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98563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25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7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2011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等;周期来压的相关文献由82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庆享、代高飞、尹光志等。

周期来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8563 占比:99.86%

总计:298990篇

周期来压—发文趋势图

周期来压

-研究学者

  • 黄庆享
  • 代高飞
  • 尹光志
  • 崔铁军
  • 姜福兴
  • 尹时雨
  • 张进军
  • 李林
  • 段东
  • 王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黎宏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煤矿的生产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根据煤矿地质、煤层等条件选择最佳采煤工艺尤为重要。以5401和1405综采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及顶板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大采高工艺和综放开采工艺下对应工作面覆岩结构、液压支架载荷以及来压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为后期不同采煤工艺下顶板管理和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 吕文玉; 王海金; 伍永平; 杜旭峰; 贺雁鹏; 贾栋栋
    • 摘要: 为了准确预测综采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规律,采用灰度系统理论提取了影响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八个显著因素。针对支持向量机(SVR)预测模型过分依赖主观选择的参数问题,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选择的支持向量机(PSO-SVR)预测模型。试验结果得出:PSO-SVR比SVR模型在周期来压强度和步距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为47.7%、74.3%,决定系数分别提升为45.7%、44.6%。为突显PSO-SVR模型性能的优越性,与应用最广泛的BP普通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试验,粒子群算法对标准支持向量机模型性能优化效果明显,较普通BP神经网络优势显著。可见,PSO-SVR对于多种因素影响的非线性耦合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性。
    • 郑玉春
    • 摘要: 为掌握15301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工作面回采期间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顶板运动特征的分析,基于工作面上部、中部和下部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分析结果,得出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35.9~37.2 m和16.0~16.9 m范围内,来压强度呈现出中部大、两端小的特征;通过分析回采期间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分布特征,进一步得出ZY12000-30/68D型液压支架总体适应性较好,后续需提升支架初撑力的合格率,确保初撑效果,同时加强对工作面中上部液压支架的管理,防止支架出现压死现象。
    • 张治福
    • 摘要: 文章以某矿井为实例,根据其综采工作面地质概况和开采情况,对工作面的顶板类型和垮落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水力压裂顶板技术方案,使得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显著。
    • 侯俊
    • 摘要: 为得到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的变化规律,在东瑞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现场实测研究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和瓦斯涌出。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在工作面前方微震事件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增大,发生微震事件峰值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但是出现瓦斯涌出量峰值的时间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通过微震事件变化情况间接得到瓦斯涌出规律。东瑞煤矿S2205综放面瓦斯的大量涌出迟于煤岩充分破坏1个班。
    • 王辉
    • 摘要: 为掌握四老沟矿8406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承载特征,通过现场矿压监测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统计并对工作面支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3 m,动载系数为1.44,周期来压步距为18.7 m,动载系数为1.42,工作面来压强度中部最强,下部次之,上部最弱。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分析表明支架选型合理,能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 赵义平; 王子河; 邓腾林; 张志夫; 李敏巍
    • 摘要: 为研究坚硬顶板条件煤层开采后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对东胜煤田某矿区典型工作面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场推进过程中,离层裂隙较断裂裂隙发育要快,并且断裂裂隙总是位于采空区两端和开切眼上方,呈梯形分布;冒落带与裂隙带的分界点高度在50~60 m处;开采工作面推进至65 m时,基本顶初次来压;推进至85、103、122、145 m时,出现4次周期性来压,平均步距为20 m。
    • 杨继元; 董俊亮; 赵斌
    •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厚硬顶板临空巷道强矿压显现规律,以神东布尔台42107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42107综放工作面超前段矿压显现规律,并提出了“超前支架+顶板补强+煤帮补强+水力压裂”的具体防护措施,结果表明:42107综放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变化范围为17.3~34.0 m,均值为23.8 m;机头来压步距6.4~35.6 m,均值为20.0 m;机尾来压步距8.7~60.9 m,均值为28.7 m;中部来压步距8.4~44.2 m,均值为25.5 m,防治效果良好。
    • 白亚光
    • 摘要: 为了更深入的解析浅埋煤层在重复采动下的覆岩运动规律,通过使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对山西某煤矿1^(#)、2^(#)煤层进行模拟开采,最终得出浅埋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运动及裂隙演化规律,并通过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来验证,结果表明:1^(#)煤层开采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0 m,大约每开挖10 m形成一次周期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 m;2^(#)煤层开采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0 m,大约每开挖10 m形成一次周期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 m,2^(#)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1^(#)煤层开采完毕后,1^(#)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1.6 m,裂隙带高度约为20 m,垮落带为5 m左右;2^(#)煤层开采完毕后,1^(#)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3.2 m,2^(#)煤层直接顶最大位移量为1.8 m,裂隙带高度约为73.5 m,垮落带为15 m左右。
    • 张开智; 张劲松
    • 摘要: 工作面支架是重要的岩层运动控制手段,支护-覆岩关系是岩层运动及其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研究采用理论模型、经验模型等方法,对支护-覆岩关系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在理论模型化简、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一种顶板非均布荷载连续表达,建立3段式周期来压前顶板力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工作面支护可有效控制顶板变形,降低顶板弯矩与剪力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