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结构
水力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72014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多相流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选矿大会等;水力结构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吉跃、翟洪波、刘晓燕等。
水力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72014篇
占比:100.00%
总计:1772088篇
水力结构
-研究学者
- 李吉跃
- 翟洪波
- 刘晓燕
- 刘子洲
- 王林
- 况雨春
- 李清芳
- 林军
- 赵彦
- 马成仓
- 魏亚冉
- 黄红梅
- 代永欣
- 刘伟京
- 刘娟娟
- 吕英忠
- 吴娟
- 姜金璞
- 孙明光
- 孙晓东
- 尚勇
- 尤保健
- 巫刚
- 张占奎
- 张国亮
- 张教林
- 张林森
- 易灿
- 曹坤芳
- 曹永
- 朱海燕
- 李少伟
- 李玉婷
- 李罗鹏
- 杨成新
- 江胜宗
- 王建涛
- 王明波
- 王秀彬
- 祝效华
- 章永江
- 童华
- 管志川
- 胡景江
- 胥生荣
- 解李娜
- 赵万里
- 邱胜兰
- 郭国忠
- 陆胜
-
-
余海霞;
曲鲁平;
刘南;
邵长亮;
董刚;
姜世成;
王拓;
范辉华;
胡亚林
-
-
摘要:
热浪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极端高温气候事件,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增加。热浪持续时间虽相对较短,但会显著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热浪末期的高温与干旱的复合胁迫会严重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造成水力障碍,加速植物死亡过程并增加其死亡率。其中,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传输与利用过程的研究是揭示热浪导致植物死亡机制的关键,不同植物应对热浪阶段高温干旱复合胁迫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策略。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剧,有关热浪这种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事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传输与利用的影响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和植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对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植物,特别是林木光合系统、水力传输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发育等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探讨了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耗水对热浪下的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策略及其适应机制。同时,提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传输与利用等生理特征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理论。
-
-
巫刚;
陈瑞诚
-
-
摘要:
大庆油田各区块登娄库组地层普遍存在岩石坚硬和研磨极值高的特点,常规PDC钻头在该地层使用后存在机械钻速低、钻头进尺少和钻头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为此,针对登娄库组地层的地质特点,个性化设计了一种登娄库组地层高效PDC钻头。该型钻头在登娄库组地层进行了现场试验,平均机械钻速5.69m/h,钻头进尺202.32m。现场试验表明该钻头在登娄库组地层机械钻速和钻头进尺较邻井有了明显提高,其综合性能满足钻井作业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
张晋龙;
李小东;
海瑞;
蔺胜权;
翟军团;
李志军
-
-
摘要:
植物枝条水力结构特征能够反映植物水分运输能力,对了解树木生存与竞争乃至森林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同一生境中比较胡杨雌、雄株枝条水力结构特征随冠层高度变化的雌雄差异,探讨胡杨雌雄株比导率(Ks)、叶比导率(Kl)、导水率丧失百分比(percent los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LC)、胡伯尔值(Hv)等水力结构参数与冠层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 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胡杨雌雄株枝条平均PLC随高度变化各异,变化范围在30%~55%之间,Ks和Kl逐渐增加,Hv表现出减少的趋势。2) 在同一冠层高度下,雄株枝条Ks、Kl显著高于雌株,表现出雄株水分运输效率较雌株高,且枝条末端叶片供水情况较好;雌株枝条Hv显著高于雄株,表明雌株枝条用于维持叶片水分的茎干组织在数量上较雄株多。说明在相同冠层高度下,雄株枝条导水效率显著高于雌株。3) 相关分析表明,胡杨雌雄株水力结构参数的变化和冠层高度密切相关,此外,这种变化与木质部横截面积大小有关。总之,胡杨雌雄株枝条导水率随不同冠层高度而变化,雄株比雌株表现出的导水能力更强。
-
-
李劲;
边晨阳;
刘忠;
侯辉辉
-
-
摘要:
为解决旋切式PDC钻头存在的水力能量分布不均、岩屑容易沉积、水流迹线混乱以及在上返区存在涡流等问题,利用数值模拟中离散相颗粒模型,对旋切式PDC钻头井底流场中的旋切刀盘所在流道的井底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井底流速、井底岩屑质量浓度和切削齿附近的流速进行分析,提出2种改进的水力结构方案,并对改进的水力结构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偏置式刀翼横喷嘴和偏置式刀翼斜喷嘴都能够较好地提高旋切刀盘切削齿附近流速及旋切刀盘中心流速,降低井底岩屑质量浓度,减小涡流区,但偏置式刀翼横喷嘴清洗效果最好;当偏置式刀翼横喷嘴圆心距为50~60 mm时,旋切刀盘切削齿表面流速最快,井底岩屑质量浓度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旋切式PDC钻头水力结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
-
吕英忠;
陈汉鑫;
代永欣;
张拥兵;
王林
-
-
摘要:
以树莓(Rubus idaeus Linn.)品种'Royalty'的当年生枝条(T1组)、冬季覆土厚度15 cm的二年生枝条(T2组)和冬季覆土厚度30 cm的二年生枝条(T3组)为研究对象,对6月和8月各处理组的二年生枝条木质部径向生长量、单小叶面积、小叶比叶质量、枝条水力结构(包括凌晨水势、正午水势、正午导水损失率和最大比导水率)、叶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和枝条的非结构性碳含量(包括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总含量)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处理组枝条的栓塞脆弱性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6月和8月,T2组的二年生枝条木质部径向生长量显著(P<0.05)低于T3组;3个处理组间的单小叶面积、正午水势、正午导水损失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差异显著,其中,正午导水损失率表现为T1组最低、T2组最高,其余指标表现为T1组最高、T2组最低;T2和T3组的凌晨水势、最大比导水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总含量基本上低于或显著低于T1组,且T2组的上述指标低于T3组,而T2和T3组的小叶比叶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T1组.根据枝条栓塞脆弱性曲线,导水损失率为50%时,T1、T2和T3组的水势分别为-1.24、-0.73和-0.94 MPa,说明T1组的枝条栓塞脆弱性最小,T2组的枝条栓塞脆弱性最大.总体来看,在8月,各处理组的小叶比叶质量、正午导水损失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低于6月,其余指标则高于6月.冬季覆土可明显降低树莓的低温冻害程度,且覆土厚度30 cm的效果优于覆土厚度15 cm.
-
-
宋慧清;
倪鸣源;
朱师丹
-
-
摘要:
木质藤本是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影响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已有研究发现木质藤本与乔木的水力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木质藤本的缠绕或攀缘茎细小,但其木质部具有粗大的长导管,输水效率高,抗栓塞能力低.为降低基因型差异对比较结果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热带崖豆藤属(Millettia)和买麻藤属(Gnetum)的乔木和木质藤本,比较同属内不同生长型植物的水力和光合性状的差异,分析水分传导效率与抗栓塞能力之间以及水力与光合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发现:(1)崖豆藤属植物水力性状的种间差异大,与生活型和需光性有关.耐阴的木质藤本反而具有较低的水分传导效率和较高的抗栓塞能力.(2)买麻藤属植物是裸子植物较为进化的类群(具有导管和阔叶),其乔木的水分传导效率很低,但是其木质藤本的水分传导效率高于其他阳生性的被子植物.(3)不论乔木还是木质藤本,水分传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枝条和叶片水平上均没有显著的权衡关系.(4)与同属乔木相比,木质藤本的叶片较枝条的抗栓塞能力更强,在旱季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支持了木质藤本的“旱季生长优势假说”.该研究揭示了热带木质藤本水力性状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为阐明环境变化对这一重要植物类群的影响,需要对它们的水力特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
-
罗金武;
况雨春;
张锐;
陈花;
廖文玲;
李刚俊
-
-
摘要:
钻采深层页岩气的水平井段多为泥岩、页岩等黏性地层,为提高钻井效率和减少钻头泥包的发生,必须保证井底岩屑被快速运移,这对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水力结构提出了要求.为此,基于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单元法)耦合方法,对水平井PDC钻头井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以岩屑滞留量和岩屑运移比作为评价指标,对直径为152.4 mm的五刀翼PDC钻头的流道形状、喷嘴数量、喷嘴排布方式及喷嘴直径等水力结构参数进行分析.最后,对水力结构改进后的PDC钻头进行现场应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道形状为抛物线型的PDC钻头具有更好的携岩性能;在总喷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PDC钻头应采用较少数量的喷嘴;喷嘴等径排布的PDC钻头的携岩性能优于非等径排布的;在一定范围内,适量减小PDC钻头喷嘴直径有利于岩屑运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同区块、同地层的多个水平井段钻进时,水力结构改进后PDC钻头的钻井效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PDC钻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
曹扬;
张博禹
-
-
摘要:
旋切式PDC钻头比常规PDC钻头的结构更复杂,工作原理也比较特殊,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不能全面描述旋切式PDC钻头水力结构及井底流场特性.鉴于此,采用标准κ-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旋切式PDC钻头井底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并对钻头的水力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前后旋切式PDC钻头的井底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刀盘形状的改变有利于工作流体的流动,可以降低刀盘附近岩屑颗粒的质量浓度;采用带有曲率的喷嘴可以增强旋切式PDC钻头刀盘区域的井底清洗效果;当采用曲率为1/50的喷嘴时,刀盘区域的井底清洗效果最好;当采用中心喷嘴直径12.0 mm和边缘喷嘴直径8.8 mm的组合方案时,旋切式PDC钻头的清洗和携岩能力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对未来页岩气开采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
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
韩卫民;
王梅
-
-
摘要:
为促进西北地区造林的适应性,本文设置了2种不同黄化程度和正常生长的杨树共3种处理,每一处理12个重复,采用"冲洗法"对俄罗斯杨枝条的水力结构相关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杨的导水率(K h)、比导率(K s)、叶比导率(L SC)和胡伯尔值(H v)都与茎段直径呈明显的正相关.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大,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值减小,胡伯尔值变化不明显.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大,杨树的栓塞值(PL C)也相应增大.
-
-
韦忠良;
孙金美;
张建群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多相流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井底流场是钻头水力问题的所在,通过对钻头井底流场中流动现象的分析,可发现钻头存在的水力问题,从而更合理地改进钻头水力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不同水力参数组合的实体PDC钻头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倾斜角为15°,中心距为30mm,喷距为30mm,喷嘴直径为15mm,喷速为150m/s,刀翼夹角为60°的组合下,井底流场获得最大的漫流速度,能使岩屑离开井底并处于被钻井液携带而随钻井液一起运动的状态,具有很好的井底流场特性。
-
-
王丽晶;
闵永林;
赵卫忠;
袁野
-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消防车作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工具,其配备的车用消防泵的性能决定了消防车的灭火能力.现阶段国内的车用消防泵一般能够实现中压供水,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多工况车用消防泵水力结构,既能实现常压大流量供水,又能实现高压供水.采用了四级叶轮增压的方式实现高压供水,常压供水通过第一级叶轮独立完成.第一级叶轮进口前布置一诱导轮,可提高泵组的汽蚀性能;出口布置一双蜗壳压水室,能够平衡多工况运行时产生的径向力.高压供水时,打开第一级叶轮与其余三级叶轮的过渡管,实现水流的四级增压.后三级叶轮与第一级叶轮相背布置,能够平衡多级叶轮产生的轴向力,保证泵组的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