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耕

免耕

免耕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71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4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1841篇;相关期刊436种,包括水土保持应用技术、农业工程学报、当代农机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08年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植物养分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等;免耕的相关文献由78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洪文、王庆杰、何进等。

免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4 占比:3.79%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1841 占比:96.15%

总计:53919篇

免耕—发文趋势图

免耕

-研究学者

  • 李洪文
  • 王庆杰
  • 何进
  • 李问盈
  • 卢彩云
  • 许衍兴
  • 许衍隆
  • 许新乐
  • 黄璜
  • 朱惠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徐龙龙; 殷文; 胡发龙; 范虹; 樊志龙; 赵财; 于爱忠; 柴强
    • 摘要: 地膜玉米免耕结合水氮减量对小麦稳产增产的作用已经验证,但其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研究仍比较薄弱.2018—2020年,采用裂区设计,设置地膜玉米免耕(NT)和传统耕作(CT)两种耕作方式,传统灌水(I2,2400 m3 hm–2)和传统灌水减量20%(I1,1920 m3 hm–2)2个灌水水平和施纯N 225 kg hm–2(N3)、180 kg hm–2(N2)和135 kg hm–2(N1)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耕作措施、施氮水平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SPAD值、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灌水水平对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全生育期平均来看,NT较CT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SPAD值、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4.5%~44.1%、13.2%~16.3%、7.4%~9.0%、14.5%~24.2%;与I2相比,I1小麦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了6.5%~13.6%.N1较N3叶面积指数、光合势、SPAD值、光合速率分别显著降低了6.4%~13.6%、7.5%~12.7%、6.0%~10.2%、7.5%~17.5%,N2与N3无显著差异.耕作措施、施氮水平、灌水水平三者均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影响显著.NT较CT分别显著提高13.4%~16.5%和9.0%~13.4%;I1较I2分别显著降低6.5%~6.7%、4.3%~7.4%;与N3相比,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0.0%~11.9%、12.6%~19.4%,N2与N3无显著差异.关联矩阵分析表明,地膜玉米免耕结合水氮减量通过延缓小麦SPAD值的降低,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小麦的光合势和光合速率从而实现增产.
    • 张兴义; 李健宇; 郭孟洁; 胡伟; 李建业
    • 摘要: 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黑土坡耕地土壤结构的影响以及水土保持效应,通过秸秆覆盖免耕(NT)和传统顺坡耕作(CT)2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对土壤结构、土壤保水能力、保土效应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T与CT相应性状比较,土壤容重没有显著增加(P>0.05),在0—20 cm土层,虽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低,但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水稳性大团聚体(WR_(0.25))含量,WR_(0.25)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分别提高了垄台土壤初始入渗和稳定入渗速率28.8%,24.7%;0—10 cm土层,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减少了产流次数、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为11次,86.6%和98.9%,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续秸秆覆盖免耕是一项有利于土壤结构稳定和遏制土壤侵蚀的黑土地保护措施。
    • 席修省; 宋维梅
    • 摘要: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确保小麦稳产、高产。该文阐述了曲阜市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现状,并具体阐述了选种优良品种、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适时播种等技术要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 许竹溦; 雷俊; 邵晓伟; 余文慧; 汪寿根; 陈润兴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衢州市免耕栽培的鲜食大豆品种,有效降低鲜食大豆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以早熟春季鲜食大豆品种沪宁95-1、浙鲜12及中迟熟品种衢春豆1号、浙鲜9号、浙鲜16号、青酥2号、交大133、辽鲜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适宜衢州市春季免耕栽培的鲜食大豆筛选试验。试验地选择连续2年免耕栽培春季、秋季鲜食大豆的田块,采用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17∶17∶17)750 kg/hm^(2),密度为18万株/hm^(2)。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浙鲜12及中迟熟品种浙鲜16和衢春豆1号较适合在衢州地区免耕栽培。
    • 杨彩红; 耿艳香; 伏星舟; 严长庚; 柴强
    • 摘要: 为探讨耕作及轮作方式对小麦、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设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T1)、小麦-冬油菜→玉米→小麦(T2)、小麦→玉米→小麦(T3)三种轮作模式,以及小麦免耕留茬(N)和传统耕作(C)两种耕作方式,研究6种模式下西北荒漠绿洲区小麦(W)、玉米(M)农田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组分变化。结果表明,2016-2018年度,在小麦、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免耕处理(NT1-W、NT1-M、NT2、NT3)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较相应传统耕作处理减少了5.51%~37.08%、1.26%~6.44%、5.37%~68.63%和16.74%~71.92%,0~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4.23%~12.75%、13.27%~23.92%、6.78%~15.15%和-11.48%~23.74%。在2018年,5~20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为NT1-M>NT2>NT3>CT3>CT1-M>NT1-W>CT2>CT1-W;NT1-W、NT1-M、NT2、NT3处理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较相应传统耕作处理降低了22.97%、9.14%、13.57%和6.55%。小麦间作玉米免耕处理提高土壤重组有机碳的效果最优,0~5cm和5~20cm土层的重组有机碳分别较CT2、CT3高出19.87%~34.60%、18.33%~30.38%和16.15%~31.33%、14.63%~33.89%。总之,免耕轮作使土壤呼吸速率、有机碳含量降低,改善了土壤有机碳组分,但不同轮作模式间有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和小麦-冬油菜→玉米更有利于土壤固碳,可以考虑作为重要轮作模式在研究区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 李红松
    • 摘要: 广西兴安县地处桂北地区,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县和甜玉米生产大县。当地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探索推广“优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免耕冬白菜薹水旱轮作”绿色高效粮食和经济作物协同发展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农民增收后劲,还延长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食品加工业、青贮饲料加工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 杨彩红; 耿艳香; 伏星舟; 严长庚; 赵宇浩; 罗永忠; 柴强
    • 摘要: 针对我国西北荒漠绿洲区传统精耕细作土地沙化和生产力水平低的农业生产现状,于2016—2018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设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冬油菜→玉米、小麦→玉米3种轮作模式,小麦免耕留茬和传统耕作两种耕作模式,研究了免耕轮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冬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3种轮作模式在不同年份间变化不一致,总体表现为免耕条件下作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有所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免耕并未显著影响3种轮作模式作物的光合特性;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小麦-冬油菜→玉米的光合速率较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和小麦→玉米增幅分别为-3.85%~4.91%和1.44%~2.31%,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增幅分别为-13.01%~4.20%、9.60%~29.36%、-0.48%~1.83%和17.10%~34.66%、-4.58%~7.07%、-5.11%~7.41%。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免耕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小麦、玉米产量性状表现出一定的优势,2018年度,免耕处理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冬油菜→玉米、小麦→玉米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相应传统耕作处理增加了1.60%、3.14%、5.22%。在不同年度,免耕各处理小麦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了1.52%~5.08%、0.44%~2.84%、1.88%~3.82%,传统耕作小麦/玉米处理间作玉米的穗位高、穗长、单株穗粒数及百粒重较其他处理的增幅为-1.80%~4.83%、-0.46%~4.55%、1.96%~11.10%和5.16%~7.32%。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小麦-冬油菜→玉米种植模式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高于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和小麦→玉米处理,小麦/玉米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小麦-冬油菜→玉米轮作模式在免耕留茬条件下有助于增强作物地上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作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黄达; 姜玉琴; 谢先进
    • 摘要: 免耕是一项重要的农田耕作措施,为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核心内容,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免耕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免耕的发展提供支持。
    • 赵文罡; 李洪刚; 韩国靖; 王莹; 刘志岩; 顾耀权; 于洪斌
    • 摘要: 介绍了秸秆覆盖还田对提升农业生产、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吉林省秸秆覆盖还田耕作技术模式发展现状。针对吉林省西部风沙土区风蚀严重、土壤贫瘠,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为核心,以防治风蚀、保土保水、增加土壤有机质为目标,构建全秸秆覆盖还田“清洁区”播种技术模式,研究全秸秆覆盖条件下精密播种技术,解决现有免耕播种机在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拥堵、拖堆、断条、架种、晾种等播种质量较差难题,为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 苏晓会; 管正策; 吴亨进; 李承波; 吴琳; 廖晨鹭; 王开猛; 谯莉萍
    • 摘要: 为探明不同品种与耕作方式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贵农3号、贵农21号为材料,对采用翻耕、免耕两种播种方式,研究蚕豆成熟期的株高、每穴分蘖数和果宽、果长、鲜豆百粒重、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与耕作方式互作对其株高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其每穴分蘖数和果宽、果长、鲜豆百粒重、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贵州喀斯特地貌地区实施栽培蚕豆的最佳组合是V 2 F 1,产量为1522.90 kg/667 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