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化铋
氯氧化铋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048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等;氯氧化铋的相关文献由65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剑辉、徐芳、武大鹏等。
氯氧化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0481篇
占比:99.97%
总计:300559篇
氯氧化铋
-研究学者
- 孙剑辉
- 徐芳
- 武大鹏
- 王晓璐
- 董淑英
- 蒋凯
- 高志永
- 宋志国
- 尹兆益
- 张倩
- 徐红彬
- 徐龙君
- 曾光明
- 樊彩梅
- 肖清贵
- 邱建备
- 于瀚博
- 冯精兰
- 刘成伦
- 单连伟
- 孙靖宇
- 安义鹏
- 张懿
- 张笛
- 徐金宝
- 杨正文
- 梁婕
- 王磊
- 王莉玮
- 蒋芬
- 蒋龙波
- 袁兴中
- 袁占辉
- 许秀莲
- 郭佳茵
- 韩笑
- 黄钦
- 伍水生
- 何佳星
- 刘刚
- 周成赟
- 唐冠中
- 孙宇航
- 张小超
- 张扬威
- 张辰
- 徐松
- 方姗姗
- 曾山
- 李忠玉
-
-
张淇源;
徐龙君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可见光响应改性BiOCl的研究成果,综合了研究者们针对BiOCl只能响应紫外光,对光的利用率低这一问题进行的改性研究,总结了半导体复合,氧空位缺陷调控,金属与非金属掺杂改性,聚合物敏化等方法改性的BiOCl的制备流程,分析了各类改性方法拓宽BiOCl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提升光生电子-空穴对寿命、改善比表面积特性的主要原理,阐述了改性BiOCl在可见光下降解染料废水、光解水产氢和处理毒性有机物等应用方面的光催化效果,并对BiOCl进一步研究的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
-
卑佳丽;
沈睿;
俞湘婷;
郭旭;
姚勇;
王锦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均匀的Bi@BiOCl微球,结合多壁碳纳米管(MWNTs),制备了Bi@BiOCl/ MWNTs材料,将其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AC)的特异性光电化学检测。Bi@BiOCl/MWNTs/GCE检测AC时有显著的光电流响应,这主要是由于在可见光照下,Bi与BiOCl产生光生电子(e−)空穴(h+)对,可以吸附更多的AC至电极表面并氧化,增加的光电流;而MWNTs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传导光生电子以及AC被氧化产生的电子,阻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吸附更多的AC,进一步提高光电流,最终实现对AC的超灵敏性检测。该光电传感器检测AC时的浓度范围在0.5~300 μmol/L之间,检出限为0.17 μmol/L,表明Bi@BiOCl/MWNTs对AC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且对生物分子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具有潜在的意义,期待其在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仝海娟;
李思琦;
范方方;
左卫元;
史兵方
-
-
摘要:
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物的方法。氯氧化铋(BiOCl)已成为传统光催化剂的潜在替代品,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采用简单的机械搅拌法合成了BiOCl光催化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其形貌、组成、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BiOCl显示出二维纳米薄片状形貌,带隙宽度为3.3 eV。利用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PNP)为模拟反应评估了BiOCl的光催化活性。受益于BiOCl表面高暴露的(110)晶面,在80 min、BiOCl投加量为0.4 g/L条件下,BiOCl对PNP的去除率高达99.7%。动力学研究表明,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动力学常数为0.043 min^(-1)。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该降解过程中主要的自由基为·O_(2)^(-)和·OH。此外,还分析了BiOCl降解PNP的机理。研究结果为光催化法治理废水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
-
谢晶;
尹随心;
曹亚丽
-
-
摘要:
氯氧化铋因其特殊的内部静电场与(Bi_(2)O_(2))^(2+)层互相垂直的结构而易生成纳米片.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带隙结构对其光催化性能起决定性作用.采用固相化学反应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比例制备了不同化学计量比的Bi_(x)O_(y)Cl_(z)多孔纳米棒,研究了化学计量比的改变对氯氧化铋的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Bi_(12)O_(17)Cl_(2)纳米棒因内部和表面含有丰富的孔结构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增加了材料的催化活性位点并提高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使其在可见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约在60 min内可完全降解罗丹明B和双酚A.
-
-
王靖宇
-
-
摘要:
以磷酸为修饰剂对(001)面暴露的BiOCl进行表面修饰,成功制备出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磷酸表面修饰的BiOCl,其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提高了4.9倍.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稳态荧光光谱,电化学阻抗以及Zeta电位的表征.同时对磷酸表面修饰对磺胺二甲嘧啶的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酸表面修饰改变BiOCl的表面电性,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负电场,促进了光生载流子分离,促进了BiOCl对体系中磺胺二甲嘧啶的吸附.
-
-
江茂坤;
夏雪晴;
刘成宝;
金涛;
钱君超;
陈志刚
-
-
摘要:
通过溶剂热法及沉淀法制得CeO_(2)/BiOCl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_(2)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在(2D)BiOCl超薄纳米片表面,结晶度较好且分散均匀。光催化降解RhB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高于纯CeO_(2)和纯BiOCl,且当Ce和Bi摩尔比为2∶1时,其光催化活性最高,60 min时在可见光下对RhB的降解率可达99%,光催化降解RhB重复实验证明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
-
江茂坤;
夏雪晴;
刘成宝;
金涛;
钱君超;
陈志刚
-
-
摘要:
通过溶剂热法及沉淀法制得CeO2/BiOCl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在(2D)BiOCl超薄纳米片表面,结晶度较好且分散均匀.光催化降解RhB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高于纯CeO2和纯BiOCl,且当Ce和Bi摩尔比为2:1时,其光催化活性最高,60 min时在可见光下对RhB的降解率可达99%,光催化降解RhB重复实验证明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
-
田冬梅;
王梓倩;
王俊清
-
-
摘要:
采用简单便捷的水热法制备了纯相BiOCl光催化剂、纯相BiOBr光催化剂和不同氯溴比例的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剂,并借助XRD、SEM、EDS、UV-Vis对几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照射几种光催化剂从而探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 表明,该实验方法制备出的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且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纯相光催化剂,当Cl∶ Br=0.5∶0.5时,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6%.上述结果为卤氧化物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实验基础,对光催化处理污水中的光污染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
-
杨赟;
向心怡;
张志;
杨水金
-
-
摘要:
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近年来有关复合光催化剂的探究成为研究热点.氯氧化铋(BiOCl)是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具有无二次污染、高效、节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BiOCl较大的粒径和较小的比表面积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的发挥,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易回收.本文综述了通过构建异质结复合半导体、掺杂改性、氧空位设计等方法制备基于氯氧化铋的复合光催化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
武小满;
史若男
-
-
摘要:
以Bi(NO_(3))35H_(2)O为铋源,SnCl_(4)5H_(2)O为锡源和部分氯源,乙二醇为溶剂,尿素为沉淀剂,利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了不同尺寸的Sn^(4+)掺杂BiOCl(简称Sn^(4+)/BiOCl)。对罗丹明B的降解结果表明,当Sn掺杂量为8%,水热温度为110°C,水热时间为3h时制备的BiOCl光催化性能最好。可见光照3h后罗丹明B完全降解。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Sn的掺杂使BiOCl的晶化温度显著降低,Sn^(4+)/BiOCl为片层结构排列较为紧密规整的花状微球,粒径约1-2.5μm。紫外-可见光谱表明掺杂Sn^(4+)明显增强了BiOCl对可见光的光响应性能。
-
-
-
纪政;
张静;
吴江;
周肖;
程好强;
徐凯
- 《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不同pH值下的BiOCl催化剂,探讨了pH值对BiOCl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HRTEM,SEM和UV-vis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了解pH值的影响.通过气态元素汞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氧化效果来评估BiOCl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BiOCl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之间的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可归因于BiOCl晶体结构的生长方向和元素汞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
-
纪政;
张静;
吴江;
周肖;
程好强;
徐凯
- 《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不同pH值下的BiOCl催化剂,探讨了pH值对BiOCl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HRTEM,SEM和UV-vis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了解pH值的影响.通过气态元素汞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氧化效果来评估BiOCl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BiOCl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之间的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可归因于BiOCl晶体结构的生长方向和元素汞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
-
纪政;
张静;
吴江;
周肖;
程好强;
徐凯
- 《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不同pH值下的BiOCl催化剂,探讨了pH值对BiOCl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HRTEM,SEM和UV-vis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了解pH值的影响.通过气态元素汞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氧化效果来评估BiOCl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BiOCl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之间的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可归因于BiOCl晶体结构的生长方向和元素汞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
-
纪政;
张静;
吴江;
周肖;
程好强;
徐凯
- 《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不同pH值下的BiOCl催化剂,探讨了pH值对BiOCl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HRTEM,SEM和UV-vis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了解pH值的影响.通过气态元素汞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氧化效果来评估BiOCl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BiOCl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之间的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可归因于BiOCl晶体结构的生长方向和元素汞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
-
纪政;
张静;
吴江;
周肖;
程好强;
徐凯
- 《201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不同pH值下的BiOCl催化剂,探讨了pH值对BiOCl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HRTEM,SEM和UV-vis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了解pH值的影响.通过气态元素汞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氧化效果来评估BiOCl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BiOCl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之间的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可归因于BiOCl晶体结构的生长方向和元素汞的吸附能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