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监测
治疗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7798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人人健康:医学导刊、应用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第三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2007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等;治疗监测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C.曹格、C.米歇尔、D.布洛克等。
治疗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7980篇
占比:99.99%
总计:578049篇
治疗监测
-研究学者
- C.曹格
- C.米歇尔
- D.布洛克
- H.布伦纳
- J.乌拜
- S.桑德斯-范维吉克
- T.迪特勒
- U-H.魏因休斯-泰伦
- K·H·罗森布卢特
- P·J·奇德斯特
- S·H·王
- S·L·德尔普
- S·R·哈姆纳
- T·D·桑格
- 曹炬
- I-C·卡尔森
- 法比奥·比安科
- 王乾隆
- 王涛
- 诺埃米·汤纳
- 邓清娟
- A.M.E.S.·卡拉斯科
- C.B.·拉韦利亚
- C.R.·贝尔托西
- C·E·亨特
- D·萨巴特
- G·梅瑞
- H·哈尔波伊
- J·H·赫布朗克
- J·K·沃尔拉斯
- J·R·布朗
- J·埃特鲁普
- J·萨巴奇恩斯基
- K·L·斯帕克斯
- K·米勒
- L.M.A.·丹南-里欧
- L·博罗茨基
- L·库什库雷
- L·特瑟瑞夫
- M·N·帕克
- M·卡尔多史
- P·K·图利帕诺
- P·达塔
- R·埃雷茨
- R·奥普弗
- R·萨奇法伊纳罗
- S·雷尼施
- T·埃利奥特
- Y·格罗斯
- Y·阿萨夫
-
-
高尧颖;
杨井;
陶娟
-
-
摘要:
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又称光线性角化病,是由慢性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发育不良病变,即上皮内角化细胞异常增生,有转化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潜在可能[1-2]。AK临床多表现为红斑或肤色的丘疹或斑块,伴有鳞屑,其直径约几毫米至两厘米不等,常融合成片,由于其具有砂纸般的质地,有时触诊比通过肉眼观察更容易诊断。
-
-
-
徐飞;
计钟;
唐元梁;
李桂香;
黄德群;
顾珩
-
-
摘要:
成像技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声成像作为一种非电离和非侵入性的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结合了微波成像高对比度和超声成像高分辨率的优点.因其具有利用内源性对比剂(如水和离子)或多种外源性对比剂(或两者兼有)提供结构、功能、和分子信息的能力,在预临床和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近几十年来,由于微波辐射源和超声硬件的不断发展,热声成像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本文阐述了热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成像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热声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当前在解决相应临床问题应用中的优势及研究现状,最后针对热声成像技术在现有生物医学中面临的挑战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
-
-
张玉梅
-
-
摘要:
一、什么是血常规检验我们都知道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红色粘稠悬液,所谓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进行计数和分类的相关检查,是血液检验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操作,而且血常规检验基本是从显微镜检查过渡到由血液分析仪检测。现在医学上血常规检验已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情况,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筛查中起重要作用。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处理,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前提,是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中的一环。
-
-
柴圣婷;
夏爽
-
-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炎是一组主要累及CNS的炎性血管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及MR血管成像(MRA)能够清楚显示管腔的形态变化,但对于管壁的显示存在缺陷.近年来,一些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管壁信息并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其中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HR-VWI)能够直接显示病变的管壁特征,在血管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顾CNS血管炎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并对各种影像技术在CNS血管炎的成像特征及应用予以综述.
-
-
-
-
-
-
-
-
-
蒋倩;
蒋学华
- 《第三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在美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总人数超过65万,冠心病也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大量来自全球性临床研究的有力证据,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冠脉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以及动脉粥样斑块消退的实验室研究,都毫无疑问地证实了高LDL-C水平是冠心病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我国心血管病人众多,发病率仍不断上升。目前,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患病人数约1.6亿人。他汀类药物(HMG-CoA抑制剂)对于降低病人LDL-C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肌肉、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的关系,并针对每一方面,总结出一些希望可以得到认同的药物治疗监测要点,供临床实践参考。此外,从风险-收益方面认为可以安全地应用他汀类药物从而有效地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
-
杨晓静;
王谦
- 《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妊高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妊高征发病机制的研究正逐步深入.Koni jnenberg等认为循环活化血小板(circulating activative platelet,CAP)增高是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选择了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inogen receptor,FIB-R)P-选择素(P-selectin,CD62P)作为CPA的分子标志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59例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和20例正常孕妇的CAP数量,探讨活化血小板检测在妊高征中的临床意义,为妊高征的病情判断和治疗监测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