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41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1篇、专利文献584456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做人与处世、收藏、荣宝斋等;
欧阳中石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广青、欧阳中石、叶培贵等。
欧阳中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4456篇
占比:99.92%
总计:584897篇
欧阳中石
-研究学者
- 赵广青
- 欧阳中石
- 叶培贵
- 曹隽平
- 马军
- 一念清凉
- 侯爱兵
- 克石
- 刘振
- 吴勇
- 吴建云
- 吴鹏
- 张代生
- 朱小平
- 王恒茂
- 章诒和
- 胡湛(整理)
- 赵锡淮
- 七墨
- 中英文版孔子学院编辑部
- 于有东
- 京
- 介祺
- 何学森
- 余金元
- 佚敬
- 侯彬
- 侯月阳
- 傅晓燕
- 凌晨
- 凌曦
- 刘奇葆
- 刘娅萍
- 刘恒
- 刘文科
- 刘树勇
- 刘江
- 刘海丽
- 刘礼福
- 刘秀萍
- 刘超英
- 剑新
- 卢禹舜
- 史树青
- 史飞翔
- 叶培贵(口述)
- 叶辉
- 向彬
- 吴悦石
- 吴高歌
-
-
何学森
-
-
摘要:
从1990年第一次登门拜见起,我承蒙欧阳先生、师母教诲整整30年。二老去世以来,很多回忆时时涌现心头,让我心潮起伏。我1987年秋天入学北京师范大学本科,读的是生物学专业,而对人文科学更感兴趣。1990年秋天,大学倒数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同班同学都忙于考研准备,而我则彷徨无措。
-
-
陈洪武
-
-
摘要:
欧阳中石Ouyang Zhongshi欧阳中石(1928—2020),生于山东泰安,一生潜心耕耘,传道授业。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艺术家,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委会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理事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表演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
-
-
-
摘要:
魏志军,1969年10月生,河北正定人,清华大学书法专业研究生。师承欧阳中石、刘艺先生。喜爱诗、词、歌、赋、摄影。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计算机兰亭字库设计师字体采录艺术家。被多家艺术机构聘为主席、秘书长、终身理事、签约艺术家、客座教授等职;被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教育行业杰出贡献人物”“首批书法传承人”等称号。
-
-
于有东
-
-
摘要:
欧阳中石先生曾提出十六字书学理念:“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意在强调“书”“文”结合,在汉字书法中不可忽视文字承载道义的责任。他在笔墨契合时代所需的前提下提出“文以载道,书以焕采”的主张,可以说是呼吁书法教育应在注重腾挪使转的笔墨线条、高低错落的字形组合、黑白分布的形式构成之外,不忘文辞内涵的重要性。“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
-
-
叶培贵
-
-
摘要:
我要谈的话题跟潘善助老师提到的,也与李逸峰老师在总结时特别提出来的有关,就是书法是不是纯粹的艺术,及其文化和艺术的立场问题。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我近期在看近代思想史方面的书,另外,2020年11月5日欧阳中石先生逝世,本来首都师范大学11月12号要举办先生的追思会,由于疫情,追思会没有办成。但是在准备追思会的过程中,我把欧阳先生教给我的东西重新学习了,发现欧阳先生曾经对书法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个问题就是题目中所提到的“内与外”。
-
-
吴高歌
-
-
摘要:
欧阳中石(1928-2020)为现代书法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数十年的书法教育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书法学方面的人才,无论是对书学教育体系的完善,还是对书学研究范围诸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都为该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书法学科的完善及其意义欧阳中石出生于山东泰安,在泰安、济南度过小学、中学阶段。1950年考入辅仁大学,次年又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期间有幸聆听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诸先生的哲学课,为日后学术之根基。
-
-
钱雨晨
-
-
摘要:
有些人总是与你无缘,总是与你擦肩而过;有些人素不相识,却在茫茫人海中终会与你相逢、相知。有些人誉满天下,却总与你谈笑风生、毫无架子;有些人学识、经历足够当你老师,却总是平淡如云、和蔼可亲,令你一辈子在求知的岁月中感到温馨一片。他们既是朋友,更是老师。你的人生因为有了那么多的良师益友而变得绚丽多彩,变得充实丰富……
-
-
侯爱兵
-
-
摘要:
2020年11月5日,文化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一生师友众多,会的门类很多,不仅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京剧艺术家,还是一个交际家。他的挚友作家卞毓方将欧阳中石的做人之道归结为8个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欧阳中石不像有些名家深藏不露,他与外界的距离最近,近到只隔一根电话线,当你拨通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时,只要他在,他一准会接电话。
-
-
-
-
-
摘要:
孙国梁,男,号忘我斋散人,斋号求索精舍,1971年1月生于河北廊坊安次区。孙国梁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始从文化馆学习素描并打下造型基础,1987年拜在著名画家胡嘉梁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得以系统学习国画。1989年—1991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期间得到柳倩、欧阳中石、余复千、宁书伦、郭书仁等京津两地名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