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
自由派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外交、国际关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220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国际问题研究、看世界、南风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大会等;自由派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时语、张捷、Peter Coy等。
自由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220篇
占比:99.35%
总计:45514篇
自由派
-研究学者
- 于时语
- 张捷
- Peter Coy
- 刘文立
- 展江
- 梁文道
- 洪晃
- 田雷
- 祝政宏
- 萧功秦
- 赵灵敏
- 钱克锦
- 陶短房
- 乐黛云
- 何帆
- 刘波(译)
- 刘瑜
- 卢周来
- 吕其昌
- 姜德昌
- 姬哲
- 安替
- 张广翔
- 张晓东
- 强世功
- 曾新民
- 朱学勤
- 李金芝
- 江涛
- 潘同文
- 薛涌
- 赵克毅
- 赵圣淦
- 迈克尔·舍默
- 锄头
- 黄正阳
- Avi Tuschman
- Charles Woif Jr
- Chris Matthews
- DOROTHY GAMBRELL
- Donald H. Straszheim
- IC(图)
- Mat-thew Philips
- Noel
- RobertJ.Barro
- Todd Purdum
- imaginechina
- ully
- Г.波波夫
- И.Н.约诺夫
-
-
刘卫东
-
-
摘要:
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前任大法官1973年对“罗诉韦德案”的判决结果,认定堕胎权并非美国宪法自然赋予的公民权利,而应交由各州自行决定。由于共和党控制的州多禁止堕胎,这一判决意味着全美半数以上女性的堕胎权被剥夺。美国是判例法国家,最高法院很少推翻自己先前的判例,而通过推翻先例来剥夺既定个人权利的做法更为罕见。这一判决是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围绕敏感社会议题展开激烈斗争的标志性产物,而其背后则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反复博弈。在此过程中,美国政治体制中隐含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
-
高建明;
刘鑫
-
-
摘要:
2016年,美国左右翼民粹主义同时崛起,引发了美国左翼的新一轮演变.左翼民粹主义带动了进步派的崛起.在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派内部发生了公民自由派与身份自由派的分化.进步派和公民自由派都提倡财富再分配,都主张通过财富再分配赢回白人工人阶级的支持,只不过前者向往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后者怀念罗斯福新政.进步派的崛起和公民自由派的抬头,合力促成了走第三条道路的温和派的左转:拜登在总统大选中把全民医保列入了政策备选项,在执政后推出了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投资额度最高的“重建更美好未来”法案.青年人是进步派的主要支持者,为进步派提供了持久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进步派和温和派的角逐之势会继续下去.新一轮演变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美国左翼的欧洲化,二是美国左翼短时间内难以终结政治极化的格局.
-
-
黄正阳
-
-
摘要:
自由派是当今活跃于西方的自由主义左翼。在美国,自由派则泛指民主党以及支持它的社会激进左派。自由派将他们的政治立场和观念视为普世和进步的价值,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新社会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和自由。然而,自由派的激进政策同样为当代美国政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身份政治、政治正确造成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同时左翼的政策也越发脱离实际,自由派的政治主张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自由。究其原因,是由于自由这一概念在思想史的演进中被变换了本意。自由主义及其支持者在历史发展中也变得愈发激进,建构理性主义与一元论逐渐成为了激进自由主义的内核,而这恰恰是最容易导致极权政治的诱因——以最崇高的实现人类救赎的动机制造了地狱般的结果。如何反思当今美国自由派的主张和逻辑,对于加深理解现代西方政治,助推我国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意义。
-
-
黄正阳
-
-
摘要:
自由派是当今活跃于西方的自由主义左翼.在美国,自由派则泛指民主党以及支持它的社会激进左派.自由派将他们的政治立场和观念视为普世和进步的价值,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新社会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和自由.然而,自由派的激进政策同样为当代美国政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身份政治、政治正确造成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同时左翼的政策也越发脱离实际,自由派的政治主张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自由.究其原因,是由于自由这一概念在思想史的演进中被变换了本意.自由主义及其支持者在历史发展中也变得愈发激进,建构理性主义与一元论逐渐成为了激进自由主义的内核,而这恰恰是最容易导致极权政治的诱因——以最崇高的实现人类救赎的动机制造了地狱般的结果.如何反思当今美国自由派的主张和逻辑,对于加深理解现代西方政治,助推我国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意义.
-
-
强世功
-
-
摘要:
2020年5月,美国国务院发布《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方针》(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报告。尽管从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舆论中对美国政府对华接触的批判不绝于耳,甚至这种主张也成为美国保守派在特朗普竞选中攻击自由派的主要理由之一,但这次美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公开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失败,至少表明经过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摸索,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中国崛起的新战略。
-
-
可可
-
-
摘要:
前几日看到微博热搜上浮动的明星八卦消息里穿插着一条"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的新闻,震动了我的心。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条新闻里的金斯伯格是谁。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33年3月15日—2020年9月18日),女,德裔犹太人,美国法学家,女权主义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195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法学院,曾当法学教师和妇女权益律师,1980年被任命为联邦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审判区法官,1993年由克林顿总统任命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系最高法院内富有争议的自由派法官之一。
-
-
尉光吉
-
-
摘要:
盖拉西姆·卢卡,本名萨尔曼·洛克尔,1913 年7 月23 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个自由派犹太家庭。受益于布加勒斯特独特的文化氛围,卢卡不仅会说意第绪语和罗马尼亚语,还学会了德语和法语。他早年阅读了大量德国哲学著作,并熟知精神分析理论。1930 年代,在好友多尔菲·特罗斯特的启发下,卢卡开始接触欧洲兴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1930 年代末期,如同他的同胞和先驱特里斯唐·查拉,卢卡把注意力投向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团体:1938 年,他多次前往巴黎,与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相识。
-
-
钱克锦
-
-
摘要:
最近,韩国宪政史上最年轻的党首--36岁当选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党首的李俊锡,成为热门话题之一。韩国政坛大致分保守派和自由派两大阵营,但政党却极不稳定,各党聚散离合无常,名称更换频繁,几乎每次选举都伴随一次政党重新洗牌,令外人目不暇接。
-
-
朱涛
-
-
摘要:
亚·普罗哈诺夫的小说 《黑炸药先生》 是当代俄罗斯极富争议的一部作品,它在发表后引发了评论界的轩然大波.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政治性大过审美性的作品,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它在文学界大获成功.小说的成功得益于当代俄罗斯商业资本的推动与年轻文学批评家们的通力配合.此番事件促成了新形势下俄罗斯爱国派与自由派的论战,它是考察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的一个生动案例.
-
-
-
江涛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如何看待"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现代性"理论衡量"十七年文学"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命题,但从中也衍生出了难以调和的争论之声.一方面,各自观点的内部均存在无法解决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学术增长空间.
-
-
江涛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如何看待"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现代性"理论衡量"十七年文学"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命题,但从中也衍生出了难以调和的争论之声.一方面,各自观点的内部均存在无法解决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学术增长空间.
-
-
江涛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如何看待"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现代性"理论衡量"十七年文学"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命题,但从中也衍生出了难以调和的争论之声.一方面,各自观点的内部均存在无法解决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学术增长空间.
-
-
江涛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如何看待"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现代性"理论衡量"十七年文学"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命题,但从中也衍生出了难以调和的争论之声.一方面,各自观点的内部均存在无法解决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发掘出新的学术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