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师
法学教师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117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法学、民主与法制、经济研究导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四川省高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法学教师的相关文献由109位作者贡献,包括邹晓玫、万江、何家弘等。
法学教师
-研究学者
- 邹晓玫
- 万江
- 何家弘
- 余一多
- 卢亚男
- 孙昊亮
- 康贞花
- 张晓亮
- 张艾思
- 彭涛
- 徐娟
- 李兰
- 郑朋树
- 马莉
- 高文骁
- 严正鲁
- 乔刚
- 何裕奎
- 余锡文
- 冯振强
- 刘亚莉
- 刘仁山1
- 刘宗胜
- 刘岚岚
- 刘春芳
- 刘显刚
- 刘芳真
- 刘顺吉
- 卓沁洁
- 卢亚男1
- 卢大林
- 卢燕
- 可可
- 吴丹红
- 吴法天
- 吴越
- 周晶
- 唐荣智
- 夏玉琦
- 大薛(漫画)
- 姚摇
- 姬振旗
- 孔祥林
- 孙茂生
- 孙重秀
- 张卉芳
- 张卫平
- 张孝成
- 张廷栓
- 张弘
-
-
张晓亮
-
-
摘要:
在转型背景下,“双师双能型”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形成,就是法学方面的应用合格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法学专业教师首先需要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能够将这种储备转变成教育教学的能力,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法学教师也要有实务能力,也就是较强的法学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就同时要求具备“双师双能”,高校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伴随着法学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转变。
-
-
-
卓沁洁
-
-
摘要:
高校大学生每年遭受电信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为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与法学教师协同开展防诈骗教育工作.二者的专业领域、工作对象、教育目标均为防诈骗协同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从方式方法上讲,辅导员需更全面掌握电信诈骗的种类及应对手段,还应构建工作交流平台及评价反馈,使学生的疑问及时得到解决,形成防电信诈骗教育合力,以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法律意识和思辨能力.
-
-
可可
-
-
摘要:
前几日看到微博热搜上浮动的明星八卦消息里穿插着一条"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的新闻,震动了我的心。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条新闻里的金斯伯格是谁。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33年3月15日—2020年9月18日),女,德裔犹太人,美国法学家,女权主义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195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法学院,曾当法学教师和妇女权益律师,1980年被任命为联邦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审判区法官,1993年由克林顿总统任命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系最高法院内富有争议的自由派法官之一。
-
-
王小丽
-
-
摘要: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培养方法等将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法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任,而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相结合,必然带来法学学科教学方式的新变革,因此需要审视智能时代下高校法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找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而剖析高校法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的缘由,提出提升高校法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途径,以适应智能时代下高校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
-
-
张卉芳
-
-
摘要:
高校法学教师面临的内困外忧使其职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基于行动、在行动之中、由行动者开展的旨在通过反思改进行动的研究方法,具有优化路径、节约成本、创新机制的现实价值.行动研究能够从专业教学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促进法学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并能够从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的角度助力法学教师职业信仰培树,对法学教师职业发展具有炼器和铸魂的双重意义.文章结合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通过对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要素的思辨,探索行动研究在法学教师从业活动中应用受阻的机理,并从政策、投入和态度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
-
-
-
-
蒋鹏飞
-
-
摘要:
高等院校向社会提供的法律援助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但在实践中,我国高等院校不能设立律师事务所,学生没有参与案件办理的特殊权利,高校管理者对法学学科的建设理念陈旧,法律援助欠缺案源、资金等支持,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促使和鼓励高等院校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我国应允许高校设立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律师事务所,赋予学生“实习律师”的权利,加强对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的资金和案源支持,同时高校自身也应更新法学学科的建设理念.
-
-
陈太勇;
徐娟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师素质现状及不足,试图通过探讨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目标的定位、丰富法学教师素质培养内容以及完善、拓宽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的途径三大方面来构建高职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的体系结构,从而使法学教师能够胜任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形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的法律人才.
-
-
陈大勇;
徐娟
- 《四川省高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师素质现状及不足,试图通过探讨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目标的定位、丰富法学教师素质培养内容以及完善、拓宽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的途径三大方面来构建高职法学教师素质养成的体系结构,从而使法学教师能够胜任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形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的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