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59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41514篇;相关期刊227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安徽建筑、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第11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10学术年会等;条形基础的相关文献由115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小明、朱奎、栾茂田等。
条形基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514篇
占比:98.92%
总计:41967篇
条形基础
-研究学者
- 徐小明
- 朱奎
- 栾茂田
- 范志超
- 董有
- 鞠树森
- 张其一
- 叶长青
- 曹文贵
- 宋彧
- 杨峰
- 王勇
- 胡卫东
- 赵志峰
- 严正旭
- 习朝位
- 但汉成
- 俞铭华
- 刘斌辉
- 刘智
- 刘正保
- 史永健
- 吕向向
- 吴林平
- 吴继光
- 孟宪斌
- 宰金珉
- 崔学栋
- 崔腾跃
- 施多邦
- 朱彦鹏
- 李亮
- 李玉
- 李震
- 杜一博
- 杜晓涛
- 杨敏
- 杨校辉
- 段新国
- 滕振银
- 王磊
- 王红雨
- 申永瑜
- 祁怀通
- 范文
- 费继华
- 赵壮福
- 赵少飞
- 赵炼恒
- 赵钰
-
-
侯湘亚
-
-
摘要:
杨梅洲大桥辅助跨箱梁梁体宽、跨度大,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且汛期面临湘江洪水冲击。根据这一复杂情况,辅助跨现浇箱梁支架体系在经过钢管桩基础和条形基础+钢管桩、条形基础+钢管桩、地基处理+满堂支架、钢管桩基础4种支架体系的对比,从施工环境、施工难度、工期要求、结构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采用钢管桩基础和条形基础+钢管桩,并对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类似临河涉水区域大跨度现浇箱梁施工提供参考。
-
-
陈华;
沈军辉
-
-
摘要:
为改进现有对条形基础下成层砂土地基破坏机理的认识和相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不足,采用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成层砂土地基进行计算,得到极限荷载的上下限,并分析了地基破坏机理随几何参数与土体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将所得结果与以往成果对比并结合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条形基础下地基的3种破坏模式及其对应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条形基础下成层地基的破坏机理可以分为冲剪破坏、过渡破坏和一般剪切破坏,过渡破坏模式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用于实际工程求解计算。
-
-
许年春;
郑瑞;
吴同情;
杨全虎
-
-
摘要:
目前土力学教材中给出的临塑荷载公式只适用于条形基础。实际工程中柱下矩形基础比条形基础应用更广泛,对矩形基础地基临塑荷载公式开展研究不仅对土力学学科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矩形基础设计具有实践价值。首先通过二重积分得到矩形基底左右两侧区域内向上拉应力在基底边缘处产生的应力;再以条形基底地基中主应力方向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通过应力叠加得到矩形基底边缘处应力表达式;接着对开平方近似计算式中系数n的不同取值作误差分析;最后将应力表达式代入Coulomb强度准则,利用开平方近似计算式和三角函数级数展开式,通过求导得到矩形基础地基临塑荷载公式。不同类型地基土的算例表明,地基土泊松比越小,矩形基础与条形基础的地基临塑荷载比值越小,利用后者的临塑荷载公式计算前者的临塑荷载不安全。
-
-
周明杰
-
-
摘要:
以重庆龙潭互通式立交桥现浇梁施工为例,介绍了处于喀斯特地形的高山峡谷地区高支架现浇梁施工关键技术.地质环境差的高支架现浇梁施工,对地基基础要求高,安全风险大,物流组织复杂困难.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河道、陡坡、山洪及泥石流、场地狭小等地质环境问题,采用筑岛填筑、浇注挡土墙、设置排水沟、爆破开挖等多种方式形成施工平台,然后施作桩基础、扩大基础和条形基础保证了高支架的设置问题;综合采用汽车吊、塔吊组合的方式解决了施工材料吊运和支架吊装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安全有效、科学合理,满足了工期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
-
周健男;
戴占彪;
刘辉;
赵晓玉
-
-
摘要:
以张家口地区某砌体结构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地勘报告及附近环境,确定该楼发生倾斜的原因,制定了采用桩基托换技术对该楼进行顶升纠倾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桩基托换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并结合有限元对托换梁、既有砌体墙与基础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托换体系可有效扩散千斤顶施加的集中应力,为顶升作业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该住宅楼经纠倾加固后,倾斜量由0.55%降至0.06%,满足规范要求,纠倾效果显著.
-
-
-
徐鹏;
李婷;
杨广庆
-
-
摘要:
研究目的:基坑施工将使临近地基承载力下降,进而对临近结构产生附加影响.考虑目前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的研究中通常忽略渗流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渗流环境下的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条形荷载、锚杆、地下水位与填土强度等对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发现,有限元极限分析法计算值接近传统弹塑性有限元法以及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同时前者的计算速度更快;(2)与不考虑渗流工况时相比,当条形基础的宽度较大且距离基坑较近时,渗流环境将使临近地基承载力显著减小;(3)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随着坑内外水头差的增大呈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4)在基坑中上部增加锚杆支护可以有效提高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5)基坑临近地基承载力随着填土强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6)本研究结果将为基坑临近建筑物设计提供借鉴.
-
-
常文军;
王枭萌;
王超;
余章跃;
马小兵;
储昕;
贺朋朋
-
-
摘要:
阜阳市大剧院项目基础形式较为特殊,其局部基础形式为倾斜条形基础,且角度大,施工难度高.为解决这一施工难题,从土方倾斜开挖坡度控制、倾斜垫层施工、封闭模板加固、混凝土倾斜浇筑等方面介绍了大角度倾斜条形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及工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
吴廷尧;
蒋楠;
周传波;
夏宇磬;
张玉琦;
朱斌
-
-
摘要:
地铁隧道开挖常采用盾构工法,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时,将引起地层以及上方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本文依托实际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研究了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将隧道上方的建筑物的条形基础简化为考虑了剪切效应的Timoshenko梁,其次将数值模拟得到的盾构上方建筑物条形基础位置处的位移分布,施加到既有的条形基础上,建立考虑隧道剪切效应的控制微分方程,并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求解得到条形基础的内力与位移的数值解,并将其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最终对不同盾构掘进参数下条形基础的变形和内力进行参数分析,得到了不同类型盾构机的最佳掘进参数。
-
-
关宇;
张毅博
-
-
摘要:
实际工程中常见砂黏土双层地基,在这种分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上传统的太沙基承载力公式不再适用。工程中常用的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半经验计算方法可能会提供不可靠的预测。文中采用一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方法——不连续布局优化(DLO)对砂黏土双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传统地基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承载力折减系数,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该系数的设计图表。基于DLO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个可适用于取值范围广泛的几何和土体强度参数的多项式回归公式。基于文献中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所提出的简化公式进行了验证和不确定性分析。
-
-
Lü Xi-lin;
吕玺琳;
XUE Da-wei;
薛大为
- 《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为克服材料软化导致的有限元网格敏感性难题,提出了一个压力相关隐式梯度塑性模型来模拟土体软化条件下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通过引入微应变作为附加运动学变量,推导了包含高阶广义应力的微力平衡和经典动量方程,并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将附加的微力平衡转化为宏观等效塑性应变与微应变耦合的Helmholtz方程.进一步建立能耦合位移和微变量的有限元算法,并通过软化材料双轴压缩试验模拟,验证了该算法在应变局部化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特性模拟,并通过与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土体软化将导致地基承载能力降低,破坏模式表现为失稳区域变小且塑性应变幅值增大.
-
-
YIN Xin;
尹鑫;
ZHOU Hai-zuo;
周海祚;
ZHENG Gang;
郑刚
- 《第二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地震荷载对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起着不利影响,但目前尚缺少系统的关于地震作用下的边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极限分析法是一种解决复杂岩土问题的严格分析方法,利用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discontinuity layout optimization(DLO))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拟静力法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对置放于边坡顶部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给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临近边坡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系数设计图,可用于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初步估算.研究表明,与水平地基不同,边坡地基的承载力研究同时涉及边坡稳定和极限承载力两类岩土工程问题,土体自重、内摩擦角及黏聚力均会对其产生耦合影响.已往研究中承载力系数的计算沿用水平地基研究方法对Nc,Nγ进行独立计算,并线性叠加计算极限承载力,未考虑边坡稳定问题对承载力研究带来的复杂性,对c-Φ型边坡的极限承载力造成低估.
-
-
-
-
-
-
-
-
林颖儒;
林高;
李剑峰;
陈海华
- 《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体育中心是潍坊市为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足球赛场规划建设的重点体育设施项目。在潍坊坊市的潍城浑区核心区建设一个环境优雅、造型独特、绿色节能、生态环保、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基本具备能够承办国内外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综合性体育中心。项目的建设不仪满足了为2009年全国运动会提供足球比赛赛场的需要,更是为作为潍坊市以后承接国内外运动盛会在硬件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工程结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三角形的300米跨的钢拱结构,曲弦杆型的大直径钢管空间相贯焊接节点,利用闭合的网格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进行抗水平推力等新结构效果显著。
-
-
韦延平;
方达朗
- 《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 2010年
-
摘要:
对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二次开发,以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为例,探讨有限元方法结合Hill稳定充分条件在求解岩土工程承载力问题中的应用.根据Hill稳定充分条件,当系统局部二阶功小于0时,地基局部潜在失稳;当整体二阶功小于0时,地基达到极限状态,可能发生整体失稳.探讨剪胀角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将有限元方法结合Hill稳定充分条件的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与已有的数值、理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剪胀角比摩擦角小很多时,与常规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相比,有限元方法结合Hill稳定条件,计算得到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更加接近理论解;当剪胀角和摩擦角接近时,二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有限元方法结合Hill稳定条件,能较好地预测地基潜在失稳区域,可以判定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能同时描述地基的面破坏模式和场破坏模式,而且有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物理意义,应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