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氧化钨

氧化钨

氧化钨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73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9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79953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功能材料、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中国钨业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第二十一届全国光谱仪器与分析监测学术研讨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氧化钨的相关文献由359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明、李晓艳、班书昊等。

氧化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9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9953 占比:99.85%

总计:280378篇

氧化钨—发文趋势图

氧化钨

-研究学者

  • 胡明
  • 李晓艳
  • 班书昊
  • 苏少航
  • 蒋学东
  • 华同曙
  • 秦玉香
  • 胡爱萍
  • 张勇
  • 吴玉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宇; 李珏; 张如梦; 韩春秋; 陈亿; 周莹; 刘维; Po Keung Wong; 叶立群
    • 摘要: 氧化钨(WO_(3))一直是太阳能驱动CO_(2)减排领域的一种备受关注的催化剂.作为一种无毒、廉价的n型半导体,WO_(3)可以吸收大约12%的太阳光,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光催化候选材料之一.然而,WO_(3)的红外响应性能受到带宽(Eg=2.5‒2.8 eV)的限制,从而影响其光热催化条件下CO_(2)的还原活性.因此,在太阳能驱动的WO_(3)催化CO_(2)还原反应中,主要生成C1产物(包括CO,CH_(4)),很少有C2烃类产物的报道.本文采用一锅法合成了WO_(3‒x)纳米片,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电子自旋共振和拉曼光谱表征了其基本结构.光致发光光谱表明,WO_(3‒x)比WO_(3)有更强的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和更弱的载流子复合能力,这与WO_(3‒x)更强的光电流响应和更小的阻抗一致.此外,CO_(2)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使WO_(3‒x)具有更强的CO_(2)吸附能力和更弱的CO_(2)脱附能力,这为CO_(2)高效参与反应并实现C‒C偶联生成C2产物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氧空位的引入有效地拓宽了WO_(3)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WO_(3‒x)材料对红外光的吸收能力更强.由此造成的热效应通过热成像数据显示出来,WO_(3)的光热平衡温度为92.3°C,WO_(3‒x)的平衡温度可达177°C.在光热协同催化下,辐照4 h后,WO_(3‒x)产生的C_(2)H_(4)和C_(2)H_(6)分别达到5.30和0.93μmol·g^(–1),生成C2产物的选择性大于34%.采用光热催化CO_(2)还原生成产物的产量远高于同样温度下热催化反应结果,说明WO_(3‒x)较好的CO_(2)还原性能得益于光诱导的光热催化性能.最后,通过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理论计算,进一步考察了WO_(3‒x)光热催化得到C2产物的反应路径:催化剂吸附CO_(2)后,光生电子还原CO_(2)得到-COOH,-CHO,-CH3中间体,WO_(3)上的中间体容易发生脱附,并生成CH4和CO产物;而WO_(3‒x)表面存在的大量氧空位为-CH2/-CH3进一步偶联生成C_(2)H_(4)/C_(2)H_(6)提供了条件.具体反应路径为:CO_(2)→COOH→CHO→CH2/CH3→C2H4/C2H6.综上,本文采用WO_(3‒x)光热催化CO_(2)还原可高效制备C2产物,分析了反应机理,为设计太阳能驱动的高活性CO_(2)还原C‒C偶联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 姜平国; 肖义钰; 喻相标; 李荣斌
    • 摘要: 钨金属硬度高,熔点高以及耐磨性优良,抗电子迁移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工业上制取钨粉的方法普遍为氧化钨氢还原法,该方法清洁简单,但由于影响因素的繁杂和氢分子的难以检测,其还原机理特别是氢还原氧化钨的动力学机理尚待研究,制取均匀粒度超细钨粉技术参数的确定也有待科研者的努力。本文总结了氧化钨的氢还原现阶段的热力学、动力学机理和适用的动力学模型,并展望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一步探究动力学机理和微观机理的方法。
    • 王双; 杜倩; 谭莉; 况鹏鹏; 傅小奇
    • 摘要: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AgBr-WO_(3)/GO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制备的AgBr-WO_(3)/GO表现出比WO_(3)和WO_(3)/GO更强的可见光吸收。AgBr-WO_(3)/GO的表观光催化降解2,4,6-三氯苯酚的速率常数k为0.677 h^(-1)。可见光光照4 h后,2,4,6-三氯苯酚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明显优于WO_(3)和WO_(3)/GO。实验结果表明,Ag、AgBr、WO_(3)和GO之间的界面载流子转移增强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降解活性。所得AgBr-WO_(3)/GO具有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 杨娟; 陈鹏宇; 戴俊; 荣丽青; 王大钊
    • 摘要: 本研究通过水热合成法并结合表面浸渍过程制备了Co_(3)O_(4)/WO_(3)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Co_(3)O_(4)/WO_(3)复合物的结构组成与微观形貌进行系统表征,在室温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Co_(3)O_(4)/WO_(3)对甲烷转化制甲醇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Co_(3)O_(4)可显著提升甲烷光催化转化性能,最优催化剂3.0%Co_(3)O_(4)/WO_(3)在可见光照射2 h时的甲烷转化量为2041μmol/g,对应的甲醇产生量及其选择性为1194μmol/g和58.5%,分别为单一WO_(3)的4.03倍和2.39倍,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甲烷转化异相光催化剂,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结合瞬态光电流与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揭示了引入Co_(3)O_(4)增强复合催化剂甲烷转化性能的内在机理,对设计光驱动甲烷转化制甲醇催化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 赵红鸽; 张世豪; 郑修成
    • 摘要: 通过直接焙烧钨酸铵制得WO_(3)纳米粉体,继而以其为载体,采用吸附-化学还原工艺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Ru纳米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它们对氨硼烷(AB)水解释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Ru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2.0%。得益于多孔结构、WO_(3)的氧缺陷及Ru纳米粒子的高分散,所制最佳催化剂Ru/WO_(3)呈现出优于诸多文献所报道的催化性能。在Ru/WO_(3)催化作用下,该水解反应对于Ru和反应底物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67和0.87级,表观活化能为34.93 kJ/mol。在碱性溶液中,相应的转化频率达到445.1 min^(-1)。
    • 赵弘扬; 郝英淇; 张梦迪; 聂雯; 毕菲
    • 摘要: 氧化钨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能够满足光学、建筑,交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行业领域的需求。本文从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同时探讨了其最新的研究发展路线,预测了这种新型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 张太全; 龙本夫; 林高安
    • 摘要: 在氧化钨氢还原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杂质元素(例如还原舟皿或炉管中的Fe,Cr,Co和Ni等特征合金元素)进入粉末中;另外,为了改善钨相关材料(例如W粉末、WC粉末、W基合金及WC基合金等)的性能,也会在仲钨酸铵(ammonium paratungstate,APT)或氧化钨粉末中预掺杂合金元素,很明显这些合金元素会影响氧化钨的氢还原过程,进一步也会影响钨相关材料的性能。详细综述了合金元素(包括其初始状态、含量、存在状态、分布等)对氧化钨氢还原过程和还原钨粉末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氢还原过程中合金元素与氧化钨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形成WO_(x)·n Me_(2)O或Me_(2)O、难挥发性钨酸盐、挥发性合金氧化物及钨固溶体等,以及合金元素对氧化钨的还原),对钨颗粒(晶粒)的生长机制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包括:强化机理、相转变机理、晶粒生长机理及界面结构形成机理等),详细总结了合金元素对最终粉末冶金钨相关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期望能对钨相关材料及产品的实际生产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 韩启瑞; 康明亮; 陈雪冰; 张静
    • 摘要: 本文以二水合钨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将单斜相氧化钨原位生长在六方相氧化钨表面,从而构建了单斜相/六方相“异相结”氧化钨光催化剂(m/h-WO_(3))。XRD、Raman和SEM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溶液的浓度,可以实现m/h-WO_(3)“异相结”中单斜相/六方相的组成调控。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斜相和六方相WO_(3),m/h-WO_(3)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而且m/h-WO_(3)中六方相和单斜相的组成是影响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5%m/h-WO_(3)展现了显著的光催化降解能力,降解速率分别为六方相和单斜相WO_(3)的7.6倍和5.0倍。SPV表征结果表明,m/h-WO_(3)“异相结”,特别是具有合适晶相组成的m/h-WO_(3)可以显著提高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 唐睿; 马成海; 张多平; 骆治昂; 李彬豪; 朱美潼
    • 摘要: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活性的光催化剂,以偏钨酸铵水合物为原料,进行焙烧,制得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以三聚氰胺、均苯四甲酸酐和升化硫为前驱体,合成硫掺杂聚酰亚胺(SPI);采用固相热聚合法合成新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WO_(3)/SPI。以所制WO_(3)/SPI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标准,对其进行光催化活性测试,同时进行了XRD、UV-Vis、BET表征;根据表征结果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及光吸收性质,证明掺杂材料的最佳掺杂比为0.5%,且其光催化活性得到了很大改进。
    • 王涛; 张博; 倪屹
    • 摘要: 作为一种有害性气体,三乙胺的检测备受关注。实际上,研究人员近年来已开发出基于多种敏感材料的三乙胺传感器。然而,梳理发现,现有三乙胺传感器的工作温度普遍偏高,且对低浓度三乙胺的检测潜力有限。借助静电纺丝法和高温煅烧工艺,成功制备出金担载的氧化钨纳米线。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详尽表征。气敏测试表明,金担载的氧化钨对20×10^(-6)三乙胺的最佳检测温度较纯氧化钨降低了40°C,响应值却提升了4倍。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敏感机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