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死亡意识

死亡意识

死亡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01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2017*杭州*整合急救医学大会、2017年第32届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江浙沪中医急症/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第八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国际学术周中西医结合急救论坛等;死亡意识的相关文献由662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华、王平、姜岳斌等。

死亡意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3 占比:28.9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601 占比:70.93%

总计:2257篇

死亡意识—发文趋势图

死亡意识

-研究学者

  • 朱华
  • 王平
  • 姜岳斌
  • 戴海光
  • 李祥伟
  • 李萌
  • 王玉琴
  • 邬春立
  • Erika
  • Hayasaki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俊虎; 李柔
    • 摘要: 鲁迅对死亡是从不避讳的,其死亡观的形成与个人童年经历、人生体验以及自我在感悟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倾向有关。《野草》蕴含着鲁迅关于生命的哲思。鲁迅以生死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作为文学言说的切入点,旨在阐释生命的价值,揭示社会及人性的冷漠和隔阂,其本质不是怀疑生命的意义,而是鼓励个体走向生命自觉,追寻人生价值。由此观之,《野草》体现出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 胡伟
    • 摘要: 悼亡与超度是安魂曲永恒的主题。19世纪的安魂曲中清晰地传递出死亡意识的流变轨迹:由之前的宗教仪式转向世俗意蕴;由众教徒追思亡灵、颂唱上帝转为个体对生死的体验与情感呈现,以多元的音乐形态表现多样的死亡观念和死亡意识,折射出死亡与不朽的生命直观与个体法则,以及把世界、现实领悟为一种"艺术机体"的浪漫哲学。
    • 摘要: 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看待死亡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本刊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抓住死亡教育的各种时机,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死亡教育·不同性格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张权力《教育家》:如何对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意识是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死亡的认知和体验,特别是指个体对自身将来在某一个未知时刻必定离开人世的觉知。
    • 张娅丽
    • 摘要: 朦胧派代表诗人顾城,具有天才般的诗歌创作能力。关于他的诗歌创作,除却众所周知的“朦胧派”这一头衔标签,更为人熟知的则是由舒婷赋予其的“童话诗人”称号。然而,纵观顾城一生所著的诗歌作品,会发现他的作品在表面具有的单纯、明丽、有童心等特征之下,大多蕴含着的还有顾城内心的恐惧情感和死亡情结。本文旨在对顾城诗歌中的“童话”蕴含的时代背景、诗人心理的变化以及诗歌意义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 唐诺
    • 摘要: 我自己一直认定,不在于垂垂老年,而是人到四十来岁左右,才是死亡意识最猛烈袭来的时刻,是驱之不去的死亡感知弥漫于你心思的时刻。不管你清醒,或是酣睡做梦;也不管你勤勤恳恳地忙碌于现实人生,或偶尔坠入孤单的沉思之中;更不管你欢快兴奋,或是心思寥落,你都能嗅闻出多了一股死亡的异味于其中,死亡静静在一旁坐着,在你转头那儿,在你眼角的余光之处。
    • 侯敏; 于千尧
    • 摘要: 从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来看,"死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它不仅是鲁迅个我的精神象征,也是其审视民族国家命运的重要命题.从死亡意识的缘起与流变来看,鲁迅由生活经历、生命体验生发出个体死亡意识,后经不断思考发展到对民族国家的清醒反观,最终在历史的阶段循环与对现实的怀疑中突围,获得了死亡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这种自觉在其《呐喊》《彷徨》中的"死亡终点叙事"、《野草》中"死的悲凉"形而上玄想、杂文创作中直面死亡过程和死后状态等阐述中得以鲜明彰显.鲁迅对死亡命题的探索,不仅使其发现了"向死而生"生命哲学的本体论意义,而且成为其审视民族新生问题和现代中国生命观的重要依据.因此,考察"死亡"在鲁迅生命哲学中起到的丰富又驳杂的辩证作用,既有文学史价值,又有民族史意义.
    • 齐常红
    • 摘要: 书写死亡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生命,鲁迅与余华在他们的小说中通过描写死亡来引发人们关于生命的思考.死亡意识在二者小说中具有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宿命意识、生存意识和直面意识方面,二者在小说中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书写死亡的结果、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描写死亡的目的方面,二者又表现出不同的一面.死亡意识对鲁迅与余华来说,分别具有深刻的意义.
    • 常社会; 蒋涵睿
    • 摘要: 死亡意识无处不在,渗透个体行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死亡反省是个体对死亡的积极心理应对,是死亡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对死亡心理积极面的研究做出了较为统一的解释。进行相关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死亡心理对个体的行为生活的影响,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死亡心理的积极价值。本文从死亡反省的源头、提出和证据,较为完善地整合了死亡反省的研究,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实践意义以及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怀玉
    • 摘要: 李睿珺的“家乡三部曲”均涉及到死亡这个话题,人物的死亡引发观众对现实的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造成传统与文明的丢失,同时导演对环境进行诗意化地处理,使得死亡具有了诗意的美感。李睿珺电影中的死亡书写还具有哲学意蕴,启发我们对现实人生和民族传统进行思考。
    • 刘红
    • 摘要: 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就收录了《红烛》,在诗集中,闻一多以其细腻独到的语言魅力和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更深层的意义,以及对生死观念的理解与体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