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蚀

风蚀

风蚀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82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47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水土保持、农机化研究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0年烟台沙漠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风蚀的相关文献由2002位作者贡献,包括董治宝、赵爱国、李宏等。

风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4 占比:66.9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3.26%

专利文献>

论文:247 占比:29.83%

总计:828篇

风蚀—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娜; 王超; 万秀云; 赵春桥; 张微微; 史瑞双; 樊冉冉; 李翠
    • 摘要: 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季休耕期(上年11月—次年2月)和春季备耕期(3—5月)风蚀物质量、粒径及碳氮含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欧李与玉米翻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垂向分布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果桑、葡萄与玉米免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在监测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无规律性变化。(2)春季备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输沙通量均高于冬季休耕期。(3)冬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500~2μm;春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250~2μm。(4)5种土地利用类型冬季休耕期风蚀物碳氮含量高于春季备耕期。风蚀物质量、碳氮含量及粒径的垂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输沙通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防风草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的作用。
    • 李鑫浩; 曹文华; 牛勇; 吕青霞; 袁利; 赵磊
    • 摘要: [目的]开展黄泛区沙地结皮硬度、厚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该区域结皮抗蚀机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黄泛区风沙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一年两熟耕地(T_(1))、一年一熟耕地(T_(2))、裸地(T_(3))、自然恢复地(T_(4))4种下垫面条件,开展土壤结皮硬度、厚度以及土壤、气象和植被等影响因子的定位观测,并采用统计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索土壤结皮厚度和硬度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下垫面条件下的土壤结皮平均硬度大小依次为:T_(3)>T_(4)>T_(1)>T_(2)。T_(1),T_(2)土壤结皮硬度与温度、植被高度、植被覆盖度和近地表风速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T_(3)>T_(2)>T_(4);T_(1),T_(2)土壤结皮厚度和近地表风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T_(3),T_(4)土壤结皮厚度和累计补水量、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5)。耕作条件下,植被高度对结皮硬度和厚度变化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达37%以上;无耕作条件下,近地表风速和累计补水量分别对结皮硬度和厚度变化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分别达到51%和45%以上。[结论]人为耕作不利于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土结皮的形成和硬度的保持。植被、近地表风速、温度是影响风沙土结皮硬度和厚度的重要外部因素。风沙土结皮厚度、硬度变化趋势与表层含水量表现出同步变化的特征,其中土壤结皮硬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无耕作,风沙土土壤结皮硬度和厚度的主要驱动因子也不相同。
    • 周瑞鹏; 屈丽琴; 赵莹; 杜鹏飞; 陈吟; 宁堆虎
    • 摘要: 土壤侵蚀在全球尺度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的威胁,全球、区域和国家尺度的土壤侵蚀调查评估是解决这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笔者主要梳理美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介绍美国水土保持需求调查(CNI)的建立背景和基本构架,重点分析目前一直沿用的美国国家资源调查(NRI)的系统设计、模型方法、采样方法、数据构成和发布体系。另外,该研究依据相对完备的NRI的土地利用统计和土壤侵蚀调查成果,分析近35 a美国土壤侵蚀调查涉及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和演变特征。美国的土壤侵蚀调查发展分为起步阶段、CNI阶段和NRI阶段3个明显时期,从1977年沿用至今的NRI系统是以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基础,从土壤侵蚀调查发展而来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其中土壤侵蚀调查涉及农田、人工草地和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土地3种地类。根据最新NRI报告的数据分析表明:1982—2017年农田的总面积总体减少2.7%,人工草地变化不大,CRP土地从1986年开始实施以后,总体趋势为先增后减。1982—2017年,在国家尺度上,美国水力和风力侵蚀量都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分别为39.96%和44.71%,期间,2007—2017年水力侵蚀有小幅反弹。在区域尺度上,6大区域水力和风力侵蚀都显著减小到稳定水平,各区减少的程度不同,但总体格局基本不变。对于侵蚀涉及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35 a尺度总体显著减少的基础上,人工草地和CRP土地的风力侵蚀速率自2002年以来有显著持续的增加。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可为我国区域和国家尺度土壤侵蚀调查体系建立提供经验、参考与借鉴,此外,美国近35 a的土壤侵蚀调查体系演变规律可为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和制定可持续的水土保持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赵杨军; 廉冰; 杨洁; 王彦; 罗恺
    • 摘要: 根据龙和低放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场周围自然环境条件,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处置场关闭后安全评价方法,考虑处置场关闭后风蚀作用下,处置场覆盖层被侵蚀后,周围公众在处置单元上方建房以及居住所受到的剂量。经计算,处置场关闭后风蚀作用对公众造成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0.568 mSv/a,满足剂量控制值1 mSv/a的要求,关键核素为^(129)I,关键照射途径为食入内照射途径,风蚀景象对公众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
    • 杨占(译); 吕凡; 章骅; 王伟; 徐翔宇; 邵立明; 车宗贤; 卢秉林; 叶建锋; 何品晶
    • 摘要: 研究亮点*土壤中碎塑料丰度随覆膜年限增加而提高,“温室+地膜”种植方式下土壤中微塑料丰度最高;*预计农田连续覆膜25 a后,每年向大气释放6.91~38.11 kg/hm^(2)的塑料碎片;*约有6个/m2的微塑料沉积在距源头690 km的城市。2背景目前研究聚焦于微塑料对土壤微环境、土壤中无脊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引发的区域原位影响,而其可能造成的跨区域影响鲜有报道。
    • 侯永刚; 李伟群; 赵旭东; 岳欢; 尹文华
    • 摘要: 本文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考虑路堑和公路的共同作用,模拟风沙两相流流经路堑和公路时周围的流场特征,分析风沙流对路堑和公路的共同作用机制,揭示沙漠公路的风场和沙粒沉积特征。得出以下结论:风沙流条件下,在路堑底部左右风场有两个低速区,路堑左侧顶部有一个高速区;沙粒先在底部沉积,然后沿坡面跃移上公路,经过高速区后,在路堑右侧地面沉积;最后,路堑底部和右侧边坡沙粒和路面沙粒沉积一层层加厚,风蚀风积分布特征不变。本结论可以为沙漠公路的防沙治沙提供指导性依据。
    • 裴亮; 王春辉; 孙莉英
    • 摘要: 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黑土区土壤侵蚀通常是风力和水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通常针对单一作用力,风蚀和水蚀的研究相互独立,很少进行风水复合侵蚀的机理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总结归纳东北黑土区关于风蚀、水蚀以及风水复合侵蚀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存在黑土区土壤侵蚀问题,提出关于黑土区风水复合侵蚀机理研究的建议,为黑土区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 杨小亮; 靳正忠; 丁刚; 俞祥祥; 王海峰
    • 摘要: 尾矿风蚀是影响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喀拉通克铜镍矿加乌尔尾矿库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对不同风速、含水率和结皮量条件下的尾矿风蚀率、风蚀颗粒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风蚀率、风蚀颗粒量及其碰撞能量随着试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尾矿含水率和结皮量的增加而减小。首次出现颗粒碰撞的风速随着尾矿含水率和结皮量的增加而增加。尾矿风蚀颗粒主要分布在3 cm高度内,占总风蚀颗粒的50%以上。在结皮不被吹破的情况下,结皮的抗风蚀效果要优于含水率。因此,结皮抗风蚀效果与风速和结皮量有关,10 m/s以下风速任何结皮量均能有效抗风蚀,12 m/s需25 g以上结皮量,14 m/s需50 g以上结皮量;而含水率在任何试验风速下需达到2.72%以上才有较好的抗风蚀效果。
    • 王欢; 张萍; 王朔; 郭佳茹; 王博; 张昱; 秦海琴; 靳磊
    • 摘要: 风蚀是固沙植物根系暴露的主导因素.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8 年生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成株进行3 个深度(10、20、30 cm)的主根暴露处理,并揭示其生理过程及适应机理.结果表明:(1)柠条锦鸡儿主根暴露10 cm 的各项生理指标在21 d 内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暴露至30 cm 深度其MDA 含量、Pro 含量、叶绿素含量、Chl(a/b)、CAT 活性在第7 天均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至第21 天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可溶性糖和SOD 与对照间始终无显著差异,由此判断主根暴露10 cm对柠条锦鸡儿未产生逆境胁迫,暴露30 cm深度后的7 d 内通过启动以游离脯氨酸为主的渗透调节系统以及增强CAT活性清除H2O2,使其逐渐恢复至生理稳态;(2)沙拐枣根系暴露10 cm的第7天通过可溶性糖的积累和Chl(a/b)的升高调节生理稳态,暴露20、30cm深度的第14天和第21天,SOD、CAT、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均显著下降(P<0.05),即其抗氧化酶系统开始紊乱,光合作用下降.综上,主根暴露30 cm 深度仅在暴露早期对开花期的柠条锦鸡儿生理有影响,而展叶期的沙拐枣在根系暴露20 cm 深度以上,即表现出中重度干旱胁迫响应.
    • 武亚堂; 吴建国; 王立
    • 摘要: 在2019年的3月1日 ?5月31日,以PM2.5采样器、自动气象站与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对山东泗水县开垦农田近地表80 cm处空气中PM2.5逐日浓度与环境因素进行了观测,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了PM2.5浓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 ?5月,山东泗水县开垦农田近地表80 cm处空气中PM2.5浓度平均值为160.98μg·m?3、变化范围在16.67~333.33μg·m?3.同时,PM2.5浓度变化与风速呈显著指数函数关系(P<0.05),与0?5 cm土层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指数函数关系(P<0.05);PM2.5浓度变化与气温呈极显著倒数函数关系(P<0.01).另外,PM2.5浓度变化与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0?5 cm土层土壤温湿度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风速和土壤湿度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在春季,山东泗水县农田近地表空气中PM2.5污染受风速和0?5 cm土层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