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磺酸
氯磺酸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7248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化工经济技术信息、天津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第十六届中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应用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等;氯磺酸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嵩、孙丰炜、张良等。
氯磺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248篇
占比:99.69%
总计:47396篇
氯磺酸
-研究学者
- 刘嵩
- 孙丰炜
- 张良
- 王廷
- 谢圣斌
- 张惠彬
- 王福明
- 马卫华
- 丁玫
- 刘立国
- 史英俊
- 叶树滋
- 姚卫峰
- 张宁荣
- 张景堂
- 张静
- 戴如康
- 施月东
- 朱好言
- 李培武
- 杨泽宝
- 胥利
- 邓建军
- 郑学根
- 钱华
- 陆维杰
- 陈开华
- 雷英杰
- 静桂兰
- 韩敬续
- 于宗权
- 任康
- 刘勇
- 刘华
- 刘晓宁
- 刘纪状
- 刘达
- 占昌朝
- 吴玉生
- 周晓峰
- 周杨
- 周浩天
- 周蕊
- 夏小勇
- 孙元
- 崔志华
- 张丹阳
- 张位德
- 张力
- 张善民
-
-
孔令启;
郭德来;
郑世清;
李玉刚;
曹传波
-
-
摘要:
为了克服反应速度慢、收率低的弱点,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以氯磺酸为催化剂、氧气为副反应抑制剂,进行氯气氯化丙酰氯合成2-氯代丙酰氯的反应实验。对反应的时间-转化率-选择性曲线进行了分析,获得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初步规律。正交试验获得了各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显著程度:丙酰氯和催化剂质量比>氯气与氧气比例(物质的量的比)>氯气流量>反应温度,并初步筛选出最优工艺组合条件。最后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C、催化剂氯磺酸与丙酰氯的质量比为6∶100、氯气流量为60L·h^(-1)、氧气与氯气物质的量比为5.5∶100。此条件可使2-氯丙酰氯的反应时间由72h缩短到3h,收率达到97.18%。优化后的工艺具有收率高、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2-氯丙酰氯生产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
郑学根;
史英俊
-
-
摘要:
针对现行GB/T 13549-2016的工业氯磺酸含量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由2次滴定使用同1只试样,操作要求较高、溶液耗用量受到限制,系统误差难以消除的问题,研究采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的分别滴定法。结果表明,分别对2只试样进行总酸和氯化氢测定,氯磺酸质量分数绝对差的平均为0.06,明显小于GB/T 13549-2016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平均的0.36。与现行标准中的方法相比,分别滴定法的操作独立性强,可有效降低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出现分析结果异常时可参考使用。
-
-
郑学根;
史英俊
-
-
摘要:
针对现行GB/T 13549-2016的工业氯磺酸含量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由2次滴定使用同1只试样,操作要求较高、溶液耗用量受到限制,系统误差难以消除的问题,研究采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的分别滴定法.结果表明,分别对2只试样进行总酸和氯化氢测定,氯磺酸质量分数绝对差的平均为0.06,明显小于GB/T 13549-2016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平均的0.36.与现行标准中的方法相比,分别滴定法的操作独立性强,可有效降低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出现分析结果异常时可参考使用.
-
-
雷英杰;
丁玫;
吴新世
-
-
摘要:
微波辅助下,以稻壳灰负载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以芳香醛、丙二腈和二甲基环己二酮为原料进行"一锅法"缩合反应,所得到的中间体2-氨基-3-氰基苯并吡喃不需分离和纯化,直接加入乙酸酐继续缩合成环制备得到吡喃并[2,3-d]嘧啶衍生物(2a~2g),合成收率为83~92%,其结构经IR、1 HNMR、MS(EI)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加以确证.初步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
-
-
孟静;
李豫安;
单吉祥;
朱锦桃
-
-
摘要:
为了降低傅克酰基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成本,以120°C下煅烧的硅藻土为载体,常温负载氯磺酸后制成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RD、IR、SEM对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将催化剂用于傅克酰基化反应.结果 表明:该固体酸催化剂仍能保留硅藻土高度结晶的性能,且磺酸基大量负载在硅藻土的孔道中;以该催化剂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富电子基团的芳香化合物都有较高的收率和对位选择性,同时该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寿命,其后处理过程也较为简单.该研究可为实现低成本、易回收固体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
-
于艺伟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以2,5-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氯磺化、还原、缩合及酯化反应制得染料中间体2,5-二甲氧基对-β-硫酸酯乙基砜苯胺的合成工艺.经过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n(2,5-二甲氧基苯胺):n(乙酸酐):n(氯磺酸):n(亚硫酸氢钠):n(环氧乙烷):n(硫酸)=1.00:1.14:10.00:2.50:9.00:1.60,氯磺化反应的保温温度为30°C~32°C.
-
-
牛圣操;
何海超
-
-
摘要:
对位酯[对-(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是活性染料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合成工艺中应严格控制对位酯成品中对氯苯氨含量.对乙酰苯胺法合成对位酯工艺中磺化工段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探讨了氯磺酸质量、氯化亚砜与氯磺酸配比对成品对位酯中对氯苯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位酯磺化工序使用高三氧化氯磺酸(SO3含量>68.7%)、氯化亚砜与氯磺酸质量为0.25:1时,能够有效减少对位酯中对氯苯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