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泥
污水污泥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1174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建筑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191270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五届)、第七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等;污水污泥的相关文献由2199位作者贡献,包括饶宾期、卢锡龙、万延见等。
污水污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1270篇
占比:99.80%
总计:191662篇
污水污泥
-研究学者
- 饶宾期
- 卢锡龙
- 万延见
- 赵子恺
- 刘晓冬
- 何如涛
- 田禹
- 王磊
- 张岩
- 解立平
- 梁敖铭
- 汪龙
- 金宜英
- 刘文斌
- 刘晓东
- 朱建伟
- 李性伟
- 欧阳华兵
- 王国华
- 聂永丰
- 胡艳军
- 谭学军
- 周宏伟
- 沈靖康
- 王冰
- 王灵佳
- 王逸贤
- 许国仁
- 周玲
- 左薇
- 张学洪
- 李欢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剑真
- 卢耀斌
- 张生昌
- 李圭白
- 李润东
- 王敦球
- 肖进文
- 郑小艳
- 郭亮玺
- 陆首萍
- 陈伟
- 严密
- 刘明伟
- 张力
- 张增强
- 张辰
- 李娟英
-
-
刘维科;
郑晓园;
王波;
应芝;
豆斌林
-
-
摘要:
水热处理是一种高能效的污泥绿色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掌握水热处理对污泥燃料特性的影响规律是顺利实现其后续热化学转化的前提。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评估原始污泥理化性质和水热处理条件与水热炭理化性质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热炭中氢、氮、氧和挥发分含量与水热温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而灰分和固定碳含量与水热温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高位热值主要受原始污泥中碳、氢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与原始污泥中碳、氢含量呈极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灰分含量呈极强的负相关关系。高灰分含量会影响水热炭中碳含量变化,转化为干燥无灰基后,碳含量随着水热温度升高而增加。但较高的水热温度不利于水热炭收率增加。相比于水热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弱,上述结论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根据方差分析建立包含具有统计意义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精度较高(Adj.R 2 0.8, RMSE 5%),但对水热炭收率和含水率的预测精度略低。研究结果对水热炭燃料特性评估和水热处理条件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
-
-
李书凯
-
-
摘要:
近年,我国啤酒产量约为3400万千升,以吨酒废水3.5吨计算,每年废水排放1.19亿吨,按照吨水污泥产量0.05%计算(污泥含水率80%),每年污泥产量5.35万吨。目前多数啤酒企业采用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等处置方法,占用大量土地、资金、能源。啤酒废水污泥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总糖、还原糖等营养成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啤酒废水的同时,使产生的污泥有效利用,变废为宝,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促企业发展、解决污泥处理与再利用,实现低碳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
-
李慧;
钟磊;
边康玲
-
-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污水处理厂待处理的污水和污泥量急剧增加,如何以经济和环境可接受的生态方式处理污泥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农业利用、垃圾填埋和焚烧是我国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然而,未来的污泥处置应注重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影响,节约经济成本。文章梳理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意义,分析了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建材利用、堆肥,污泥制备生物炭、可降解塑料、生物絮凝剂等资源化利用技术,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
-
-
程磊
-
-
摘要:
在中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的产量逐年上升。为了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中国加快了污水厂的建设,从2011年的2891座扩大到了2019年的4140座。作为污水处理副产物的污泥产量也不断增加,在中国截止到2020年污水污泥的产量达到每年8000万吨,并以每年32~52万吨的速度增长。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昆虫卵、有毒有害有机物、邻苯二甲酯、二噁英以及有毒和重金属污染物As、Cd、Cr、Hg、Pb、Cu等,污泥一旦进入自然界中对于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
-
殷琳鑫;
余鋆;
王智聪;
段培高
-
-
摘要:
城市污泥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并重新利用是污泥减量资源化的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水热碳化技术在城市污泥处理中的研究进展。首先综述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催化剂等因素对污泥水热碳化产物性能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对其影响最大。随后总结了污泥水热碳化产物的提质方法及应用,其固相产物可作为燃料、化肥、生物炭复合材料等,液相产物可联合厌氧消化等技术加以利用。同时,液相产物可以联合厌氧消化等技术加以利用。最后对污泥水热碳化处理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
-
章泓立;
吴思民;
金利学;
王军良;
林春绵
-
-
摘要:
为研究以河道底泥为主要原材料,废弃建筑泥浆、污水污泥及黏土为辅料制备陶粒轻骨料的适宜工艺条件,利用旋转管式反应炉分别探索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以及物料配比对陶粒轻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和综合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35°C/min,煅烧温度1175°C(保持15 min),河道底泥:黏土:废弃建筑泥浆:污水污泥(质量比)=47:17:16:20.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利用 Φ2500 m m×45000 mm回转窑生产线实现了陶粒轻骨料的规模化生产,产品形貌规则完整,表观密度为292.3 kg/m 3,筒压强度为1.30 MPa.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2010)要求.
-
-
徐杰;
黄群星;
孟详东;
郜华萍
-
-
摘要:
在污泥的热处置过程中,添加剂的存在会改变污泥中的磷形态从而对后续磷的回收利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综合利用化学连续提取(SMT方法)、SEM-EDS、XRD和ICP-M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CaCl2在水热炭化过程中对污泥中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热炭化可以使污泥中有机磷(OP)向无机磷(IP)转化,同时促进污泥中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向磷灰石无机磷(AP)的转化,CaCl2的适量添加可以促进上述转化过程.经过水热炭化处理后,污泥水热炭中IP和AP的浓度分别提升了35.6%和63.4%,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CaCl2时,污泥水热炭中IP和AP的浓度同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9.62mg/g和75.61mg/g.此时污泥水热炭中可溶性磷在2%CA溶液中的溶解度也达到最大的57.02mg/g,在此条件下,污泥水热炭中磷的生物有效性也达到最高.
-
-
-
- 《2017全国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创新技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污水污泥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它容积大、有恶臭味、有些污泥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菌等,若不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国内和国际的立法机构也越来越重视污泥治理问题.许多国家都推行了严厉的法律制度不再允许直接将污泥倾倒入海,也禁止将含有奇特有机物的污泥直接填埋,防止进入食物链.污泥的处置技术除传统的浓缩、消化、自然干化、机械脱水、消毒等,还有卫生填埋处置技术等。
-
-
张辰;
王磊;
谭学军;
王选贤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污水污泥高温(50°C)厌氧消化效果,并与中温(35°C)厌氧消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中温条件相比,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高温厌氧消化沼气产量高于中温,但沼气产率差异并不明显(1.13~1.25L/gVS去除);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良好,挥发酸/碱度比值仅为0.02~0.03;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出泥的CST均增加,并且高温消化污泥的CST高于中温消化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可能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变差.
-
-
-
ZHENG Xiaoyan;
郑小艳;
HU Yanjun;
胡艳军;
肖春龙
- 《第七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分析污水污泥热解过程能量利用、耗散及回收情况,提出了污泥热解制取三相产物处理系统的能量平衡模型,分析计算了污泥热解反应热;并利用回收率和耗能比两类指标对热解处理系统耗能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能量利用过程中总存在能源的耗散,节约能耗的主要方式是尽可能提高产物的能值、降低热消耗和废弃的能量.不同的热解工况条件下热量损失具有明显差别,热解停留时间时间长、升温速率低、热解温度高都造成输入能量和热损失增大;能耗评价也验证了热解技术回收的能量多,能耗比高.
-
-
王睿坤;
刘建忠;
虞育杰;
吴君宏;
周俊虎
-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采用碱处理方法对城市污水污泥进行破解改性,并对其成浆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行了研究。随着NaOH和Ca(OH)2投加比的增加,污泥水煤浆的粘度降低,成浆性变好。原污泥与煤掺混制浆时,特征粘度ηc。为1663.6 mPa·s,分别加入0.10 g/g DS的NaOH和Ca(OH)2处理24 h后,特征粘度降低为934.4 mPa·s和1283.4 mPa·s。rn 经碱处理后,污泥水煤浆的假塑性和触变性减弱,屈服应力也降低。与Ca(OH)2处理相比,NaOH处理对污泥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影响更加显著。原污泥水煤浆屈服应力为63.28 Pa,触变环面积为2078 Pa·s,污泥经0.10 g/g DS NaOH处理24 h后,污泥水煤浆的屈服应力降为9.84 Pa,触变环面积降低至585 Pa·s。粘度和屈服应力的降低有利于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降低浆体泵送压力,改善浆体雾化效果。
-
-
- 《2017全国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创新技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伴生物,中国目前年产含水量80%的污泥3000多万吨,其中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己成为城市污水处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HiROS污泥高速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采用部分湿式氧化法,结合活化和膨化技术,约50分钟可将含水率80%的污泥转化为含水率低于40%、具有高肥效的土地利用产品,实现原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与传统填埋技术相比,效率提高至少40万倍,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模式的重大转变,即“日产日清,就地处理”。
-
-
-
Liu Chunfu;
刘纯甫;
Zhao Qingliang;
赵庆良;
Meng Fanyu;
孟繁宇;
Wang Kun;
王琨
- 《2013(第四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污水污泥改良退化土壤既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又能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针对松嫩平原地区因干旱导致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分别以干化污泥、堆肥污泥和脱水污泥为土壤改良剂,研究污泥对该地区土壤碱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持水性和保水性的改善效果.将3种污泥分别与盐碱土进行不同比例混匀,以蒸馏水使土壤饱和含水,在室温25°C条件下,连续14d观测土壤含水率变化,并对土壤有机质与微观孔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的投加可以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土壤的持水和保水能力有所提高;有机质成分对土壤持水性能有显著影响.土壤中掺混50%(V/V)脱水污泥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土壤饱和含水率达到52.91%,14d后含水率仍保持在11.25%.对脱水污泥(50%,v/v)进行改良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变化进行分析,脱水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影响较小,且主要以残渣态存在.
-
-
- 《2017全国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创新技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各地处理污水量的增多,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越来越多.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很可能会腐烂变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病毒细菌,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置,将会严重影响地下水、土壤,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防止污泥造成的污染扩大,对其进行无害化利用,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污泥处理方面的技术工艺,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污泥的水热干化+焚烧无害化处理工艺进行了重点论述,使污泥得到最终处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
-
- 《2017全国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创新技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各地处理污水量的增多,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越来越多.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很可能会腐烂变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病毒细菌,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置,将会严重影响地下水、土壤,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防止污泥造成的污染扩大,对其进行无害化利用,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污泥处理方面的技术工艺,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污泥的水热干化+焚烧无害化处理工艺进行了重点论述,使污泥得到最终处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
-
-
-
-
- 曹恩惠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8-17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厂污泥及工业污水厂污泥深度脱水剂,所述深度脱水剂包括以下原料:铝盐类15~40份,硫酸钙10~30份,碳酸钠1~5份,硅酸盐类1~5份,镁盐30~60份,氯化钙1~5份,粘土矿物1~5份,碳酸盐类5~10份,碱性氧化物1~5份,硫酸亚铁5~15份,投加药剂使静电引力吸引、范德华力吸引、离子交换和化学沉淀等作用同时进行,将污泥中的镉、铬、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物,固化、钝化在污泥中,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在污泥中的迁移性,没有二次污染,切断分子链(表面结合水)出水,改善脱水污泥的理化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渗水性和脱水性,有利于填埋场的稳定,灭菌抑制腐化使污泥的指标得到改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