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掺合料
活性掺合料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16855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华章、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粉煤灰综合利用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分会2013-2014年度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等;活性掺合料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家瑛、王培铭、郑永超等。
活性掺合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6855篇
占比:99.98%
总计:516936篇
活性掺合料
-研究学者
- 孙家瑛
- 王培铭
- 郑永超
- 鄢朝勇
- 周海文
- 孙浩
- 庄燕
- 李小亮
- 秦鸿根
- 陆文雄
- 陈旭峰
- 代文彬
- 何培
- 倪天银
- 倪文
- 冯启明
- 刘凤梅
- 刘建忠
- 刘进武
- 吕榕
- 周紫晨
- 孙振平
- 张冰
- 张士刚
- 张旭芳
- 张玉燕
- 张艳锋
- 慕儒
- 曾明
- 朱雅仙
- 李东旭
- 李柯
- 李沙
- 桂浩
- 梁卿达
- 王智
- 白杨
- 胡晓波
- 蔡雪军
- 赵亚妮
- 金凌志
- 陈晶
- 陈益兰
- 雷春燕
- 高德政
- (Missing)
- Birgit Meng
- Patrick Fontana
- TIAN Guiru
- Udo Wiens
-
-
杨海成;
陈志强;
陈灿;
范志宏
-
-
摘要:
为推动机制砂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开展了石灰石粉、微珠粉等活性掺合料对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石灰石粉可显著改善C80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其力学性能早期发展较快,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分别为0.065、0.88,机制砂制备的高强混凝土脆性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活性掺合料可显著降低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且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和硅灰混掺对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佳.
-
-
龚建清;
李发磊;
李柯;
屈志刚
-
-
摘要:
为了探究活性掺合料对环氧树脂修补砂浆的改性效果,为修补工程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硅灰和粉煤灰对环氧树脂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粘结强度、尺寸稳定性和抗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法探究和分析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使砂浆抗压强度降低,掺入硅灰可补偿强度损失,掺粉煤灰砂浆的强度随龄期增加而增加,但其中28 d和56 d强度低于对照组;硅灰和低掺量(≤10%,质量分数)粉煤灰可以提高修补砂浆粘结强度;硅灰对修补砂浆尺寸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粉煤灰则相反;砂浆的抗冻性随着硅灰掺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降低。
-
-
李杰;
米胜东;
李俊毅;
李沛
-
-
摘要:
为研究原材料对水泥基高强灌浆材料强度的影响,以水泥基高强灌浆材料28 d强度可达120 MPa的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分别改变水料比、集料和活性掺合料的掺量,对灌浆材料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水料比逐渐增大,灌浆材料的1d、3d、28d抗压强度逐渐减小;随着集料和活性掺合料掺量逐渐增大,灌浆材料的1d、3d、28d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的变化幅度不大;水料比是影响水泥基高强灌浆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料比宜≤0.10;集料和活性掺合料均存在最优掺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100%和27.5%.
-
-
-
-
摘要:
9月9日,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公司")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由福建公司牵头、中建商砼、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家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完成的《工业固废高效处置技术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功能化应用》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固废晶核早强剂与超高活性掺合料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
张亚涛;
汪宇;
陈吉春;
朱田生;
张成银
-
-
摘要:
基于有交互作用的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表,成型了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探讨了活性掺合料种类、水泥强度、减水剂种类、细骨料种类,以及其交互作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活性掺合料种类是四个因素中对90~360d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90~360d内,活性掺合料和水泥的交互作用一直影响着混凝土抗压强度,并且其影响程度随着龄期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180d时的影响程度达到最大值;细骨料种类对90~360d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
-
邓先宾;
程薇玮;
刘铭;
黄小军;
蓝小松
-
-
摘要:
针对石灰石粉与不同活性矿物掺合料协同效应的问题,分析石灰石粉分别与粉煤灰、矿渣、硅灰复掺对水泥胶砂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XRD微观测试方法分析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与活性掺合料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水泥胶砂强度,石灰石粉掺量为10%、活性掺合料掺量为20%时强度最大;微观测试分析发现粉煤灰、矿渣与硅灰能促进石粉的水化反应,其水化产物为碳铝酸钙(Ca4 Al2 O 6·CO 3·11 H 2 O);石粉可以更好地激发活性掺合料的活性,为水化产物提供成核基底.
-
-
崔孝炜;
狄燕清;
刘璇;
南宁;
周春生
-
-
摘要: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milled molybdenum tailings from Huanglongpu molybdenum tailings of Shangluo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y laser particle size instrument. The grindabilit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mineral microstructure of molybdenum tailings were researched by XRD and 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lybdenum tailings have a better grind ability than blast furnace sla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were 692 m2/kg by milling for 120 min, much smaller particles with submicron or nanometer size were also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illing time,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transformed from crystalline state to amorphous state. Grinding molybdenum tailings have got pozzolanic property. Because of the reunion phenomenon, too long grinding time will decrease the pozzolanic property.%利用激光粒度仪,以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研究商洛黄龙铺钼尾矿粉磨后的粒度分布特征,探讨了钼尾矿的易磨性.并通过XRD、IR对钼尾矿粉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钼尾矿具有较好的易磨性;粉磨120 min时,钼尾矿含有大量亚微米级和纳米级颗粒,钼尾矿粉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692 m2/kg.随着粉磨时间增加,钼尾矿粉颗粒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化.磨细钼尾矿具有火山灰活性,但是粉磨时间过长会出现团聚使活性降低.
-
-
杨益;
宁翠萍
-
-
摘要: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以活性掺合料矿粉、粉煤灰、引气剂、聚丙烯纤维以及再生粗骨料作为影响因素,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矿粉>粉煤灰>引气剂>再生骨料>聚丙烯纤维,并提炼出最优配合比.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矿粉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引气剂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其中聚丙烯纤维掺加可有效提高碳化性能,效果显著.基于普通混凝土碳化计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本次试验数据和国内学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建立了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经过试验值和预测值的对比分析,可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地精度和可靠性,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
-
严建华;
柏晓强;
崔素萍;
郝挺宇;
韩策
-
-
摘要:
对废弃玻璃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废弃玻璃在混凝土中可作为骨料和掺合料使用。作为骨料使用时,废弃玻璃内部的裂纹会引起碱骨料反应,可通过在混凝土或砂浆中加粉煤灰、玻璃粉等加以解决。玻璃的碱骨料反应效应随其颗粒度减小而减小,颗粒度减小到一定程度,玻璃颗粒产生火山灰活性。和粉煤灰相比,玻璃粉的火山灰活性在低龄期时较为明显。混凝土中用一部分玻璃粉替代水泥,其长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上升。玻璃颗粒和玻璃粉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价值,还和国家环保政策和区域有关系。
-
-
-
-
- 《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泥标准中矿渣和粉煤灰的最大限量,以及我国水泥标准中混合材料最大限量的制定依据,结合国内外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认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P I型硅酸盐水泥中活性掺合料的最大限量宜为:粉煤灰40%;矿渣粉60%;两者混掺55%.且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30%;其他种类硅酸盐水泥中的混合材料含量应计入掺合料掺量中.单方用水量:单掺矿渣粉时不宜大于185kg.单掺粉煤灰或粉煤灰与矿渣粉混合掺加时不宜大于180kg.应大力推广使用PⅠ型硅酸盐水泥,尝试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非活性掺合料.
-
-
-
-
-
赵顺增;
刘立
- 《2009年全国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标准化新进展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无节制使用活性掺合料将会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抗碳化的能力,进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从影响混凝土碳化性能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认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PI型硅酸盐水泥中活性掺合料的最大限量宜为:粉煤灰40%:矿渣粉60%;两者混掺55%,且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30%;其他种类硅酸盐水泥中的混合材料含量应计入掺合料掺量中。单方用水量:单掺矿渣粉时不宜大于185kg,单掺粉煤灰或粉煤灰与矿渣粉混合掺加时不宜大于180kg。
-
-
-
赵付明;
蓝俊康;
吴孟
- 《2006年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六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了比较粉煤灰、炉渣、变高岭石3种火山灰类物质释放出的活性铝和活性硅的能力大小,在室内分别用蒸馏水和石灰水对它们进行浸泡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从化学组分来比较,变高岭石所含的总铝和SiO2的量最多;在蒸馏水中,炉渣、粉煤灰呈现出碱性特征,而高岭石、变高岭石则呈现出酸性特征;变高岭石在经过高温处理后,其活性大增,无论在蒸馏水还是在碱性的Ca(0H)2的饱和溶液中变高岭石所释放出的溶解态Al及SiO2的量均比高岭石增加;在碱性的Ca(OH)2的饱和溶液中,变高岭石所释放的活性Al最多,而粉煤灰所释放的活性SiO2最多。
-
-
赵付明;
蓝俊康;
吴孟
- 《2006年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六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了比较粉煤灰、炉渣、变高岭石3种火山灰类物质释放出的活性铝和活性硅的能力大小,在室内分别用蒸馏水和石灰水对它们进行浸泡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从化学组分来比较,变高岭石所含的总铝和SiO2的量最多;在蒸馏水中,炉渣、粉煤灰呈现出碱性特征,而高岭石、变高岭石则呈现出酸性特征;变高岭石在经过高温处理后,其活性大增,无论在蒸馏水还是在碱性的Ca(0H)2的饱和溶液中变高岭石所释放出的溶解态Al及SiO2的量均比高岭石增加;在碱性的Ca(OH)2的饱和溶液中,变高岭石所释放的活性Al最多,而粉煤灰所释放的活性SiO2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