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合成
材料合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2108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777294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与市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磁热效应材料和磁制冷技术学术研讨会等;材料合成的相关文献由4270位作者贡献,包括许辉、庞昊红、王桂霞等。
材料合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7294篇
占比:99.97%
总计:777528篇
材料合成
-研究学者
- 许辉
- 庞昊红
- 王桂霞
- 邓春晖
- 孔翔飞
- 姜炳政
- 蒋世春
- 韩春苗
- 李东升
- 王亚飞
- 吴庆知
- 朱卫国
- 吴晓红
- 吴锋
- 杨武
- 王勇
- 郭昊
- 刘涛
- 史春风
- 姬相玲
- 朱斌
- 李鹏涛
- 林民
- 林涛
- 王为
- 罗一斌
- 舒兴田
- 刘乾坤
- 刘广宁
- 吴亚盘
- 夏励婷
- 姚威
- 宫宏康
- 张静
- 徐庆
- 李世普
- 李晶晶
- 李玉顺
- 何文江
- 席广成
- 张明熹
- 张枫
- 张相法
- 张磊
- 张莉莉
- 慕旭宏
- 李和鑫
- 李村成
- 李锋锋
- 杨燕
-
-
宋玉春;
刘涛
-
-
摘要:
“中国石化努力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研发环境和条件”10年来,中国石化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技重大专项逐一落实,科研设施与配套条件水平显著提升。以北化院为例,近10年投入约10亿元用于科研装备及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大型仪器200余台,建设了用于材料合成及加工应用研发的装备近200套;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石化聚烯烃高通量技术中心和中国石化塑料技术中心,打造了12个国家及行业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
-
陆美荣
-
-
摘要:
相变材料(PCMs)因具有很高的熔融潜热特性,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能,将其加入路面用于调控路面温度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相变材料及定形相变材料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相变材料的掺入对沥青胶浆及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研究领域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相变材料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
-
张博
-
-
摘要: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3月1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在介绍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到该《条例》时表示,我们现在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发布该《条例》,主要是根据稀土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市场需求,以及我们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一些规范,目的是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当然,政府在维持市场秩序中也要发挥好作用,该放的放,该管的要管住。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是17种金属的统称,由于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可以与其他材料合成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素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誉。同时,它也是各国争夺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用于高新技术行业。
-
-
张明文;
陈仪;
魏小莲;
陈益宾
-
-
摘要:
基于前沿课题和实验教学实践,设计了一个化学综合创新实验.实验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这一前沿科学入手,设计了氮化碳纳米片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实验.分组选择不同的合成策略制备多种氮化碳纳米片光催化剂,通过FT-IR、XRD和SEM分别表征氮化碳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反应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和提升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具备科技前沿的视角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
-
陆美荣
-
-
摘要:
相变材料(PCMs)因具有很高的熔融潜热特性,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能,将其加入路面用于调控路面温度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相变材料及定形相变材料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相变材料的掺入对沥青胶浆及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研究领域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相变材料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
-
吴耀东;
耿玮;
章潮;
何龙;
陈俊权;
胡心悦;
訾振发;
孟影;
马元;
马小航;
刘凌云;
魏义永;
段薇薇;
李秋月;
吕琦琦
-
-
摘要:
材料合成方法是高校材料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往往作为高校的核心实践课程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本文以RMn2 O5(R=稀土元素)多铁性材料的合成为例,综述了当前几种主流的材料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材料合成实验教学提供了教学素材,也为学生的材料合成实验学习提供了基础的材料合成知识,高校材料学专业也可根据自身实验条件选取适合的材料制备方法,以更好地开设材料合成实验课程.
-
-
张慧;
张丽;
余海涛;
黄琨
-
-
摘要:
有机多孔聚合物具有高的比表面积、 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丰富的构建方法,在吸附、 分离和多相催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材料的结构、 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性能.为拓展有机多孔聚合物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形貌可控的有机多孔聚合物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采用不同的化学修饰方法,可获得具有不同形貌与性能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它们在不同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针对形貌可控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形貌可控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策略、 功能化方法和应用领域,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
-
石环环;
曹禺;
周亚诺;
万亚茹;
赵亚丽
-
-
摘要:
在生物化学分析中系统研究样本与不同浓度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微流控芯片技术能够在微米级的通道内完成精确的液体控制,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是一种能够快速构建稳定生物化学浓度梯度的工具,能够与大多数细胞培养、化学分析等技术相结合,为传统的生化分析提供新平台.本文综述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的形成机制及其在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为拓宽浓度梯度相关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
-
卢佳敏;
王慧峰;
潘建章;
方群
-
-
摘要:
微/纳米材料因其尺度的微小而具有异于宏观材料的特殊性质,在多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应用.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因其微量、高效、高通量、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等独特的优势在微/纳米材料的合成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综述从微反应器的结构形式及反应方式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介绍了微流控技术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中的具体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微流控技术为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学术研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
-
-
-
-
摘要: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肖婕研究团队,采用系列先进表征技术,观测到富镍层状单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由晶格中的锂离子浓度梯度引起的晶体结构沿(003)晶面的可逆的滑移和裂缝现象,为从材料合成的源头缓和颗粒碎裂提供了线索。