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分析
梯度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普通生物学、建筑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9319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资源科学、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梯度分析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新时、丁超、孙皓铭等。
梯度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3199篇
占比:99.93%
总计:193341篇
梯度分析
-研究学者
- 张新时
- 丁超
- 孙皓铭
- 李建龙
- 郭泺
- 严力蛟
- 付晖
- 何兴元
- 佘以道
- 傅新
- 刘守江
- 刘庆生
- 刘高焕
- 吕志强
- 吴健平
- 周睿
- 唐玲
- 孔繁花
- 孟凡军
- 宋永昌
- 宋洁
- 尹海伟
- 干晓宇
- 张启衡
- 张大舜
- 张斌
- 张源
- 张秀伏
- 徐建刚
- 慈龙骏
- 戴文远
- 支继辉
- 李俊祥
- 李小玉
- 李玉杰
- 李进
- 杜世宏
- 杨晓晖
- 樊江文
- 毕晓丽
- 王玉洁
- 王辉
- 田国行
- 祁小平
- 秦佩
- 胥晓
- 莫申国
- 葛剑平
- 褚文博
- 谭丽
-
-
韩博平;
李秋华;
徐玉萍;
唐鹊辉
-
-
摘要:
梯度分析是群落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借助于R语言的程序包所提供简捷运算与操作得以广泛应用,但不少文献在对分析结果的解读上仍存在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生,在深层上缘于对群落性质理解的模糊性。笔者回顾了群落生态学发展中由整体论到个体论的范式转变,说明了梯度分析方法的由来和发展,简述了基于群落组成与群落变化这两类数据的梯度分析在内涵上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一种正被广泛应用的、全新的梯度分析方法:广义非相似性模拟(Generalized dissimilarity modelling,GDM)。GDM是线性矩阵回归模型的非线性扩展,合理地处理了β-多样性变化的两类非线性,提供了解析β-多样性是如何随环境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一个浮游植物集合群落的案例分析,展示了GDM方法的应用。
-
-
裴东洋;
戴勇;
王磊;
格根
-
-
摘要:
2019年甘肃张掖5.0级、夏河5.7级地震前中国大陆均有明显的“地磁低点位移”现象出现,2次地震震中均位于低点位移线出现明显转折的区域。通过对2次低点位移异常日中国大陆地磁台站低点时间进行梯度法分析,研究了2次中强地震震中位置与低点时间高梯度带分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次低点位移异常日都同步出现了地磁垂直分量低点时间高梯度带分布;②2次中强地震震中位置均位于低点位移线出现明显转折处和低点时间高梯度带1.0 h/(°)等值线附近;③利用低点时间梯度法对低点位移异常进行分析有利于改进原有异常识别方法,较少虚报率。
-
-
蔡梦卿;
黄璐;
严力蛟
-
-
摘要:
【目的】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改变的两大驱动因素。研究年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两大驱动因素对年产水量的影响,对维持或提升城市水源涵养、保持水土具有现实意义。【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分析、空间梯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InVEST、ArcGIS、Fragstats、SPSS等工具,识别杭州市土地利用和气象因子变化特征,评估并分析年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结果】2000—2015年杭州市年产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随着远离城市中心先增大后减小,于10 km处达到最大值。建设用地的产水量最大。2000—2015年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的是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景观总体呈现更强烈的破碎化和异质性趋势,在距离城市中心10~20 km处达到峰值。年降水量先降低后升高,年均气温波动上升,年实际蒸散量处于波动状态。离城市中心50 km内年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均气温显著下降,年实际蒸散量先减小后增大。杭州市年产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于其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其中与气象因子中降水量正相关性最强。【结论】气象因子的变化是引起杭州市年产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景观格局的影响仍值得关注。距离城市中心10 km处是年产水量变化的拐点。图4表7参34。
-
-
周冬梅;
陈存友;
王明佳;
罗紫薇;
康丽婷;
吴随
-
-
摘要:
城市生态空间梯度变化显式化研究可以帮助理解景观格局-过程关系,同时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和管理提供支持。以长沙快速扩张地区为例,基于2013、2017和2020年3期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RS/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探究最佳尺度上长沙市都市区生态空间景观格局梯度和方向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60 m栅格为最适合粒度,1000 m移动窗口为最适宜分析幅度;(2)2013—2020年长沙市增加的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于耕地,耕地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城市绿地和林地最大斑块面积和聚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破碎化水平减弱。2013—2017年城市生态空间呈离散化发展趋势;而2017—2020年呈集聚形态发展趋势。(3)建设用地为城市中心区的主导景观组分,景观均质性较强;城市副中心建设化水平发展较快,城市生态空间破碎化及多样性程度较高;城乡过渡区景观多样性最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是城市扩张典型区域,景观异质性强;耕地和林地构成长沙市都市区生态保育区生态屏障。(4)2013—2020年都市区生态空间整体上呈现东北-东南偏移趋势,空间重心呈现东-西转移趋势,建设用地由内向外蔓延,以南北、东西和东北方向最为明显,耕地景观受到较大冲击;林地景观最大斑块面积占比在北、东北、东南和南方向增加,破碎化程度降低。长沙市湘江中部东西两侧区域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
-
杨友德;
郑婉婷;
张必昊;
林晓芳
-
-
摘要:
棉花滩水库下游出口即为闽粤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然而目前缺少对棉花滩水库浮游植物时空特征系统研究结果。为探究棉花滩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特征及影响因素,在2019年、2020年对棉花滩水库开展系统水生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棉花滩浮游植物样品中共发现6门63属,其中绿藻门21属,占浮游植物总数的33.3%。小环藻出现频率最高.达到93.7%。监测期总藻密度变化范围位于1.10×10^(5)cells/L-3.14×10^(7)cell/L,平均值为8.40×10^(6)梯度分析可知。水温、总氮、正磷酸盐等是影响藻类群落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
|
-
-
田玲娣;
张婷婷;
张超英;
王世猛;
曹紫辉
-
-
摘要: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利用Arc GIS识别出京津冀生态与生活、生产空间重叠区,运用空间分析、回归分析、梯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生产与生态空间重叠区主要分布于坝上高原南部、燕山东部和太行山西部;生活与生态空间重叠区主要分布在燕山东部和太行山西部沿线;(2)重叠区面积与高程、坡度、距主道路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与城镇化率呈负相关关系;(3)重叠区梯度随距主城区距离的增加,呈“W”型变化趋势。
-
-
尹德洁;
侯冰钰;
王冬薇;
王皓;
吴亚伟;
刘大亮
-
-
摘要:
为探究近20年来黄河对沿岸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以及城市建设对黄河沿岸景观格局的影响,文章以黄河沿岸济南区段5 km缓冲带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和2020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济南区段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和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济南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明显,表现为城市用地扩张与耕地缩减耦合,草地和林地急剧减少,建设用地显著增加,景观破碎度增加;2)各景观类型斑块分布趋于规则,集聚度不断增强,南北两岸各景观指数随着缓冲带外扩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南岸景观指数普遍高于北岸,两岸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空间差异;3)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干扰强度在2010—2020年有所加强,景观逐渐向破碎化、异质化方向发展,但在基本农田保护情境下,景观破碎化程度将逐渐得到控制。综上,城市化过程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景观格局梯度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
-
苑韶峰;
徐秋雨;
李丹阳;
朱从谋;
韦乐盈;
王庆济
-
-
摘要:
以复合种群理论为指导,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指标从结构角度表征典型县(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基于梯度分析法选取典型村域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索不同地域适合农村居民点更新的途径.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义乌(浙中盆地)农村居民点呈现扩张状态,德清、海盐(浙北平原)呈现缩减状态,青田(浙南丘陵)则保持平稳状态,四县(市)农村居民点呈现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演变形态各异;政策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演变产生差异化影响;根据不同用地状态与产业发展模式将村域划分为合理兼并型、适当缩聚型、特色保留型、复垦整治型4大更新类型.研究表明应当充分考虑地域分异与经济分化状况,实施差异化策略来实现农村居民点的有效更新.
-
-
邹斌;
张斌;
褚文博;
孟凡军;
张大舜;
赵冬娥
-
-
摘要:
针对CCD交汇测坐标系统测试武器时可能出现外界干扰导致弹丸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差分法和梯度分析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线阵相机单幅图像由多行叠加的特性,将图像在纵向上翻转再与原图相减,消除大部分静态背景得到预处理图像;然后对其进行梯度矢量检测,此时弹丸相比于背景噪声在矢量图上的幅值更大;再将矢量图二值化后对其进行Hough直线检测,选取合适的角度和幅度等参数,得到弹丸在图像坐标系上的像素坐标;最后经过坐标变换得到弹丸在靶面上的过靶坐标。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该算法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弹丸检测准确率达95%以上,适用性强,可用于多类武器测试。
-
-
邹斌;
张斌;
褚文博;
孟凡军;
张大舜;
赵冬娥
-
-
摘要:
针对CCD交汇测坐标系统测试武器时可能出现外界干扰导致弹丸漏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差分法和梯度分析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线阵相机单幅图像由多行叠加的特性,将图像在纵向上翻转再与原图相减,消除大部分静态背景得到预处理图像;然后对其进行梯度矢量检测,此时弹丸相比于背景噪声在矢量图上的幅值更大;再将矢量图二值化后对其进行Hough直线检测,选取合适的角度和幅度等参数,得到弹丸在图像坐标系上的像素坐标;最后经过坐标变换得到弹丸在靶面上的过靶坐标.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该算法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弹丸检测准确率达95%以上,适用性强,可用于多类武器测试.
-
-
张旭琛;
古岳;
樊江文;
索菲亚;
钟华平
- 《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通过对广西自治区78个草地样地的样方调查,并配置1km栅格多年平均的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气候数据,利用回归统计的方法对广西天然草地植被的生物量进行气候因子梯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天然草地可划分为12个草地型,平均地上生物量230.72g/m2,地下生物量1635.04g/m2;草地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呈指数递减规律,其中0-10cm土层占70%以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梯度变化方面,地上生物量随着纬度、海拔和土壤深度的升高有递减的趋势,随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在经向上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地下生物量随着纬度、海拔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随降水的提高有递减的趋势,在经向上呈现U型变化,在土壤深度和相对湿度上呈现n型变化趋势,在降水方面,地下生物量没有明显的趋势。
-
-
-
-
-
-
-
- 《第二十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利用1950~1995年我国近邻海域的海平面气压资料,对我国近邻海域海平面气压场及气压梯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邻海域海平面气压及气压梯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气压场纬向变化明显;夏季呈经向分布,春、秋季气压场变化较快,是气压场经向、纬向分布的转型期.
-
-
王海军;
唐晓灵;
王宽忍
-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2004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通过对近几年陕西地区所开发商品房的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和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获得了大量有效的资料和数据.本文在此基础上,以西安市为例,对居民收入进行了梯度分析,结合陕西地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符合陕西地区实际情况的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界定范围、应采用的面积标准和户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