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蚀

水蚀

水蚀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43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75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电站焊接学术讨论会、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等;水蚀的相关文献由97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荻、谢永慧、张哲源等。

水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57.57%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2.29%

专利文献>

论文:175 占比:40.14%

总计:436篇

水蚀—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维英; 李卫军; 冯立国; 顾正皓; 干忠明; 马思聪
    • 摘要: 大型汽轮机低压缸末几级普遍选用自带冠长叶片,可显著提高汽轮机的性能。随着机组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时间增加,可能出现严重水蚀现象,致使叶冠受损或脱落,威胁机组安全。针对某厂2台630 MW汽轮机组低压缸末级动叶和导流环水蚀故障现象,分析诱发原因,采取对末级动叶进行超音速热喷涂、更换空心静叶、降低8A和8B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孔位置、提高低压排汽导流环的强度等综合措施,大幅提高了低压缸的抗水蚀能力。对大型汽轮机组低压缸水蚀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提高机组低压缸的可靠性。
    • 周瑞鹏; 屈丽琴; 赵莹; 杜鹏飞; 陈吟; 宁堆虎
    • 摘要: 土壤侵蚀在全球尺度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的威胁,全球、区域和国家尺度的土壤侵蚀调查评估是解决这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笔者主要梳理美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介绍美国水土保持需求调查(CNI)的建立背景和基本构架,重点分析目前一直沿用的美国国家资源调查(NRI)的系统设计、模型方法、采样方法、数据构成和发布体系。另外,该研究依据相对完备的NRI的土地利用统计和土壤侵蚀调查成果,分析近35 a美国土壤侵蚀调查涉及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和演变特征。美国的土壤侵蚀调查发展分为起步阶段、CNI阶段和NRI阶段3个明显时期,从1977年沿用至今的NRI系统是以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基础,从土壤侵蚀调查发展而来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其中土壤侵蚀调查涉及农田、人工草地和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土地3种地类。根据最新NRI报告的数据分析表明:1982—2017年农田的总面积总体减少2.7%,人工草地变化不大,CRP土地从1986年开始实施以后,总体趋势为先增后减。1982—2017年,在国家尺度上,美国水力和风力侵蚀量都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分别为39.96%和44.71%,期间,2007—2017年水力侵蚀有小幅反弹。在区域尺度上,6大区域水力和风力侵蚀都显著减小到稳定水平,各区减少的程度不同,但总体格局基本不变。对于侵蚀涉及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35 a尺度总体显著减少的基础上,人工草地和CRP土地的风力侵蚀速率自2002年以来有显著持续的增加。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可为我国区域和国家尺度土壤侵蚀调查体系建立提供经验、参考与借鉴,此外,美国近35 a的土壤侵蚀调查体系演变规律可为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和制定可持续的水土保持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宋松松; 胡斐南; 刘婧芳; 郭威震; 涂坤; 王金晓
    • 摘要: 为探究土壤内外力共同作用对降雨溅蚀过程的影响,通过调控不同降雨高度,采用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作为降雨材料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土壤内外力共同作用下溅蚀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及迁移特征。结果表明:1)随电解质浓度降低,土壤内力先急剧增大后保持稳定;团聚体稳定性先急剧降低后保持稳定;土壤总溅蚀量先急剧增大后保持稳定。表明土壤内力作用深刻影响团聚体稳定性和降雨溅蚀。2)在土壤内力作用下大团聚体破碎后形成的≤0.053 mm微团聚体含量最高;且随土壤内力的增大,≤0.053 m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3)随降雨高度增加,外力作用增强,土壤总溅蚀量增加,溅蚀团聚体中>0.053 mm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总溅蚀量与颗粒间静电斥力表现出良好的指数关系(R^(2)>0.94)。4)当内力作用不变时,不同溅蚀距离处的溅蚀量随溅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溅蚀物主要集中分布在0~10 cm的范围内;不同溅蚀距离内均以≤0.15 mm的土壤团聚体为主。同一距离处,随土壤内力作用的增大,团聚体破碎后释放的微团聚体数量越多,溅蚀量也越大。可见,降雨溅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空间迁移受土壤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 曹艳伟
    • 摘要: 露天煤矿开采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大量弃土、弃渣堆积成结构疏松、稳定性较差的排土场,在大量降雨作用下,出现严重水蚀现象,导致大量水土及碳氮磷等营养成分流失,土壤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矿区排土场边坡水蚀过程是一个水、土颗粒两相耦合及强非线性的复杂运动,野外试验过程应有效排除自然环境的影响,准确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室内试验应考虑模型的边界效应,建立与大尺度模型或实际工况的关系,在数据采集分析中能够体现时空差异性。
    • 张树利
    • 摘要: 在“双碳”目标下,燃煤机组必须配合非化石能源机组进行深度调峰,在此过程中存在热电解耦难、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锅炉稳燃性差、选择性还原脱硝入口烟温低、直流炉水动力特性差、锅炉积灰、协调控制品质差等问题。综合当前既有研究与运行实践经验,认为:切除低压缸运行与电热锅炉技术可实现不同程度的解耦,燃烧器改造可从本质上提升锅炉稳定性,零号高压加热器技术可有效提高脱硝入口烟温,提高末级叶片材质可防止水蚀,零号高压加热器、高位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水动力特性差问题,增加声波吹灰器可有效消除烟道积灰,系统逻辑优化可提高协调控制品质。此外,深度调峰期间仍需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例如锅炉氧化皮脱落、锅炉6大风机安全裕量小、高低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等,以提升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灵活性,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 蒋奇宏; 余景乐; 蒋洪琛; 姜茜; 许桓瑞
    • 摘要: 黄土高原的总面积为64×10 km^(2),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生态被破坏等问题,水土流失面积竟高达45.4×10 km^(2)。由此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年土壤流失量巨大,并且流失速度极快。因此,为了科学评估黄土高原土壤保持功能变化,在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现有水蚀模型的基础上,以CSLE水蚀模型为建模基础,通过集成建模方法优化水蚀模型,选择适用于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土壤保持功能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以一般重要为主,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所占面积为0.66 km^(2),所占比例为1.2%,主要集中在东南方向。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了数据和方法参考。
    • 杨建道
    • 摘要: 以某汽轮机低压缸末级长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并结合粒子输运模型,探究了末级长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动力和制动损失,给出了各叶高段所受到的气动压力和水锤压力。结果表明:末级动叶顶部为二次水滴冲击最严重的区域;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末级长叶片将承受更严重的水蚀
    • 薛翔; 李勇; 刘福广; 黄其洲; 刘刚
    • 摘要: 汽轮机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受蒸汽凝结水作用会发生水蚀损伤,镶嵌司太立合金是通用的抗水蚀防护方法。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水滴的速度、尺寸对司太立合金水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滴速度和尺寸均会对司太立合金应力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水滴碰撞速度的增加,司太立合金最大等效应力升高,当速度超过293 m/s后,最大等效应力大于屈服强度,并产生较高的次生应力;随着水滴尺寸的增加,最大等效应力显著提升且超过司太立的屈服强度,但当水滴半径超过750μm后,碰撞最大等效应力基本不变,且大尺寸水滴在高速碰撞过程中分裂成更小的水滴,并与司太立合金继续发生碰撞,产生高于司太立合金疲劳极限的次生应力;碰撞速度和水滴直径越高,其产生高于疲劳极限的次生应力峰数增加,加速司太立合金的疲劳损伤。
    • 王䶮飞; 韩志勇
    • 摘要: 分析某型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损失现状、结构特点和运行工况,确认损伤产生的原因。基于对当前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制造工期及运行要求的研究,以非平衡凝结方程设计了新型高强度动叶片及固定结构。修复后的工业汽轮机已运行近一年,性能与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目标,由此表明本方法可行,能够解决同类型工业汽轮机的类似问题。
    • 应秀龙
    • 摘要: 大型汽轮机中的自带冠长叶片长时间在低负荷下运行易出现水蚀故障,致使叶冠受损或脱落。文章针对某厂两台630 MW机组低压缸末级动叶、导流环水蚀现象分析了诱发原因,采取末级动叶喷涂、空心静叶加装、疏水系统改造等措施,大幅提高了低压缸的抗水蚀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