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压显现

矿压显现

矿压显现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3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314642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矿开采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煤炭开采智能化、信息化新技术及应用2016年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议等;矿压显现的相关文献由23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伟、华心祝、石平五等。

矿压显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3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4642 占比:99.55%

总计:316049篇

矿压显现—发文趋势图

矿压显现

-研究学者

  • 张宏伟
  • 华心祝
  • 石平五
  • 朱卫兵
  • 于斌
  • 刘效云
  • 徐金海
  • 杨本水
  • 翟新献
  • 谢广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焘; 张坤铭
    • 摘要: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黄玉川煤矿216采区内5个工作面中部有构造隆起,导致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方向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倾角,形成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尤其是216^(上)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面临大坡度俯采条件,对综放工作面的设备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也给顶煤放出和采场矿压控制带来挑战。为解决黄玉川煤矿双向倾斜工作面综放开采矿压加强支护管理的难题,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黄玉川煤矿双向倾斜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近水平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场周边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在倾斜方向上是呈现对称分布的,并且在走向方向上有规律波动,而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则是不均衡分布和无规则变化的。因此可以判断出双向倾斜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容易造成顶板的偏应力集中,低水平位置的回采巷道矿压显现会更加剧烈,需要加强支护和管理。通过PFC^(2D)软件模拟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流动规律及冒落情况,研究了顶煤流动及放出规律,发现顶煤采出率随着俯采角的增大基本呈现出逐步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在现场生产中,应当对大倾角综放开采放煤工艺进行针对性地优化。不同放煤工艺下顶煤采出率及顶煤放出量规律模拟结果表明2轮或3轮顺序放煤方式条件下,顶煤的采出率高,说明多轮放煤可以让顶煤缓慢均匀下沉,最大限度减少顶板矸石的混入。根据模拟结果和现场可操作性最终确定了黄玉川煤矿的放煤方式是一刀一放、两轮顺序放煤。
    • 周茂
    • 摘要: 沿空留巷技术在神东矿区已经应用成功,但沿空留巷的矿压管控一直是难点。榆家梁煤矿43203综采工作面回顺为沿空留巷巷道,通过在回采过程中进行矿压观测和对超前支护巷道内的顶板及两帮进行观测,找到了沿空留巷对矿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比在正常回采、过架棚区和过集中煤柱不同的条件下沿空留巷压力显现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可行性强的支护和管理措施。
    • 邱占林; 吴超凡; 廖华林; 曾东富; 罗城; 黄俊南
    • 摘要: 顶板灾害作为福建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为了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以及优化升级顶板的管理,在分析高陂煤矿主采煤层顶板特征的基础上,从顶板岩性及其组合角度对其工程地质岩组、结构组合、沉积层序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高陂煤矿主采煤层顶板具有坚硬、较坚硬、软硬相间、软弱四种工程地质岩组类型;直接顶+老顶型、直接顶型、老顶型是该矿主采煤层顶板普遍的结构组合类型,而下软上硬型则是最主要的顶板沉积层序类型,矿压显现不强烈、不明显,来压强度不大、步距较小,是最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顶板类型。
    • 张锁纪
    • 摘要: 本文以庞庞塔煤矿9-301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矿压监测的研究手段,对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当中顶板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矿井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提供参考。
    • 王君杰
    • 摘要: 采用矿压在线监测系统及其他监测设施对杜儿坪矿近距离煤层73904综采工作面的支架受力、锚索受力及巷道顶板离层情况进行在线监测,掌握了近距离煤层在回采期间围岩应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分布状况和显现规律:3号煤层回采过程中采动压力对巷道影响区范围在15.5~19.8 m,且巷道受动压主要影响区域为下半部巷道内;工作面采动压力对于巷道内的顶板离层影响显著,一般情况下,影响范围会处于23.8~15.3 m,平均19.8 m,为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 褚乾鑫
    • 摘要: 为提高综放工作面末采生产效率以及安全保障能力,以9050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法分析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发现采面矿压显现不明显,采动动压影响范围为超前采面20 m,其中应力峰值位置位于采面前方5.5~7.5m范围内。针对采面开采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末采工艺技术,实现末采安全高效进行。
    • 张建超
    • 摘要: 为了分析矿井综采工作面不同复合顶板结构下开采岩压分布和显现特性,达到优化巷道支护设计的目的,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复合顶板的结构特点及复合顶板开采效果。以陕西某矿井工作面为例,通过液压支架、巷道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成果。结果表明,复合顶板中的软弱夹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坏,夹层的矿压显现分布对顶板特性有重要影响。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中间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高,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顶部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低。
    • 翟新献; 刘勤裕; 于春生; 赵晓凡; 吕超
    • 摘要: 为了预防巨厚松散层深埋基岩下厚煤层开采工作面溃砂溃水事故,以焦作矿区东部某煤矿16011综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方法,研究了煤层开采上覆基岩分类、导水裂缝带高度与覆岩岩性和采高之间的关系。通过工业性试验得到了巨厚松散层下顶分层开采采场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6011工作面采用顶分层开采期间,上覆基岩属于正常厚基岩;工作面年产量达到150万t实现了安全生产。综采工作面支架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和循环末阻力分别为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的64.26%和71.83%;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平均动载系数各为2.32和1.76。巨厚松散层下顶分层开采采场矿压显现规律与正常厚基岩煤层开采相近。工作面前方移动支承压力影响区达到90~140 m,其中剧烈影响区范围35 m。巨厚松散层下顶分层工作面前方移动支承压力影响区和剧烈影响区范围均大于正常基岩煤层开采。研究为特厚松散层下深埋基岩下厚煤层开采顶板围岩控制提供指导和参考。
    • 路洋波; 王元杰; 董亚东; 陈法兵
    • 摘要: 为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经历不同的采空边界条件下,工作面不同覆岩空间结构变化及对矿压显现的影响,基于理论计算、微震监测、应力在线监测等方法,对母杜柴登煤矿30202工作面回采期间所形成的不同覆岩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覆岩空间结构下强矿压显现特征及危险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020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先后经历“一面为自身采空区,三面为实体煤”到“两面为采空区,两面为实体煤”的边界条件,其覆岩空间结构相应的会经历“O”型、“O-S”型到“S”型覆岩结构转换和稳定的过程。工作面在“一面采空”条件下,回采过程中发生强矿压的危险性较小;工作面在经历“一面采空”到“两面采空”边界条件转变过程中,其临近已采工作面采空区侧及其端头煤发生强矿压的危险性较上一阶段明显增加;在“两面采空”条件下,本工作面高位岩层与相邻采空区上覆未回转下沉的高位岩梁容易产生连动,形成高位、跨度大的岩梁失稳,使得30202工作面回风巷侧在叠加应力影响下容易发生强矿压。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在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场矿压特征分析、顶板控制和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 顾以春; 钱秀; 李岗
    • 摘要: 为研究断层对巷道围岩稳定性,本文以某矿201和203工作面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受采动和断层共同影响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分布特征和应力场分布特征,揭示受采动和断层共同影响下201和203工作面回风顺槽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巷道过断层段的围岩塑性区形态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征,且巷道浅部围岩发生破坏,出现“卸荷”现象,围岩深部逐渐形成较为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煤柱过断层段围岩塑性区破坏形态较为均匀,其巷道围岩最大主应力分布范围近似呈对称分布。针对过断层段围岩破坏较为严重,在现有支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补强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