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氢解

氢解

氢解的相关文献在193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7269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化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4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等;氢解的相关文献由101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爱琴、李明丰、郑仁垟等。

氢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7269 占比:99.81%

总计:87434篇

氢解—发文趋势图

氢解

-研究学者

  • 王爱琴
  • 李明丰
  • 郑仁垟
  • 夏国富
  • 张涛
  • 黎源
  • 孙康
  • 李作金
  • 沙宇
  • 詹吉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思婵; 邓玉龙; 王海永; 王晨光; 马隆龙; 刘琪英
    • 摘要: 丙酮醇和乳酸都是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化学品,充分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资源制备丙酮醇和乳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结合惰性气氛高温退火方法制备了Sn-Fe@C系列催化剂,探讨了该催化剂上纤维素水相体系一步氢解制备丙酮醇和乳酸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丙酮醇和乳酸的收率与催化剂的Sn/Fe比以及焙烧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3Sn1Fe@C_(600)为催化剂,在240°C,5 MPa H_(2)压力和1 h的反应条件下,丙酮醇和乳酸的总收率为45.4%。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及金属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是纤维素选择性氢解制备丙酮醇和乳酸的关键。
    • 谢佳轩; 刘健; 杨波
    • 摘要: 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从生物柴油制备中大量获取的甘油成为热门的工业原材料.甘油可以通过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两种丙二醇,这两种丙二醇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实验上报道的众多相关金属催化剂中,铂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失活、可活化氢分子提供氢原子等优点、此外甘油在铂上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选择性高于1,3-丙二醇.本文主要利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对甘油在Pt(111)和Pt(211)表面上发生的羟基解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其自由能的变化和表面物种结构参数的变化,得出了以下结论:(i)密度泛函理论优化气相甘油分子结构的结果显示,氢键对于气相中分子的结构与能量有较大贡献,三个羟基形成三个分子内氢键结构时甘油分子能量最低;(1i)通过比较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自由能能垒和反应自由能,可以得出,在Pt(111)和Pt(211)表面,末端碳_上的羟基比中间碳上的羟基更容易发生解离.这表明在类似的条件下,铂作为催化剂可以为1,2-丙二醇的生产提供更高的选择性,这与文献中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i)通过对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初始吸附态和过渡态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在羟基解离的过程中,C-C键的键长没有明显变化,而氧原子的相对位置以及氢键的长度有明显变化,且氢键长度的变化更加剧烈;(iv)通过比较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所得的自由能能垒和结构参数的相关趋势发现,自由能能垒与初始吸附态和过渡态的氧原子间位置的变化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分子内氢键对自由能能垒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氧原子间位置的变化越大,自由能能垒越高.
    • 唐晓飞; 张圣龙; 张瑶; 王栋嵘; 刘宁; 谭博军; 廉鹏; 徐若千
    • 摘要: CL-20作为目前能量水平最高的单质含能化合物之一,在炸药和推进剂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综述2010年以来含能化合物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或HNIW)的合成研究新进展,重点介绍和分析了CL-20的传统合成工艺和氢解脱苄工艺的研究现状,特别是HBIW氢解脱苄合成TADB过程中新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情况。对CL-20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对未来的CL-20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王彤; 安华良; 李芳; 薛伟; 王延吉
    • 摘要: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清洁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制备高品质生物燃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5-二甲基呋喃(DMF)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液体生物燃料之一,可通过生物质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性氢解制备.HMF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转化成多种下游产品,因此设计制备高选择性催化剂对于靶向合成DMF至关重要.本文依据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对催化剂进行分类,详细综述了非均相催化剂在HMF氢解制备DMF反应中的研究新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提出了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研究方向.此外,指出以生物质为原料直接制备DMF及建立有效的分离技术是实现DMF工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 程毅; 屈一新; 杨昇; 庄抗; 王际东
    • 摘要: 以毛竹水解渣为原料,分别采用过氧化氢法和甲醇法提取木质素,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对比了两种木质素转化及产物分布的结果,并进一步优化了过氧化氢法提取的木质素的氢解转化最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20°C,反应时间60 min时,过氧化氢木质素可以全部转化为可溶物,单体收率为14.85%;甲醇法提取的甲醇木质素,转化产物中可溶物收率为96.8%,单体收率为7.13%.过氧化氢法木质素通过氢解法制芳香族化学品的效率高于甲醇木质素,此外氢解过程可以使过氧化氢木质素六元环非共轭碳氢重新还原成苯环结构,单体芳香产物中的侧链以羰基、羧基、醛基和烷烃取代基为主.
    • 陈修华; 刘丽君; 黄朝漫; 张应烙; 李新生
    • 摘要: 通过氢解,偶联及浓盐酸脱保护合成了10种新型的氟喹诺酮衍生物(A1~A6,B1~B4),总收率50%~6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四联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种供试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化合物A1和A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微弱于左氧氟沙星;A5对四联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
    • 梁缘; 李志坚; 刘琪英; 马隆龙
    • 摘要: 本研究采用bottom-up法,制备了具有加氢和异构活性的碳包裹金属催化剂Co@NC,用于催化木糖氢解制备1,2-二元醇.结合XRD、TEM、XPS等表征手段对比了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Co@NC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发现,600°C焙烧的Co@N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二元醇的总收率(70.1%),其中,乙二醇、1,2-丙二醇和1,2-戊二醇的收率分别达到17.6%、25.1%和27.4%.机理研究表明,N的掺杂为Co@NC提供了碱性位点,在碱的催化作用下促进木糖向木酮糖的异构,再通过Retro-aldol反应得到乙醇醛和丙酮醇中间产物,最后经加氢得到乙二醇和1,2-丙二醇.1,2-戊二醇来源于木糖的加氢脱氧,其产率高于文献报道的最佳结果.本研究工作发展的水热稳定性优异的Co@NC催化剂为生物质高效制备1,2-二元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翁育靖; 孟士航; 朱万胜; 张明威; 孙琦; 张玉龙
    • 摘要: 本研究针对生物质糠醇的结构特点,以水相加氢性能优异的Ru催化剂为切入口,通过在催化剂制备工艺和活化条件、反应条件等方面的调控,探索生物质糠醇的直接氢解联产四氢糠醇和1,2-戊二醇的高效催化体系.研究发现,以碱性金属氧化物为载体制备Ru基催化剂可以提高产物中1,2-戊二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其中,Ru/MnO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最高可以得到四氢糠醇(53%)和1,2-戊二醇(32%)总收率85%.实验结合了 N2吸附-脱附、XRD、XPS等表征手段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分析,并发现反应中催化剂表面会产生碱性基团与活性金属产生协同催化促进反应进行.
    • 温英林; 刘世钰; 沈卫华; 方云进
    • 摘要: 为了研究催化剂组分对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1,3-PDO)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选用拟薄水铝石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饱和浸渍法制备了大孔容、高比表面积的Pt/WOx/Al2O3催化剂,并通过添加Fe、Mn和Ru对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在170°C、9 MPa条件下,2Pt/30WOx/Al2O3催化反应6 h,甘油转化率为21.2%,1,3-丙二醇选择性为58.9%.Pt/WOx/Al2O3催化剂在甘油氢解反应中的活性主要由催化剂表面Pt活性位点数量控制.对于Pt/WOx/Al2O3催化剂的改性,反应6 h后,Ru的添加使1,3-PDO的产率提高了60%,而Fe、Mn的添加则无明显的提升效果.通过表征发现,催化剂上负载的WOx、Pt和Ru均匀分散在载体上;催化剂上的弱酸和中强度酸有利于提高甘油氢解制备1,3-PDO的选择性.
    • 温英林; 刘世钰; 沈卫华; 方云进
    • 摘要: 为了研究催化剂组分对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1,3-PDO)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选用拟薄水铝石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饱和浸渍法制备了大孔容、高比表面积的Pt/WO_(x)/Al_(2)O_(3)催化剂,并通过添加Fe、Mn和Ru对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在170°C、9 MPa条件下,2Pt/30WO_(x)/Al_(2)O_(3)催化反应6 h,甘油转化率为21.2%,1,3-丙二醇选择性为58.9%。Pt/WO_(x)/Al_(2)O_(3)催化剂在甘油氢解反应中的活性主要由催化剂表面Pt活性位点数量控制。对于Pt/WO_(x)/Al_(2)O_(3)催化剂的改性,反应6 h后,Ru的添加使1,3-PDO的产率提高了60%,而Fe、Mn的添加则无明显的提升效果。通过表征发现,催化剂上负载的WO_(x)、Pt和Ru均匀分散在载体上;催化剂上的弱酸和中强度酸有利于提高甘油氢解制备1,3-PDO的选择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