破坏以“拱”型向前扩展,覆岩裂隙与地表裂缝相互贯通;地表裂缝超前产生及其活动特征与地表移动变形、地表“拉伸-压缩”变形转化、坡体滑移密切相关。
    • 李成章
    • 摘要: 针对盛鑫矿浅埋薄基岩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以及巷道支护问题,以该矿51204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顺槽开挖模型,研究巷道开挖后的塑性区、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阐述了巷道围岩控制对策与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在51204回风顺槽采用“螺纹钢锚杆+钢筋梯子梁+锚索+高强混凝土铺底”的联合支护技术,并对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现场应用结果显示,采用该联合支护技术后,围岩收敛量经28 d趋于稳定,巷道顶板、底板、左帮及右帮围岩最大变形量分别为38、27、18、21 mm,变形量处于可控范围内,实现了对51204回风顺槽围岩的有效控制。
    • 胡梦玲; 郜可欣; 叶家桐; 赵文龙; 任建喜; 苗彦平
    • 摘要: 留设防水煤柱是临近水库煤层保水开采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如何确定防水煤柱留设宽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保水开采问题的流固耦合机理,建立流固耦合作用的控制方程,以张家峁矿井常家沟水库周边4^(-2)煤层开采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采动对库岸边坡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浅埋煤层开采覆岩采动破坏特性与岸坡失稳模式,进而提出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临近库岸边坡时,库岸坡体先后出现向采空区侧倾倒转动和向水库方向滑移失稳的破坏模式;当坡面顶点产生反向水平位移且竖向位移急剧增加时,岸坡开始向水库方向滑移;当煤层顶底板孔隙水压力突变为0时,顶底板开始突水;取以上两种情况下较大煤柱宽度作为临界煤柱宽度,可以保证岸坡不出现失稳破坏且煤层顶底板不发生突水事故。在此基础上确定4^(-2)煤层防水煤柱宽度为109 m,工程实践证明该宽度可以保证安全开采。研究成果可为确定临近水库煤层开采的防水煤柱宽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 马振虎
    • 摘要: 为确定南梁煤矿3^(-1)号煤层30101-1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参数,采用工程类比、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不同支护参数情况下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工业实践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该孤岛工作面采用锚、索、网联合支护最优支护参数的方案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其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95 mm,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500 mm。该施工方法满足了现场工作面回采作业期间围岩稳定性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参数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曲秋扬
    • 摘要: 为解决郝家梁煤矿浅埋薄基岩厚松散层条件下7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来压强度不稳定、切顶步距不一致、反复切顶等难题,采用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方法,对超大采高工作面反复切顶特征、切顶原因及防治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切顶范围大、强度大、下沉速度快是其基本特征;工作面切顶具有见方效应;切顶具有超前性与整体性,地表台阶下沉迹线与架前切顶线接近;支架支护强度富裕系数小和薄基岩厚松散层条件是造成架前切顶的重要因素。从主动改变顶板垮落形式、“整体切顶”变为“分次局部破断”“大破断步距”变为“小破断步距”、提升支架支护能力、切顶压架监测预警、加强顶板日常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切顶防治策略,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工作面切顶频次显著降低,矿压显现强度变小,未发生压架事故。
    • 孙学阳; 李玲华; 李成; 苗霖田
    • 摘要: 为了研究过沟开采速度对浅埋煤层覆岩移动变形的影响,以陕北府谷庙哈孤矿区安山井田为研究对象,采用Rhino^(3D)-FLAC^(3D)耦合技术建立过沟模型,分别以4m/d、6m/d和8m/d的推进速度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开采速度对覆岩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以4m/d的速度对煤层进行开挖时,导水裂隙带高度、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分别为42.2m、1.67m和0.2m;以8m/d的速度对煤层进行开挖时,导水裂隙带高度、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分别为32m、1.01m和0.14m,相对于以4m/d的速度开采,其导水裂隙带高度、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分别减少了24%、40%和31%。随着开采速度增加,覆岩移动变形量有所减小,因此为了减少开采过程中覆岩的移动变形量,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煤层推进速度。
    • 白亚光
    • 摘要: 为了更深入的解析浅埋煤层在重复采动下的覆岩运动规律,通过使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对山西某煤矿1^(#)、2^(#)煤层进行模拟开采,最终得出浅埋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运动及裂隙演化规律,并通过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来验证,结果表明:1^(#)煤层开采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0 m,大约每开挖10 m形成一次周期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 m;2^(#)煤层开采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0 m,大约每开挖10 m形成一次周期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 m,2^(#)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1^(#)煤层开采完毕后,1^(#)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1.6 m,裂隙带高度约为20 m,垮落带为5 m左右;2^(#)煤层开采完毕后,1^(#)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3.2 m,2^(#)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1.8 m,裂隙带高度约为73.5 m,垮落带为15 m左右。
    • 王双明; 魏江波; 宋世杰; 侯恩科; 孙涛
    • 摘要: 黄土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地表非连续性的开裂损害,不仅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加大了生态修复难度,严重威胁着矿区生态安全。浅埋煤层开采地表非连续变形是特殊地质条件下覆岩破坏移动的结果,为更加系统地研究覆岩破坏对地表非连续性损害的影响规律,以陕北安山井田125203工作面为地质原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与物理相似材料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覆岩及地表破坏、岩块尺寸分布及力链演化等特征,揭示了覆岩力链演化对块体分布和地裂缝发育的影响规律,阐明了覆岩破坏块体对地表非连续损害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沟壑缓坡地带浅埋煤层开采覆岩垂向变形与水平移动受地形影响较大;覆岩破坏形成双分层块体结构,分层界面距煤层底板11.0 m,下分层块体平均长度小于5.0 m,上分层大于5.0 m,覆岩块体平均长度随岩层至煤层底板距离的增大呈幂指数增长特征,地表块体平均长度由坡底至坡顶逐渐增大;下分层垮落压实的岩块结构和应力集中的力链结构,影响着上分层块体和力链的分布及地裂缝的发育,地裂缝平均间距与上分层应力集中点平均间距基本一致,主沟段顺坡、沟底和逆坡地裂缝平均间距分别约为下分层应力集中点平均间距的1.10倍、0.75倍和1.95倍,分别约为下分层岩块平均长度的2.93倍、2.00倍和5.18倍;“砌体梁”位移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下分层底部岩块的下沉移动过程和特征,进而反映覆岩块体的双分层结构特征和地表的损害效应。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条件下沉陷控制与修复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白阳; 赵淑慧
    • 摘要: 由于薄基岩浅埋煤层具有基岩厚度薄、松散层厚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易出现台阶下沉、压毁支架等现象,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威胁较大。为了研究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变形破坏规律,以南梁煤矿1-2煤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基岩厚度对其工作面进行开采模拟,以此研究顶板破坏规律。通过模拟不同基岩厚度煤层开采时顶板垮落现象,对煤层的安全开采进行分区,以此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